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廉政文化是个热门话题,社会各界对此颇为关注,研究、探讨蔚然成风。吉州区纪检委、宣传部、教育局高度重视,共同发起,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结合对廉政文化建设的学习、思考,我想谈谈对廉政文化进校园的认识。
第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全面认识
首先,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实施纲要》中廉政文化“六进”要求的提出,几乎将廉政教育面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面向全党、全社会,从幼儿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这种目标的形成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需要占领社区、农村、企业这三块阵地,但“防腐疫苗”应从娃娃打起才能赢得主动。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通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让孩子从小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
其次,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腐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破坏作用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不仅仅在“官场”之中,在学术界、文艺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行为(如竞选班干部时,为了拉选票学大人请客、送礼等)也很令人担忧。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但不可否认,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习气已经侵入到校园,影响到孩子,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识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去,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廉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从娃娃抓起,一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廉洁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廉政文化进校园应注重把握三方面内容
首先,注重教育对象的多层性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在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熏陶和教育,对孩子的廉政教育应是持续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广大教职员工加强廉政教育,营造一个廉政的校园环境。对校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点和要求应有所不同:校长和行政干部,重点在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风范,着力构建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防线,成为师生的楷模;教师和教职工,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风气,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广大学生,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全面展开敬廉崇洁教育。
其次,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对广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小学阶段侧重“启蒙、感召”,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初中阶段侧重“明理、立志”,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奠定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高中阶段侧重“修身、践行”,培养学生通过开放性的思辨,认清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廉洁品质,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
再次,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
第三,廉政文化进校园应做好“五个结合”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启蒙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从眼前看,活动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积极向上的东西,都有个过程。因此,应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廉洁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办学中的日常工作实现无缝对接,而不使其成为一股风、一阵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此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是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和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三是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标等结合,以一种党员、干部、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氛围。
四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挖掘历史、语文、政治、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洁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选取适宜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五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把廉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简朴的家庭氛围,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第一,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全面认识
首先,廉政文化进校园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实施纲要》中廉政文化“六进”要求的提出,几乎将廉政教育面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面向全党、全社会,从幼儿抓起,一直抓到老,立足于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思想道德价值标准。这种目标的形成需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共同努力,需要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参与、配合和支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廉政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需要占领社区、农村、企业这三块阵地,但“防腐疫苗”应从娃娃打起才能赢得主动。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必经阶段,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传承着中华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过程中,在这个特殊的人生时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先入为主的效应,通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让孩子从小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以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
其次,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腐败现象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破坏作用已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已不仅仅在“官场”之中,在学术界、文艺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近年来,在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行为(如竞选班干部时,为了拉选票学大人请客、送礼等)也很令人担忧。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但不可否认,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腐败习气已经侵入到校园,影响到孩子,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廉政教育,把反腐倡廉意识渗透到学科教育中去,为青少年的成长营造一个廉洁环境显得十分重要。实践证明,最有成效的教育,取决于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从娃娃抓起,一是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开展廉政文化进学校活动,加强青少年的廉洁教育,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全面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廉政文化进校园应注重把握三方面内容
首先,注重教育对象的多层性
廉政文化建设就是营造一种氛围,让孩子在文化氛围中接受陶冶、熏陶和教育,对孩子的廉政教育应是持续不断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此,在对青少年学生加强廉政教育的同时,还应对学校党员领导干部、广大教职员工加强廉政教育,营造一个廉政的校园环境。对校长、教师以及广大学生,廉政教育的重点和要求应有所不同:校长和行政干部,重点在于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廉洁自律风范,着力构建思想道德和党纪法规防线,成为师生的楷模;教师和教职工,侧重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风气,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用实际行动为学生做表率;广大学生,要遵循青少年的成长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全面展开敬廉崇洁教育。
其次,注重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对广大学生的廉政教育,要按照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将廉政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与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诚信守法、正直自律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之中。小学阶段侧重“启蒙、感召”,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和理解廉洁的基本行为表现;初中阶段侧重“明理、立志”,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奠定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基础;高中阶段侧重“修身、践行”,培养学生通过开放性的思辨,认清一些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树立规则意识、公民意识和法律意识,引导学生自觉实践诚实正直、遵纪守法等廉洁品质,确立“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是非观。
再次,注重教育活动的社会效应
第三,廉政文化进校园应做好“五个结合”
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一项播种廉洁种子的工程,更是一种功在长远的启蒙教育。廉政文化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从眼前看,活动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因为体现在孩子身上的任何积极向上的东西,都有个过程。因此,应把廉政教育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来抓,把廉洁教育贯穿、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使廉政文化进校园与办学中的日常工作实现无缝对接,而不使其成为一股风、一阵雨,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以此促进校风、教风和学风的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是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加强党员干部从政道德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二是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利用现有校园文化的平台,加载精神境界、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敬业精神、人格品德和廉洁操守等教育内容,进一步扩大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三是与开展“三风”建设相结合。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务公开、重大事项公示、大宗物品招投标等结合,以一种党员、干部、广大师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增强教育的广泛性、深入性和有效性,树立党员、干部、广大师生“敬廉崇洁”的道德观,创造学校内部廉洁、清正、和谐、守法的氛围。
四是与学校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有关内容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挖掘历史、语文、政治、社会、思想品德等学科中的教育因素,使廉洁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选取适宜主题,以研究性学习、主题综合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五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把廉政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来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廉洁简朴的家庭氛围,使校—家—社会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