搞好儿童心理辅导,增强儿童心理健康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教育改革的今天, 教育者的职责绝不单单是向儿童传授知识、规范其行为,还包括培养儿童的心理品格、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但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常常使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障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一、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一)意志异常
  这种孩子做事反复无常、犹豫不决,最典型的表现为强迫症。对于自己已经做好的事情,总是怀疑没有做好,而且反复多次地做,例如,手帕已经洗得干干净净,他却认为没有洗干净,反复洗了多次才行;此外,还有固执己见。别人善意地帮助他,他却顽固地认为别人有意陷害他,任何人劝说都没有用,而且他们对任何人都采取排斥的态度和行为。
  (二)性格异常
  这种儿童非常暴躁,而且易发怒,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一发不可收拾。有的还尤为自私、任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贯我行我素,孤僻、抑郁。有的则不能安静,整天东奔西窜、盲目行动。有的经常撒野哭闹,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攻击他人。这种孩子多半是在家庭中从小就受到过度溺爱或完全失去爱。
  (三)自卑、怯懦
  这类儿童经常不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很怕见到陌生人,怕在人前说话、行动和做事,总是怕他人讥笑自己、伤害自己,可以用“胆小怕事,畏首畏尾”概括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表现全身紧张、慌张、恐惧,完全失去了信心,对一切都表示顺从。
  (四)思想狭隘,情绪抑郁
  这种儿童往往为一点小事而烦恼,他们对教师的批评或表扬特别敏感、多疑,心事重重,整天愁眉苦脸、忧郁不安,对班集体的事情或活动不热心、无兴趣,对他人冷漠无情,对自己失望,这主要是受人欺凌和侮辱、自我压抑造成的。
  (五)独立自主性差,依赖性强
  这样的儿童在生活或学习方面遇到问题时总是希望依靠别人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不能自己独立思考、作出决定并解决问题,如果离开他人的帮助,他就会感到特别恐惧和害怕。
  二、正确认识心理辅导,增强儿童心理健康
  在正确地认识了儿童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现象之后,就要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要对心理辅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教育过程,辅导者以平等的朋友的身份,以真诚、热情、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的态度对待儿童的处境和困难,从而帮助儿童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发挥自己的潜在力量,扬长避短,在各个领域都能有所发展。
  如何对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有以下六个主要措施。
  (一)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儿童睡眠时间
  儿童长时间地在教室内学习,很多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生活学习的作息制度。除了科学安排好学习之外,特别要让儿童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是积极的活动,不仅能使神经系统得到相应的休息,而且可以得到补充营养的机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堂堂清”,尽量不留课外作业,家校密切联系,保证儿童睡眠充足。
  (二)给予儿童爱、信任和尊重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成人不能歧视、任意打骂、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儿童。教师和家长应该给儿童适当独立的权利,把其看作一名平等的学校成员或家庭成员,这样才能使儿童感到学校和家庭的温暖。如果得不到家庭和学校的温暖,儿童就很可能形成脾气暴躁、待人冷漠、自私自利等不良性格。
  (三)给儿童适当的成就感和自主的空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的教学方法也要多变,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符,这样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模糊学生的成绩,以减轻学生的压力,这种评价既能消除学生焦虑的情绪,又能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得失。
  (四)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让儿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
  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太低,或低估自己,或高估自己,因而使自己与客观环境失衡,这是产生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让儿童不断提高自我意识水平,正确评价、估计自己或别人,才能消除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控制自己,保持个人与环境的平衡。例如,有一位跳级的学生,其跳级后仍是班内学习的尖子,因此他有些傲慢,常常看不起人,总是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轻蔑地一笑。教师曾想當面批评他,后来改了主意。课后,教师单独问他:“我们曾学了几个形容笑的词语?”他想想道:“微笑、大笑、冷笑、狂笑、讥笑。”教师又问:“今天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我看见你笑了,你看用哪个词语形容你当时的笑呢?”他想了想,脸红了。从此以后,他常常主动帮助学困生学习,成了人人称颂的好学生。正是教师因势利导,让这位跳级生及时进行了自我调节和控制,使这位学生的心理不会走向误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合理地分析儿童的要求和欲望
  要合理分析儿童的要求,不能一律拒绝或一律应承,在可能的条件下应满足其合理的部分;要解释合理而暂时不能达到的要求,说明原因;对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要做说服教育工作,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儿童具有正确的观点,客观、实事求是、辩证地分析和对待问题。
  (六)多鼓励、多表扬
  儿童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毛病,作为家长和教师,应该允许儿童有失误,重要的是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开导,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克服缺点。同时,要对儿童有耐心,要求不要过高、过急,只要儿童有点滴进步,也要及时肯定和鼓励。
  无数的经验表明,要从小培养儿童自信、勇敢、坚强的心理,采取理解、信任、鼓励、谈心的方法帮助他们,这样自然能够避免一些不良的心理问题。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健康的氛围,定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专项课题“‘三色工程’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FJKYJD16-39)成果。
  (责编 张 欣)
其他文献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也就是说,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本课程,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使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时能够成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公民。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但是分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容易在学习、生活中出现问题,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开展德育至关重要。我以初中德育工作为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潜能生的责任感。  一、运用作品分析法归纳潜能生的几种类型  潜
期刊
故事教学法具有可操作性强、对学生吸引力高的特点,故非常适合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然而,在实际层面,故事教学法却得不到普遍应用,这一方面与教师缺乏相关教学观念有关,另一
期刊
生命教育是教育涉及的最高与最广的层面,其为关于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超越现实一切物质和功利的教育,并将促进每一个人都成为“我自己”、都能最终实现“我之为我”的生命价值作为核心目标,即背负着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镌刻着的传世箴言——“认识你自己”的使命。高中生已具有较为深入的思维能力与生命思索意识,在认知人生的关键当口,班主任理应承担起科学引导的责任,从生命之爱、生命价值与生命体验这个关乎生命核心哲
期刊
目的:本课题为行气活血法治疗月经过少(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选用中医经典方剂越鞠丸合失笑散加减作为行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剂进行研究。通过对越鞠丸合失笑散加减治疗月经过少(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明确其对本病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验证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明显特色和治疗优势。方法:严格遵循中医、西医诊断制定标准纳入病例,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患者,共计72例
幼儿教师和家长在这个阶段的教育中应该注重情绪主题绘本,通过共同阅读、参与情景剧等方式,不断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水平,为获得良好的情绪宣泄和控制能力埋下一粒种子。我根据幼儿的成长特点,结合近年来的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探索情绪主题绘本如何改变枯燥的文字讲述教育,提升幼儿园和家庭在儿童教育方面的能力,以提升孩子的早期教育质量。  一、情绪主题绘本与幼儿情绪能力  情绪是人类表现自我意志的一种方式,通过表达
期刊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软件,对2007年1月-2017年12月发表的针刺治疗闭经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以探求针刺治疗闭经的腧穴特点和配伍规律;并观察单穴与腧穴配伍分别治疗闭经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