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最美的天际线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上,一件名为《海·魂》的嵌瓷作品引起众人围观。它抛开传统的人物花鸟图案,改以海面上翻滚的波浪为灵感,嵌贴出一块大型的“卷书”挂壁,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嵌瓷的印象。一时间,众说纷纭,赞赏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潮州嵌瓷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却对这件作品评价颇高:“我没做过这样的嵌瓷,将来也不会做,但作为新艺术形态的嵌瓷,我完全接纳它。”
  从屋顶上走下来
  其实早在2013年9月卢芝高举办的一场嵌瓷展上,也同样听到褒贬不一的议论。因为嵌瓷原本是固定在屋脊厝角之上,可卢芝高却以灰塑做坯,嵌贴瓷片,做成人物摆件,供人们近距离观赏,可谓“大逆不道”。“我二十几岁就开始做嵌瓷,本来打算一到60岁就退休,没想到这几年一创新,就经常收到参展邀请,反倒更忙了。”卢芝高坐在竹凳上,左手夹着一支烟,右手拿竹刀精心雕琢泥坯。他今年69岁,出身于潮州一个嵌瓷艺术世家,以前在屋顶上做嵌瓷,工程大、周期长,有时为了赶工期,通常一蹲就是半天,日子一久,双腿都落下了血液循环不畅的毛病,所以把嵌瓷从屋顶上搬到了地下,做起了人物摆件。《秋香》,正巧站在他身旁,侧目微笑,俊俏又机灵,而华文、华武两位公子哥,则是一副垂涎欲滴的痴呆相,让人忍俊不禁。早在明朝万历年间,嵌瓷就已在潮汕民间出现。至清代时期,潮汕地区兴建祠堂庙宇,人们注重装饰几乎不惜巨资,倾力而为,嵌瓷也在这一时期发展到鼎盛。不过,由于嵌瓷通常只出现在建筑屋顶上,“远离”人们的视线,所以长期以来并不为大众所了解。卢芝高说,以前别人要看他创作,必须翻墙爬壁,着实费劲,现在不一样了,不仅能近观,还能把作品拿在手里把玩。与屋顶上的嵌瓷相比,虽然摆件个头小了,但工艺难度反而增加了。
  原来,屋顶上的嵌瓷通常只是远观,不用做得太精细,太精细了反而表现力不强。而嵌瓷摆件多用于近赏,哪怕一丁点瑕疵也会影响作品的美感,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制作一件嵌瓷摆件,要从整体构图、设色、瓷片层次、动感等方面斟酌,每进行一道工序都是一次全新的创作。制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卢芝高自谦说,艺术没有止境,所以他没有什么得意之作,年轻时“手高眼低”,每件作品都觉得漂亮,年纪大了反而“眼高手低”,怎么做都不满意。
  没办法,顺其自然
  “做嵌瓷就像贴马赛克一样,不能急,得有耐心。”刚结束自家屋顶嵌瓷制作的蔡炳烈,虽然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衬衫,但前胸几处明显的泥渍还是“出卖”了他的职业。在他家的屋顶上,一幅《松鹤延年》嵌瓷特别引人注目,黄色的松枝苍劲有力、松针绿意盎然,几十只白鹤栖息于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为了完成这件作品,蔡炳烈用了10万多块瓷片,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
  近年来,现代居室设计领域日益流行的“文化复归”现象,也为潮州嵌瓷的转型和重生提供了一片沃土。作为具有明显地域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潮州嵌瓷可以做成摆饰、配饰、家居摆件等出现在现代家居设计中,或是与潮州木雕、潮绣、大吴泥塑等工艺搭配,发展出一种新的潮汕艺术。在这一方面,卢芝高一直在尝试,他以国画为背景,将画里的人物以半浮雕嵌瓷来表现,做成嵌瓷挂画,用来装饰居室,别有一番趣味,目前已经收到不少订单。但这还远远不够。
  在被评为潮州嵌瓷的国家级传承人以前,卢芝高的技艺传内不传外,现在,他不仅面向社会招收学徒,还自掏腰包一手创办了潮州嵌瓷博物馆。资金捉襟见肘时,他常去潮州凤凰洲公园,坐在石凳上抽一支烟,仰望天后宫屋顶上的嵌瓷。那是他最得意的作品,用3年时间勾画出了潮州最美丽的天际线。他期待有一天,从天际线的位置,升出一轮红日,将斑斓的潮州嵌瓷,映出万般光彩。
其他文献
