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我国高素质劳动力集中的地方,培养合格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职责。如何做好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对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促进学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 义。
关键词:学校 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那些办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科学,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学生就业前景更加暗淡。学校毕业生不能得到充分就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一是影响学校发展前途,直接关系学校生死存亡。二是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与国家就业政策调整和发展市场经济有关,同时也与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以及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有着很大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各个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一、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不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而且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一是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学校要选拔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熟悉有关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职业分类和职业特征,并热爱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加入到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要实现全程化、常规化、制度化。学校的毕业生职业指导机构,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实现岗位责任制,实行科学管理,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要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并实施岗位责任,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现正规化。要加强职业指导微机网络化管理,实现办公现代化。四是学校职业指导要与社会及其它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共同打造职业指导工作联合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国家实施就业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劳动部门主办的劳动力市场、或者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建立联系。五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需要。职业指导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但要求工作人员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树立信心,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切实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许多学校的毕业生,只想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事业单位去当职员。到大城市,到大公司,到挣钱最多的地方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就业观念是不现实的,是陈旧落后的。可以说,学生有这些美好的求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有哪个学校不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就业于重要的工作岗位,并在条件好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市场是无情的,岗位竞争是激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将会有许多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些毕业生长期得不到就业,便成为学校提高就业率,扩大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也会加重社会就业压力,对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一种不利影响。
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指导重点工作内容。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通过组织就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指导课等形式,通过已往的成功创业的毕业生的典型经验,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为就业和创业做准备,让毕业生树立坚定信心,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一)组织与就业有关的报告会,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机构,要根据年级不同,有选择、有针对性,经常性地组织与就业有关的报告会。就业指导人员不但自己要组织就业专题报告,也可以请政府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和优秀校友等为学生做报告。通过就业报告会,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学生的就业的信心,通过报告会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好思想准备。
(二)抓好就业指导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学校要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抓好就业指导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等。就业指导课要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等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同时,引导毕业生树立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转变工作作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同时,我们也认为搞好职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也是新时期学校办学的重要职能。所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应该提高认识,彻底转变学校只管教学,不管就业的传统的落后的办学观念,转变服务作用,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搞好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系统
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了解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认真搞好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包括就业的愿望、个人特长、性格爱好等。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也是就业推荐的前提,更是用人单位录用的基本条件。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熟悉毕业生的情况;一是可以利用就业指导课的机会认识了解毕业生;二是经常深入到毕业班学生中,和毕业班同学谈心、交朋友,参加毕业班级组织的活动等。
(二)及时收集整理和提供就业信息
劳动力供求信息,是推荐就业的前提。用人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也是学校开展和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要主动深入到用人单位去采集信息。二是从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中获取信息。三是发动全校教职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学校要形成人人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等传播媒介作用,收集用人信息。学校职业指导机构要不断通过报刊、杂志、新闻等媒体以及信函、网络等方式获得就业信息。五是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机构要将获取的就业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和发布。另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在进行就业推荐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推荐环境。
(三)灵活多样,全方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一是举办校园供需见面会。职业指导机构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校,组织校园招聘会,让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毕业生。二是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去面试,提高了毕业生的面试通过率。三是为毕业生代办就业所需的各种证件。如婚姻状况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等。四是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对毕业生的来电来访作详细解答,要将联系方式向毕业生公布,方便毕业生就业咨询等。
总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开展和推动的职业指导工作,要体现“人本”思想,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为毕业生就业搞好服务。要不断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前进步伐。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红霞.略论我国校园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陈震环.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0,(6).
