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6 mg/kg)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释放氧自由基(OFR)及肺部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激素在ALI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内毒素组(LPS组)、氢化可的松组(HC组),空白组于注药后6 h、LPS组和HC组分别于注药后2、4、6 h抽血检测OFR释放,同时比较各组间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1)LPS组大鼠肺病
【机 构】
:
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科,10004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ICU,协和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生化室,协和医科大学基础研究所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6 mg/kg)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多形核白细胞(PMN)释放氧自由基(OFR)及肺部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激素在ALI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复制大鼠ALI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内毒素组(LPS组)、氢化可的松组(HC组),空白组于注药后6 h、LPS组和HC组分别于注药后2、4、6 h抽血检测OFR释放,同时比较各组间肺组织病理改变。
结果(1)LPS组大鼠肺病理符合ALI表现。(2)OFR释放3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意义(P<0.01),LPS组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0.05),并在观察时间内(2~6 h)不断升高。HC组在各时点较LPS组均明显降低(P<0.05),在4 h抑制作用最明显,达98.2%。(3)肺病理半定量评分,3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空白组相比,LPS组与HC组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而与LPS组相比,HC组病理评分显著降低(P<0.05)。
结论在LPS诱导ALI大鼠模型中,OFR大量释放在ALI发病中起了重要作用,6 mg/kgHC可使肺损伤改善,同时对OFR释放可产生明显、持续的抑制,提示HC对ALI起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MN释放OFR而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例临床疑为先天性食管闭锁与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手术前行胸部正侧位片、插胃管及双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真内镜,所获得的结果与手术对照研究.结果按照Gross的分类,5例为Ⅲ型,1例为Ⅰ型,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所测两盲端的距离与手术结果基本相符,5例仿真内镜显示瘘管的开口.结论螺旋CT扫描后多平面重建、三维重建和仿
目的 以来源于大小血管内皮细胞的两种永生细胞株为底物,检测系统性血管炎血清中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分析其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相关性.方法细胞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yto-ELISA)法检测血清中AEC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及抗抗体结合内皮细胞表面的蛋白酶3(PR3)、抗MPO-ELISA检测血清中ANCA;IIF及抗PR3、抗MPO-ELISA检测细胞株中PR3及MPO;
目的 研究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小干扰RNA(siRNA)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抗肿瘤作用.方法针对hTERT基因编码区及非编码区,采用T7转录系统在体外合成了2条siRNA,转染SMMC 772l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盐试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western blot观察其对SMMC-772l细胞增殖、hTERT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2条siRNA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SARSV)感染对树突状细胞(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发病期患者(9例)和正常人(7例)DC的表型;分离培养DC和T淋巴细胞,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SARS患者和正常人DC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诱导作用.结果 SARSV感染抑制了DC类刺激分子CD80、CD86和HLAⅡ类分子HLA-DR以及与DC成熟有关的分子CD83的表达;抑制DC诱
目的 对高负压在劈核乳化白内障手术不同操作阶段中的作用进行分段评价,就非持续性高负压控制对乳化操作空间内液流及后囊膜位置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选择Ⅳ级硬核老年性白内障病例165例(171眼),均采用高负压250mmHg主导下的劈核乳化术式;其中,92例(92眼)在进入碎核块乳化阶段后下调负压设置强度至150mmHg,另外73例(79眼)是在持续性高负压强度设置下完成的回顾性对照组
目的 研究超声破坏微泡造影剂的方法提高脂质体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在内皮细胞中转染率的可行性.方法脂质体介导VEGF基因转染 1 h后,将6孔板中的内皮细胞每孔加入造影剂 10 μl或 100 μl或 500 μl,然后置于水槽中,暴露在超声下 30 s、60 s、90 s.2 d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表达.结果超声照射细胞 30 s 和 60
目的 构建针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的小干扰RNA(siRNA)表达载体pSuper C,观察其对HepG2 2.2.1 5细胞(简称2.2.1 5细胞)中HBV DNA转录和翻译相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根据RNA干扰(RNAi)作用原理设计针对HBV核心区的相应序列,再将其克隆入含聚合酶ⅢH1-RNA启动子的真核表达载体pSuper,将此重组质粒以电转染法转入2.2.15细胞中
目的 构建丙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区(HCV 5′NCR)和NS3丝氨酸蛋白酶共调控外分泌性碱性磷酸酶(SEAP)表达细胞模型,并分析其用于抗HCV药物筛选和评价的可行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HCV 5′NCR和NS3/4A片段,定向克隆至表达质粒pSEAP2-Control的SEAP基因上游,构建含HCV 5′NCR-NS3/4A-SEAP嵌合基因的重组表达质粒pNCR-NS3/4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