摆放在修复时间咖啡馆一楼的钟表。    去年,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映,钟表匠人受到空前关注。刘秋枫也去故宫咨询过,想加入钟表组,不过被拒之门外。相较于专业人才,现在故宫更看重的是学历,只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能争取面试机会。而刘秋枫恰好是一个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业人才,便悻悻地回了重庆。而生活中,像这种戏剧性的矛盾,远远不止这次。  上世纪70年代,重庆钟表厂创建,民间的维修匠人迅速发展。刘秋
张娇身上有许多标签:下地种菜的农民、制陶的匠人、做木工的艺术家、教小朋友手工的老师,还有素食主义者和做豆腐的人。有人评价他做的豆花达到了米其林餐厅的级别,不尝则已,一尝就忘不掉。淋上蜂蜜、放点红糖、花生碎,简简单单,但就着大理懒洋洋的阳光,那滋味怕是能让人惦记一辈子。  家乡宝只爱家乡菜  都说云南人是家乡宝,舍不得离开云南省,张娇也一样。从小在宣威长大的他,考大学时不想出省,又听说大理三月好风光
20岁出头的黑娘,很小就接触到手工,精于手工艺的外婆是她的启蒙老师。从上小学起,她就常在外婆的指导下,穿针引线做些刺绣了。然而她觉得刺绣并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创意,一番深思熟虑后,转向了金工首饰设计。“金工能满足我对手工的一切欲望,那份未知、复杂与挑战是最享受的过程。”  手艺网:《三体·灵感》系列作品给人感觉十分大胆,灵感可是来自刘慈欣的经典科幻巨作《三体》?这系列中七件作品里哪件最满意?  黑娘
开根雕 王群 作 高约35cm  竹根生六年 巧琢美人脸  执伞游樱下 垂眉数落花
中国漆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明代漆工专著《髹饰录》总结有471种工艺技法,每种漆工艺各有精妙之处,装饰效果与美感亦各有千秋。  百宝嵌工艺  百宝嵌为明代扬州人周著所创,是扬州漆器传统品种。该装饰工艺采用象牙、牛骨、云母、珍珠贝、石决明、寿山石、青田石等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镂空、包镶、镶嵌、画金等技法,产品具有色彩丰富、雕刻精致、图案优美、立体感强、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  百宝嵌仿古家具  出品
围墙背后的理想国  “欢迎欢迎,我还怕你们的车进不来呢!”一见面,还戴着袖套的彭勇就迎出来,外套上布满了尘屑,看得出来他刚放下手上的刻刀。这就是第一次见到的彭勇,跟平时见到的传承人或艺术家不太一样,但这就是一个合川根雕非遗传承人最真实的一面。  “这里的居民马上就要搬迁了,除了我这个根雕艺术馆,周围的建筑基本上都要拆除,这片地方即将进行文旅开发,周围这片就以艺术馆为中心建立相应配套设施……”指着旁
“小小花纸,剪出一个久违的微笑。”来自台湾的琉璃工房将剪纸元素运用到晶莹剔透的小山羊身上,再用金箔贴出两道弯弯的眉毛,俏皮可爱。这款小山羊限量销售,希望你脚踏实地,又能高昂着头向前走。  出品:琉璃工房  材质:琉璃  工艺:琉璃贴金箔  价格:750元
摘 要: 由祭祀仪式发展为审美艺术的翻山铰子系属我国传统民间舞蹈,是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体的民族文化样式,创生并发展于巴人族群独特的自然与文化生境之中,具有浓郁的生命活力,并以古拙朴实的表现形式诠释着巴人族群的审美趣味,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艺术意蕴。故而,以翻山铰子为例,归纳出川东北舞蹈类民间文化的审美形态:生境美、活感性、古拙技艺美,不仅能为本土审美形态之研究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也能在
在互联网搜索“梅花表”“梅花制表”等词汇,出来的是一个瑞士品牌。  尽管梅花在中国制表界成名已8年,却鲜有报道。“我只是单纯喜欢,全力去做。”至于名气,她并没有太计较。  从雅典娜开始  北京奥运会那年的瑞士巴塞尔国际钟表展,北京钟表厂送来一只全手工深浮雕的雅典娜腕表。表盘上,雅典娜身着希腊传统服饰侧身端坐,左手揽一支锋利长矛于怀,右手捧一只和平鸽。雅典娜目视前方,期盼和平永存。作品一经展出,收获
中国自古就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APEC会议期间,各国政要及其夫人身着的华服高贵优雅,“中国风采”惊艳四座。夫人的华服为内外两件,外套是明式对襟款,内衬清代旗袍款式。工艺则运用举世闻名的苏绣与漳缎,无论是清新脱俗的水仙花,还是缠枝牡丹和宝相花等吉祥图案,都凝聚了浓浓的中华情谊。色彩上,以象征海洋的蓝色和象征紫气东来的龙胆紫为主,辅以寓意福禄祥和的丁香色、绛红、藏青、藕荷粉。  国礼睡衣更是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