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及实践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h831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对航海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基于这种人才需要,优化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尤为重要。文章对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因和实践进行了探究,旨在提高该课程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航海事业的蓬勃发展,对航海专业技术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现阶段,航海大型设备、先进的航海技术在航海中得到普及,而航海大型设备、先进技术的运用有赖于专业的技术人才。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教育,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基于航海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优化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明确航海技术课程目标,加强航海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进而为我国航海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才。

二、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1.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航海是具有一定风险的行业,基于航海事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在设置航海技术课程时,就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课程目标,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重视学生应用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由于航海技术课程体系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航海操作性强,而要想培养出专业的航海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优化课程体系,处理好专业基础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航海实践教学,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实践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在培养航海应用型人才中起着重大作用。基于航海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以及《STCW公约》要求,高职院校在设置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时,就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要落实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坚实“适应岗位需要,整体优化”的原则,让学生熟悉航海技术专业课程。同时,在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中,要形成模块教学,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根据船舶各功能,开设相应的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1]。
  2.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航海技术专业课程应用性、操作性强,在人才培养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同时也要加强实践。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体系的时候,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在加强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要重视航海实践。根据《STCW公约》以及我国航海事业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高职院校要增加实践教学,不断加强对学生在航海实际的操作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高职院校要根据航海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合理安排实践课程比例,增加实践教学,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2]。
  3.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
  实践是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航海技术专业而言,航海实践建立在先进的设备、设施基础上。为了培养更多的航海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根据航海技术专业课程特点,成立航海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航海实训场所。另外,学校应当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利用企业资源来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让学生接触到先进的航海设备、航海技术。
  4.适当减少必修课学时,增加選修课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学校在编制教学计划时,应增加课程的柔性和灵活性,适当地减少总学分和课内总学时,增加选修课,保证选修课的比例,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综上,基于专业航海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十分必要。在高职航海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学校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投入,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名玉.航海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职业,2017(18):75-77.
  [2]孔祥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1):13-16.
其他文献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提高行业竞争力并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对智力资本予以高度重视。企业要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改变传统的企业人事管理模式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一项十分繁杂的工作,其涉及到的管理项目很多,如果其中的某个环节管理不到位,就会使得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相应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把控建筑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才能够逐渐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本文从工程管理方法出发,对建筑工程智能化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智能化技术  1、建筑工程管理中实施智能化技术
目的 探讨西南地区汉族人群聚集素(CLU)基因多态性及外周血CLU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 纳入AD患者108例(AD组),健康对照115例(对照组),应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入选11个位
中国造纸工业对国际纸浆市场依赖性越来越大,本文呼吁建立中国纸浆期货交易市场,规 避或减少国际纸浆市场的价格风险,并对未来国际纸浆市场的走势进行分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