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y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在教学领域的普及,微课程成为了现代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微课充分利用了高科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计算机来讲解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模式。以下就高中历史学科来探讨微课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程;设计策略
  G633.51
  高中历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门较为枯燥的学科,一般教师都是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但是考完试之后很容易忘记。微课程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历史教师要与时俱进,合理地运用微课程来进行教学。
  一、微课程概述
  微课程是在2008年美国提出的,它是以构建主义学习论为基本原理,以在线学习或者线下学习为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1]。微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区别在于,微课程具有图文并茂、短小精悍和便于开发的的特点。针对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利用视频或者音频来展开教学,时间一般在5分钟到10分钟内,主要包括微视频、微课件、微教案、微练习、微反思。微课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其優势在于重点明确,将复杂的、枯燥的历史时间和事件变得简单化;内容精简,传统的课堂需要40分钟才能讲完一个知识点,而微课程不会超过十分钟,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更多的知识,也可以将微课程下载下来,在课外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三,微课程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当今教学需求,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能够保持更大的学习兴趣[2]。
  二、微课程的设计策略
  要将微课程运用好,高中历史教师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方案,应结合教学的内容,加入趣味性的知识,这样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更深入地去了解历史知识。以下是笔者对于微课程设计的一些建议。
  (一)切勿与教学内容相脱节
  在设计微课程时,教师要对历史这个学科的特点有很好的把握,对重难点知识要重视。教师应该明白哪些知识是可以一笔带过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具体讲解的。而对于一些需要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的内容,不能用来制作微课程。微课程的内容常见的包括概念的讲述、课题的引入和练习巩固等,不管是哪一种,都要紧紧围绕模块主题来进行教学。所以教师要将微课程和现实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好主题的知识框架,根据历史学科的思维逻辑来对讲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重组[3]。比如在讲述近代中国反侵略的战争史实时,就可以制作成微课程,而如“百家争鸣”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类具有争议的内容,教师就可以和学生交流互动,而不列入微课程的设计。
  (二)注重细节的反思和研磨
  在高中历史微课程的设计中,除了利用微课件、微视频和微教案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微问题,以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思考。从讲解的层面向历史阐述和反思层面延伸,在教材知识中提炼出微问题,从宏观的角度上细分,对主题重点进行划分,将主题细分为各个小专题,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历史知识[4]。教师要对教学语言进行简化,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历史知识信息。在进行下一个单元的学习时,教师要做好知识间的衔接,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感悟,促进学生反思。比如在学习“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这一单元时,可以将这个大专题划分为几个小专题来学习,注重细节的反思和提问,引导学生进行研磨,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
  (三)重视课程的互动和引导
  教师在设计历史微课程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点拨,避免一股脑地灌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还要注意发现和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有效性的提高。教师要重视课程的互动和引导,这就需要完善教学硬件的设施,以为开展互动交流提供工具,保证微课程的顺利开展。微课程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后的反应,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比较,将教师所讲的内容进行提炼加工,使其变成自己的知识。比如在学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的资料,对这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事件分阶段列出来,并采取图片、视频和文字的方式自己制作微课程课件,在课堂上再开展互动交流,探讨学生自制的课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微课的特点在于主题突出、使用便捷、传播方式多样,是针对某一重点知识或者教学主题而开展的互动教学,微课的形式一般是以视频短片为主,内容简单且具体,所用的时间较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交流的兴致较高。高中历史所涉及的内容很多又复杂,大多数学生学得比较吃力,对知识点的记忆不深,所以教师要合理地设计微课程,以明确主题,通过精简的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惠玲.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读与写,2015(09):361.
  [2]郭宏梅.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探讨[J].科教文汇,2015(02):121-122.
  [3]秦林.浅谈高中历史微课程[J].中学政史地,2016(03):29-30.
  [4]刘常.做课题记--“高中历史教学‘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56-57.
其他文献
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今,信息技术对教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语文这一类极具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所以,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我们要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教学进行有效整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G623.2  一、信息技术让学习者由乏变趣  现在的教学设备很先进,大部分学校都是交互一体机代替黑板,这就要求教师要学会操作计算机,并且会简单的课件制作。这样才能跟
摘要:初中政治作为政治的启蒙,它在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目前的政治教学中,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缺乏兴趣,老师对于政治教学的展开艰难,本文针对初中的政治教学活动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许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问题;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G633.2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对于人才的需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指导,新编写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有了较大改动。新的教材较之于旧版本教材的最大区别在于,其更加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编排当中专门设置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板块。新教材经过教育实践之后,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为小学教师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教学思路。本文结合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对人教版小数数学教材“解决问题”教学模块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应用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其次是“育才”。结合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示范引领,渗透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培养学生爱心,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行之有效地寓德育教育于教学工作之中,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效果。  关键词:遵循德育纲要;渗透德育;实践第一;示范引领;培养爱心  G623.5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摘 要  范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各科教学中应该很普遍.本文主要对范例教学原则、教学程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范例;范例教学法;实施模式;范例教学原则;范例教学应用  “范例”这个词语来自拉丁语"exemplum”,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有代表性的例子”的意思.  可以把范例教学法总结为:学生可以依靠特殊的例子来理解,然后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开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