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af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对于生本课堂的构建,希望能够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从学生的需求和学生的意愿出发安排相关的教学内容。其主要是还是希望能够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出发,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构建生本课堂模式,希望能够通过生本课堂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生本课堂
  在新课改背景下,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也开始将核心素养的理念同教学进行结合。语文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更加侧重于构建生本课堂,希望能够在教学中坚持学生为主体,能够一切从学生的活动出发,不断地创新语文教学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上面的动力,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而核心素养的理念对于打造小学语文的生本课堂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其重要性进行分析,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供大家参考。
  1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的重要性分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形成的一种能够顺应自己的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一个品格和能力。那么在核心素养下的语文课堂进行生本课堂构建,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去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使得学生能够开展独立的思考,从而培养学生更好的对语言进行应用。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效。
  1.1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语文教学中打造生本课堂,其实是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顺应生本教育的理念。生本课堂中语文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拥有了更多思考的权利和空间,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知识的探究获得思维的拓展,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有效的才能够多角度和多方面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有效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生本理念下一切都是以学生为本,学生在整个课堂的学习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能够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发挥出来。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的安排,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在课堂中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得到一个稳步的提升。
  1.2 有利于适应新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采用最基本的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学生只能够在讲台下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知识,但是他们无法主动地思考或者是提出质疑,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语文学习和素养的培养。而生本课堂的打造改变了这样的局面。能够配合新课标中提到的核心素养培养的相关要求,全面的推动教学的改革,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促进语文的个性化教学,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2.1 结合学生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能够为学生构建生本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轻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在课堂中对于语言知识进行积极地构建和积极地运用,有效的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真正的发挥出生本课堂的价值,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有效的发展,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设备给学生进行这一个故事的动画展示,让学生先去观看,然后引导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这个故事的内容和能够阐明的道理。让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于直观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动画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对于知识思考的积极性,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便能够在语文的课堂中和教师还有其他的学生进行广泛的思考和交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总结出了本文的一些道理,认识到曹冲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有效的构建了语文的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特别重视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直接关系到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所以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地状态下完成语文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加强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积极地思考,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我们家的男子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家中的男子汉,通过学生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讨论中感受到课堂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和氛围,这种状态能够更好地促进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学生从中汲取到语文知识,有效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2.2 开展语文分组活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新课标下更加侧重学生进行相关的活动学习,那么小学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能够进行合作交流,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都有自己的一些优点,在语文的学习中对于很多的内容也都有着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想法,那么作为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学生在小组的活动中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具备了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一种能力,培养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鉴赏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養。比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时,教师如果直接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内容,并不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文本。为了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使得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让学生能够学习到对于文本不同的理解和分析,这样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学习到文本中的人物,使得学生能够获得较好的启发,这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3 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进行语文教学主要的目标之一就是希望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能够获得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教师要认识到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背诵,还有语言的交际和应用。能够把学生的课上和课下进行结合,使得语言的运用充分的扩展到课下,让学生能够把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进行融合。这样才能够挖掘学生学习语文的无限潜能,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都得到培养。那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加丰富的时代性和现代化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语文的学习对于现实生活的意义。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语文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形式,比如成语接龙比赛、新闻时事评述、情景剧话剧表演、演讲比赛等等,让学(下转页)
  (上接页)生能够把語文学习融入到平常生活中,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应用的能力。比如我们学习了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宿新市徐公店》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个古诗词的比赛活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田园诗词,进行背诵比赛,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还能够对学习的和理解的古诗进行一个系统性的复习,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
  2.4 以文章为载体,增强学生创造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版块。老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要能够把握整节课的进度,能够全面的分析和处理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进行文本的阅读中要能够和阅读知识进行结合,教师一定要能够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出发去进行教学的安排,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不仅仅是阅读知识的教学,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一定要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的课堂中,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阅读内容。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绿》时,学生如果不能够对文章有一个比较好的情境的体验,那么往往无法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体会文章的中心,教师应该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去体会,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背诵能力。
  3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和重视,希望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目前生本课堂的构建成为了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的重要的形式。本文从几个方面浅析了生本课堂构建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生本课堂的构建,将课堂的主动权全面的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莲.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
  [2] 刘征.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2018(30).
  [3] 周志坚.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主线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18(07).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江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音乐课则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的一门必修课。  关键词:审美;兴趣;无权威;想象力;学科整合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所普遍采用的是以音乐知识、价值体系为教学内容;以听教师讲解音乐、展示音乐(播放录音)为主要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教育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改变,逐渐从知识教育转向了素质教育,德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是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成的启蒙时期,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小学数学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一线数学老师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德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渗透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渗
期刊
摘要:高中是学生整体学习和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会对初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做出进一步的探究。高中数学在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环境下,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核心素养与数学学习的紧密结合,能加强学生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但就目前高中数学学科的开展效果和效率来看,教学的过程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期刊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绘本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阅读学习中。绘本阅读可以利用其中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阅读内容呈现给学生,调动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本文主要对基于绘本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教学  随着近几年新课改新一轮的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变革,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积极转变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在将能力作为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在注重能力的同时,还要关注人才的道德品质。对此,现代教育工作者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对此,现代教师要结合自身所教科目,贯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来促进学生不断的发展。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一直力求
期刊
摘要:让学引思理念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问题的探究,通过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品味都能够得到一个提升。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师组织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能够将让学引思的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本文针对于这一理念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就增加了教学难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针对这种状况,本文对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构建的意义以及策略展开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创新课堂;构建  发散性思维的图形表现形式
期刊
摘要: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新课改要求的主要目标,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应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思维创新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思维拓展,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有效建立相应的教学计划,提升学生思维探究能力。本文以初中数学为研究对象,从核心素养和高效课堂方面对提升教学效率进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师本教育思想,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导者,老师转变为辅助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學生的学情和认知水平出发来进行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模式,从知识的传授逐渐转向动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上来。本文从生本理念下初中数学构建探究课堂的具体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本理念;初中数学;探究课堂  初中数学是一门具有抽
期刊
摘要: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好的学习素材,课本上的好多知识都来源生活,与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息息相关。对于数学来说,虽然这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但是其中的好多基本知識都源于生活。在当今的教育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已经逐渐不适合现在的教学,也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需要改变这种模式,教学生活化是现在比较提倡的一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高中数学  学习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