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自然体验的代际变化

来源 :中国城市林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童年时期的邻里自然程度、户外游戏频率、户外空间的使用以及户外游戏类型4个方面探究我国3代儿童的童年自然体验经历及代际变化,采用自然关联性量表(the Nature Relatedness Scale)衡量受访者与自然之间的关联程度,并探讨童年自然体验与个体成年后自然关联性的相关关系,引起人们对儿童自然体验的关注,为营造促进儿童与自然接触的户外环境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3代儿童在童年自然体验上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当今儿童童年时期的邻里自然程度、户外游戏频率、对自然空间的探访和自然游戏的参与程度明显低
其他文献
为探究西番莲花芽形成与坐果期间的生理生化代谢变化,本研究以‘满天星’西番莲为材料,分析在广西高温季节7-9月份期间的植株各项生理指标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由于遭遇高温天气,‘满天星’西番莲从8月中旬才开始进入始花期,9月份开始坐果。其植株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上,淀粉含量在8月份后均能保持较高水平;α-淀粉酶活性在8-9月则是保持较低活性,到11月4日的坐果期其活性才提高至高水平;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随时间进程有所下降。高温季节均降低了蔗糖合成相关酶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从而降低蔗糖含量,并随着花芽分化和
目的 为了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探讨采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在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例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
为了选择长江流域旱地作物适宜的耕作方式,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及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促进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归纳了国内外关于间作对旱地作物产量、品质、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养分吸收及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情况。间作系统各作物的总产量(或收益)高于其任一单作系统;间作能显著改善作物的品质;间作能够使各作物在时空与水肥利用上具有互补性;间作群体在辐射截获和利用总效率上不低于其任一作物的单作群体;间作系统的土壤水分含量及利用率、土壤养分利用效率高于单作系统;间作的两种作物对养分吸收存在竞争与促进关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