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炎症预测因子

来源 :介入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实验室及临床研究表明,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发生血管再狭窄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炎症反应、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血管内膜细胞过度增生等,其相应的反应参数可以作为PTA术后发生再狭窄的预测因子。本文就对几种与炎症反应相关的预测因子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患者女,40岁。因“腹痛,B超检出盆腔包块ld”于2006年8月19日入院。入院体检:腹膨隆,张力大,腹部可扪及一巨大肿块,质较硬,活动差。专科检查:子宫如孕36周,上至剑突下,质较硬,边界清,活动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已成为无法手术患者的首选疗法,我们用此法治疗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多次栓塞,患者存活20年,最终死于心肌梗死,现报道如下。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套用例题模式而缺乏追求概念内涵活学活用;注重复习而缺乏主动预习发现自身问题所在,听课的目的性不明确;注重习题结论而忽视过程,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精神。2)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顺序性,忽略问题的前因后果;不能发现问题的主要方面,注重枝节而忽略主干;在推理中因果关系不清、概念模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