作者简介:李 清,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在职教育硕士。
关键词:学校 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那些办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科学,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学校,学生就业前景更加暗淡。学校毕业生不能得到充分就业的危害是相当大的,一是影响学校发展前途,直接关系学校生死存亡。二是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除了与国家就业政策调整和发展市场经济有关,同时也与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以及缺乏有效的职业指导有着很大关系。因此,?笔者认为,各个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一、加大力度,建立和完善学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不仅限于在“毕业前进行指导”,而且要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建立和完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机整体,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
一是加强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组织建设,完善服务体系。学校要选拔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熟悉有关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职业分类和职业特征,并热爱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加入到职业指导工作队伍,提高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二是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要实现全程化、常规化、制度化。学校的毕业生职业指导机构,要建立从低年级到毕业班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三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要实现岗位责任制,实行科学管理,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公条件。要详细制定各年级学生就业指导方案,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并实施岗位责任,使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实现正规化。要加强职业指导微机网络化管理,实现办公现代化。四是学校职业指导要与社会及其它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共同打造职业指导工作联合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学校的责任,而且也是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学校职业指导工作是国家实施就业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学校要主动与当地劳动部门主办的劳动力市场、或者与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建立联系。五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需要。职业指导工作涉及的知识面广,不但要求工作人员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加强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树立信心,进一步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切实地降低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有许多学校的毕业生,只想到行政机关当公务员,事业单位去当职员。到大城市,到大公司,到挣钱最多的地方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就业观念是不现实的,是陈旧落后的。可以说,学生有这些美好的求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有哪个学校不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就业于重要的工作岗位,并在条件好的地方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市场是无情的,岗位竞争是激烈的。在这种情况下,必将会有许多学校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些毕业生长期得不到就业,便成为学校提高就业率,扩大学校知名度,促进学校发展的不利因素。同时也会加重社会就业压力,对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都是一种不利影响。
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职业指导重点工作内容。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可以通过组织就业形势报告会、上就业指导课等形式,通过已往的成功创业的毕业生的典型经验,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学生为就业和创业做准备,让毕业生树立坚定信心,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一)组织与就业有关的报告会,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职业指导机构,要根据年级不同,有选择、有针对性,经常性地组织与就业有关的报告会。就业指导人员不但自己要组织就业专题报告,也可以请政府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用人单位和优秀校友等为学生做报告。通过就业报告会,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树立学生的就业的信心,通过报告会引导学生为就业做好思想准备。
(二)抓好就业指导课教学,让学生掌握就业的技能和方法
学校要重视就业指导课的教学,要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抓好就业指导课,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技巧等。就业指导课要从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政策宣传、就业技巧训练、就业心理测试等各方面对毕业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就业指导课上学到就业所需的知识。同时,引导毕业生树立市场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转变工作作风,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的主要职能是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有用人才。同时,我们也认为搞好职业指导,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也是新时期学校办学的重要职能。所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都应该提高认识,彻底转变学校只管教学,不管就业的传统的落后的办学观念,转变服务作用,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搞好调查,建立毕业生信息系统
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了解毕业生的个人基本情况,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认真搞好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包括就业的愿望、个人特长、性格爱好等。毕业生个人基本情况是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也是就业推荐的前提,更是用人单位录用的基本条件。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条途径熟悉毕业生的情况;一是可以利用就业指导课的机会认识了解毕业生;二是经常深入到毕业班学生中,和毕业班同学谈心、交朋友,参加毕业班级组织的活动等。
(二)及时收集整理和提供就业信息
劳动力供求信息,是推荐就业的前提。用人信息的采集和处理,也是学校开展和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一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人员要主动深入到用人单位去采集信息。二是从各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中获取信息。三是发动全校教职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学校要形成人人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四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等传播媒介作用,收集用人信息。学校职业指导机构要不断通过报刊、杂志、新闻等媒体以及信函、网络等方式获得就业信息。五是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机构要将获取的就业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和发布。另外,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在进行就业推荐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推荐环境。
(三)灵活多样,全方位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服务
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服务。一是举办校园供需见面会。职业指导机构可以邀请用人单位到校,组织校园招聘会,让用人单位现场招聘毕业生。二是带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去面试,提高了毕业生的面试通过率。三是为毕业生代办就业所需的各种证件。如婚姻状况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等。四是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对毕业生的来电来访作详细解答,要将联系方式向毕业生公布,方便毕业生就业咨询等。
总之,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开展和推动的职业指导工作,要体现“人本”思想,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为毕业生就业搞好服务。要不断创新,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前进步伐。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及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曹红霞.略论我国校园职业指导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6).
[2]陈红梅.中外学校职业指导比较研究探略[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3]陈震环.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其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0,(6).
作者简介:李 清,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管理专业在职教育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