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分化因子15和降钙素原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分析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7376184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降钙素原(PCT)在脓毒症中的诊断与预后价值。

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37例(脓毒症组)和有炎症感染但未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59例(非脓毒症组),再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2名(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据入院28 d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89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GDF15、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并动态监测脓毒症患者入院第1、3、7天各个指标的水平,利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分组之间两个指标的差异,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脓毒症患者GDF15与PCT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2个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价值。

结果

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和对照组的GDF15水平分别为3.22(1.39,6.31)、0.84(0.21,1.66)和0.11(0.09,0.13)μg/L,PCT水平分别为13.10(1.99,50.25)、0.24(0.13,0.68)和0.05(0.03,0.10)μg/L,CRP水平分别为115.80(26.40,184.07)、24.20(11.30,53.20)和0.50(0.50,2.76)mg/L,IL-6水平分别为68.26(21.59,255.46)、33.20(10.81,89.27)和8.82(7.33,11.23)ng/L,IL-10水平分别为11.30(5.88,25.50)、9.34(5.65,16.90)和4.94(4.31,5.31)ng/L,脓毒症组的GDF15、PCT、CRP和IL-6显著高于非脓毒症组(U值分别为67.681、86.034、44.164和38.934,P均<0.05)和对照组(U值分别为136.475、138.667、120.701和100.886,P均<0.001),脓毒症组的IL-10与非脓毒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对照组(U=80.221,P<0.001)。脓毒症患者的GDF15和PCT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34(P=0.006)。死亡组和生存组的GDF15分别为5.49(3.60,8.25)μg/L和2.03(1.06,3.69)μg/L,PCT水平分别为26.45(11.23,94.25)μg/L和9.08(1.33,22.75)μg/L,死亡组的GDF15和PCT均显著高于存活组(U值分别为3 305.500和3 060.000,P均<0.001)。第1、3、7天死亡组的GDF15与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而CRP和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3和第7天的IL-6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GDF15、PCT、CRP、IL-6和IL-10单独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9、0.938、0.874、0.789、0.698和0.962;GDF15、PCT、CRP、IL-6和IL-10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预后的AUC分别为0.774、0.716、0.522、0.623、0.520和0.839。

结论

GDF15和PCT在脓毒症的鉴别诊断和预后均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指标联合后临床价值更高,GDF15可能成为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范化管理措施.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皮肤黑色素瘤中糖酵解相关基因进行分析并构建预后模型,对黑色素瘤患者进行精准分组以提高治疗的针对性。方法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皮肤黑色素瘤患者[470例,男290例,女180例,中位年龄58岁(15~90岁)]的mRNA表达谱和临床相关数据,并以基因型和基因表达量关联数据库(GTEx)中的正常皮肤组织样本(812例,男467例,女345例)作为对照。采用基因集
随着科技的发展储藏保鲜技术在不断的提高,果蔬冷链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果蔬冷链物流的发展就现状来说,较为落后,果蔬冷链体系的不完善,与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不
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利用它可以进行温度监控与可追溯源平台的构建,针对生鲜食品和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在其运输环节中的温度监测和可追溯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研究开发方案。将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互结合,构建了冷链物流追溯系统,对各种运输工具实行定位和追踪,结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无线通信技术(GPRS)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