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表现主题是情欲与历史感,而小说《天鹅绒》着重强调的是自尊,两者有着不同的主题,《太阳照常升起》一片可以看作是对《天鹅绒》的颠覆与再发现。
关键词 自尊 情欲 梦与历史感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但它们的主题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将着重论述两者在表现主题方面的差异。
一、内容的比较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采用四段式结构,全片分为“疯、恋、枪、梦”四部分,各个部分都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又相互关联构成整体。
第一部分“疯”“妈”因为做了一个梦而去买鞋,她遇见逃学的儿子,就让儿子退学。那双鞋丢失,于是“妈”疯了。儿子当了小队长,一天,他发现母亲盖了一座新房一样的“白宫”。母亲消失了,她的衣物漂在河面上……
第二部分“恋”在大学里,林大夫暗恋着小梁。放电影时,小梁因摸女人的屁股而被审查,林大夫为“解救”小梁报名“查流氓”,小梁得知林大夫爱的是他。同时,老唐想尽办法证实小梁的无辜。最后,小梁微笑着自杀……
第三部分“枪”:老唐与妻子被下放到村子里,小队长前去迎接。一天,老唐撞破了老婆与小队长的私情。老唐将枪指向小队长,小队长却问老唐“什么是天鹅绒”。老唐没有带回天鹅绒,小队长却找到了天鹅绒,并说“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老唐的枪响了,小队长笑着倒下。
第四部分“梦”:1958年冬,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在走,唐妻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疯妈静静听着,随后两人分开。疯妈来到停尸间,对着她男人的遗物喃喃自语:老唐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婚礼上,小梁会在女人屁股上摸一把。疯妈生下儿子,她大声呼喊,太阳升起……
与影片相比,小说《天鹅绒》写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乡村女人因受讥笑而想用儿子的学费买一双袜子,她最终买了两斤猪肉。陶不见了,她因此疯掉。她的儿子当了小队长,唐雨林带着妻子姚妹妹“下放”到村子里。小队长与姚妹妹私会时被唐雨林撞破,唐雨林举起枪,小队长却想搞清什么是天鹅绒。唐雨林回到苏州但没找到天鹅绒,小队长在唐雨林质问时,说“我想来想去,已经知道天鹅绒是什么样子了”“跟姚妹妹的皮肤一样”。然后,唐雨林打死了小队长。
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情节要远比《天鹅绒》复杂,影片只在“枪”部分借用了小说的故事,另外三个部分几乎是原创。通过分析内容上的不同,可以发现它们表现主题的不同。
二、主题的比较
(一)疯妈的疯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和小说《天鹅绒》在“疯妈”变疯原因上的表述是不同的。《天鹅绒》开篇就说“从前有一个乡下女人,很穷”,“疯妈”在因为穷没袜子穿而遭到嘲笑后,拿着儿子的学费去买袜子,她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尊。她最后买了二斤猪肉,她为了维护自尊使儿子受了委屈,但猪肉的丢失使她这次有代价的行动失去意义,于是“她”疯了。小说在此突出了自尊,自尊的缺失是“疯妈”变疯的原因。因为二斤猪肉而变疯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她是个自尊要强的女人”,小说提出疯妈的“自尊要强”,已对此次事件做了铺垫。可见小说对疯妈变疯原因的表述中,自尊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对疯妈变疯原因的表述是含混的,这与电影的表现主题有关。影片中,疯妈买的是一双“长着黄须子的鱼鞋”,电影对鞋的描述带有梦幻色彩。疯妈买鞋是因为一个梦,买鞋与买袜子的原因是不同的,电影没有小说中对自尊的强调。在影片中,妈变疯显然不是因为自尊缺失,我们在影片第一部分“疯”中找不到对变疯原因的直接表述,在第四部分“梦”中我们可以找到对变疯原因的模糊表述,疯妈的那段爱恋与她的疯有着重要的因果联系。
