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建“金学”巴比塔——域外《金瓶梅》研究的学术理路与发展走向

来源 :文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K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瓶梅》研究是国际汉学关注的热点领域之一。早在18世纪,《金瓶梅》即在域外广泛传播。经过几个世纪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域外《金瓶梅》研究大致可分草创、发展、繁荣、持续四个时期,在文献、文本和文化三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已形成自身的学术理路与研究特色,同时,由于文化隔阂与交流阻碍也造成一些疏漏与缺失。本文对域外《金瓶梅》研究史加以系统检视,论其成败得失,同时展望其发展走向。
其他文献
朱光潜的<悲剧心理学>深受尼采悲剧理论的影响,对构成尼采悲剧观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了透彻的阐述,把握了尼采"强健悲剧观"的关键内核--"真理的两面".同
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加快。老年人放着不用,将会变成越来越重的包袱,今后退休老年人数将会超过在职人员。大力开发老年人的智力资源,会使老年人成为无穷的财富,图书馆在这方
刘少奇一生中提出的各年龄、多方面、多层次的现代大教育思想,是在他从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批判性地汲取精神养料的基础上、在深重国难的刺激和进步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