影片在对疯妈变疯的原因上突出的是情欲,情欲是影片的表现主题。第二部分“恋”便是对这一主题的直接强调,小梁的自杀以及林大夫的举动都是情欲使然。“《太阳照常升起》始终是姜文骨子里对人之欲望的真实描刻,而对这种欲望最直接、最有力度的还原就是呈现男女之间剧力张扬的性欲纠缠”,姜文在他的电影中多次对情欲做出刻画,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的性萌动始终是全片叙事的主轴。同样,情欲不可避免地成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表现主题。
(二)小队长的死
在两者有重合的情节中,影片与《天鹅绒》另一处不同是对小队长死的描述。影片中小队长找到了天鹅绒,并且说:“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枪声响起,小说中老唐和小队长都未找到天鹅绒,小队长对唐雨林说完天鹅绒“跟姚妹妹的皮肤一样”之后被枪打死。小说评论道“疯女人的儿子在一刹那驾驭着自尊滑到了生命的边缘,让我们看到自尊失控之后的灿烂和沉重”,此处强调的仍是自尊,可以说“自尊失控”导致了小队长的死,自尊的主题再次得到确认。
电影强调更多的是情欲,是小队长、老唐、唐妻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导致了杀戮的发生。电影与小说在小队长之死的描绘上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反映了两者表现主题的不同。
(三)梦与历史感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另一主题是对历史感的表现。片名“太阳照常升起”源自《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片名本身就带有历史感。另外,全片讲了一个跨越不同时代且发生在过去的故事,画面中不断闪现那个时代特有的事物,历史感在观影过程中呼之欲出。插曲“我为你歌唱,你的光荣历史”再次对这种历史感做出强调。
影片结尾处,疯妈在鲜花簇拥中找到新生的婴儿。丈夫的死与新一代的生,暗中契合《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太阳照常升起”的片名得到呼应。片末,在色彩斑斓的朝霞中,太阳喷薄而出。极富感染力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延续性,新旧交替的历史感无疑是影片的表现主题。
小说《天鹅绒》仅讲了一个时期的事件,历史感相对淡化。小说主要表现的是自尊,小说在除以上两处外还多次强调“自尊”,如疯妈自杀便是“乘着清醒又自尊的时候”,为维护自尊疯妈不惜自杀,小说以带有血腥的情节显示了自尊的重要性。
关键词 自尊 情欲 梦与历史感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但它们的主题有着显著的不同,本文将着重论述两者在表现主题方面的差异。
一、内容的比较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采用四段式结构,全片分为“疯、恋、枪、梦”四部分,各个部分都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又相互关联构成整体。
第一部分“疯”“妈”因为做了一个梦而去买鞋,她遇见逃学的儿子,就让儿子退学。那双鞋丢失,于是“妈”疯了。儿子当了小队长,一天,他发现母亲盖了一座新房一样的“白宫”。母亲消失了,她的衣物漂在河面上……
第二部分“恋”在大学里,林大夫暗恋着小梁。放电影时,小梁因摸女人的屁股而被审查,林大夫为“解救”小梁报名“查流氓”,小梁得知林大夫爱的是他。同时,老唐想尽办法证实小梁的无辜。最后,小梁微笑着自杀……
第三部分“枪”:老唐与妻子被下放到村子里,小队长前去迎接。一天,老唐撞破了老婆与小队长的私情。老唐将枪指向小队长,小队长却问老唐“什么是天鹅绒”。老唐没有带回天鹅绒,小队长却找到了天鹅绒,并说“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老唐的枪响了,小队长笑着倒下。
第四部分“梦”:1958年冬,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在走,唐妻讲述着自己的经历,疯妈静静听着,随后两人分开。疯妈来到停尸间,对着她男人的遗物喃喃自语:老唐抱着老婆说“你的肚子像天鹅绒”。婚礼上,小梁会在女人屁股上摸一把。疯妈生下儿子,她大声呼喊,太阳升起……
与影片相比,小说《天鹅绒》写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乡村女人因受讥笑而想用儿子的学费买一双袜子,她最终买了两斤猪肉。陶不见了,她因此疯掉。她的儿子当了小队长,唐雨林带着妻子姚妹妹“下放”到村子里。小队长与姚妹妹私会时被唐雨林撞破,唐雨林举起枪,小队长却想搞清什么是天鹅绒。唐雨林回到苏州但没找到天鹅绒,小队长在唐雨林质问时,说“我想来想去,已经知道天鹅绒是什么样子了”“跟姚妹妹的皮肤一样”。然后,唐雨林打死了小队长。
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情节要远比《天鹅绒》复杂,影片只在“枪”部分借用了小说的故事,另外三个部分几乎是原创。通过分析内容上的不同,可以发现它们表现主题的不同。
二、主题的比较
(一)疯妈的疯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和小说《天鹅绒》在“疯妈”变疯原因上的表述是不同的。《天鹅绒》开篇就说“从前有一个乡下女人,很穷”,“疯妈”在因为穷没袜子穿而遭到嘲笑后,拿着儿子的学费去买袜子,她这样做是为了维护自尊。她最后买了二斤猪肉,她为了维护自尊使儿子受了委屈,但猪肉的丢失使她这次有代价的行动失去意义,于是“她”疯了。小说在此突出了自尊,自尊的缺失是“疯妈”变疯的原因。因为二斤猪肉而变疯对于别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但“她是个自尊要强的女人”,小说提出疯妈的“自尊要强”,已对此次事件做了铺垫。可见小说对疯妈变疯原因的表述中,自尊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对疯妈变疯原因的表述是含混的,这与电影的表现主题有关。影片中,疯妈买的是一双“长着黄须子的鱼鞋”,电影对鞋的描述带有梦幻色彩。疯妈买鞋是因为一个梦,买鞋与买袜子的原因是不同的,电影没有小说中对自尊的强调。在影片中,妈变疯显然不是因为自尊缺失,我们在影片第一部分“疯”中找不到对变疯原因的直接表述,在第四部分“梦”中我们可以找到对变疯原因的模糊表述,疯妈的那段爱恋与她的疯有着重要的因果联系。
影片在对疯妈变疯的原因上突出的是情欲,情欲是影片的表现主题。第二部分“恋”便是对这一主题的直接强调,小梁的自杀以及林大夫的举动都是情欲使然。“《太阳照常升起》始终是姜文骨子里对人之欲望的真实描刻,而对这种欲望最直接、最有力度的还原就是呈现男女之间剧力张扬的性欲纠缠”,姜文在他的电影中多次对情欲做出刻画,例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的性萌动始终是全片叙事的主轴。同样,情欲不可避免地成为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表现主题。
(二)小队长的死
在两者有重合的情节中,影片与《天鹅绒》另一处不同是对小队长死的描述。影片中小队长找到了天鹅绒,并且说:“你老婆的肚子根本不像天鹅绒”,枪声响起,小说中老唐和小队长都未找到天鹅绒,小队长对唐雨林说完天鹅绒“跟姚妹妹的皮肤一样”之后被枪打死。小说评论道“疯女人的儿子在一刹那驾驭着自尊滑到了生命的边缘,让我们看到自尊失控之后的灿烂和沉重”,此处强调的仍是自尊,可以说“自尊失控”导致了小队长的死,自尊的主题再次得到确认。
电影强调更多的是情欲,是小队长、老唐、唐妻三者之间的情感纠葛导致了杀戮的发生。电影与小说在小队长之死的描绘上侧重点是不同的,这反映了两者表现主题的不同。
(三)梦与历史感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的另一主题是对历史感的表现。片名“太阳照常升起”源自《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照常升起。”片名本身就带有历史感。另外,全片讲了一个跨越不同时代且发生在过去的故事,画面中不断闪现那个时代特有的事物,历史感在观影过程中呼之欲出。插曲“我为你歌唱,你的光荣历史”再次对这种历史感做出强调。
影片结尾处,疯妈在鲜花簇拥中找到新生的婴儿。丈夫的死与新一代的生,暗中契合《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太阳照常升起”的片名得到呼应。片末,在色彩斑斓的朝霞中,太阳喷薄而出。极富感染力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命的不断延续性,新旧交替的历史感无疑是影片的表现主题。
小说《天鹅绒》仅讲了一个时期的事件,历史感相对淡化。小说主要表现的是自尊,小说在除以上两处外还多次强调“自尊”,如疯妈自杀便是“乘着清醒又自尊的时候”,为维护自尊疯妈不惜自杀,小说以带有血腥的情节显示了自尊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