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88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名言阐明了乐学思想对学习具有的促进作用。此观点完全被现代心理学研究所证实。不少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的焦虑感越强,越是害怕学习,学习成绩往往越差。在我国当前实施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中情感目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它与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相辅相成,三者缺一不可。在目前学生学习压力过重,学习效率不高,素质失衡等现象的情况下,重视情感因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六年多来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针对学生特点,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从以下几方面论述以情感因素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发掘需要,形成心理匹配
  牛津版高中英语模块一第一单元的语法是定语从句,学生觉得定语从句的语法太枯燥、乏味,也难以掌握,故而心理上没有这方面的学习需要。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在教语法前先教给学生们一首简单又好听的英文歌《Long Long Ago》,其中的两句歌词“tell me the tales that to me were so dear”和“sing me the songs I delighted to hear”在上语法课时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两个句子既是典型的定语从句,又可用来分析that 省略的情况。学生会唱了这两句歌词,实际上已在形式上认可了这样的语法结构,再加以点拨,定语从句的重点难点便迎刃而解。在学生学唱歌的过程中融入定语从句语法知识,核心是抓住了学生在平淡枯燥的高中学习生活中有听歌唱歌的娱乐需要,以获得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的有效匹配。
  二、灵活分组,改变空间关系
  空间的距离会影响课堂的心理氛围,比如,教师常在学生间走动,比总是站在讲台上授课更能拉近与学生的关系;自由放置座椅的形式会比常规的座位编排形式营造更活跃的气氛。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便于利用,少费时间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将座位编排成矩形、车厢式、自由式、围坐式等。如在一堂课中的某一部分需要讨论时,可以让前排学生转身后即可形成车厢式,不必搬动桌子。在进行需要较大场地的展示性课堂活动时,如模块六Unit1 的短剧表演,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将桌子沿教室一圈排成围坐式。不同的空间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学生对空间的新鲜感,会诱发超出个体预期的效果,进而引起符合认知需要的兴趣情绪,从而有利于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三、角色转化,引发情感体验
  角色转化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暂时充当“教师”的角色,以引发学生的新奇感,发挥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关于角色转换,笔者有两大方面的尝试:一是默写;另一方面的尝试主要是一些简单而又富有趣味性的Task或Project,这又常常与灵活分组结合起来。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媒体是信息传播的物理手段,不同的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相互配合,就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比如采用影视手段与采用口头语言表达相比,前者生动得多。这是因为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动态信息时,与感受抽象的、静态的信息相比,大脑皮层更容易兴奋,引起的表象更为丰富,思维更活跃而有想象力。多使用电脑、实物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器材,可以使学生在对英语产生兴趣的同时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吸收。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录音机也是一种不错的多媒体手段。比如,下午第一节课学生容易犯困,笔者就提前十分钟进教室,用录音机播放一些动听的英文歌曲,午睡的学生们在音乐声中苏醒,总会回报以笑容,并以愉快的心情配合教学,教学效率和“黄金时段”的课一样好。
  五、广泛关注,重视心理激励
  教师在每堂课开头面带微笑与学生相互问候“Good morning/afternoon”,并轻鞠一躬;教师用目光和手势向学生发出期待、鼓励、赞许、提示等“无声的语言”;在与全班同学普遍交流的前提下,又要特别照顾性格内向,学习后进的学生;多用积极的评价如 “Good”“Perfect”“Excellent”“Never mind”来激励学生等,这些都能够使学生处于一种受关注受重视的心理氛围中,创设出有利于教学的心理环境。
  六、组织竞赛,开展竞争互助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属于竞争机制的活动方式很多。比如,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可以营造竞争的气氛,让学生比谁答得快,谁答得准确、全面、有创造性等。也可以展开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在组内互助,共同提高。比如有一年的元宵节,笔者将全班划分为矩形的四大组,用短短的几分钟开展猜迷竞赛,在团结紧张的气氛中,一个个riddle被解开,胜出的小组兴高采烈,落后的小组也摩拳擦掌,全班都因这小小的竞赛而精神振奋,为后面略显枯燥的试卷讲评奠定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基础。
  七、树立榜样,进行心理影响
  榜样的影响是无穷的,因为它符合人的模仿心理特点,并能提供形象化的努力目标。选榜样的根本目的是弘扬积极因素,比如每次大小考试之后教师都可选出一些优秀作文,供大家鉴赏学习;每次作业批改后可以报出某一题型做的较好的学生的名字;优生的成绩可以为全班同学树立榜样,后进生的某一方面进步也可以成为榜样。榜样是一本活教材,用好它可以营造出互相学习、互相赶超的心理氛围。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运用正确的情感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素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教师刚接到一个新班,都会碰到一些对英语几乎一窍不通的学困生,这些学生早读时不读书;默写时,有的只会默两三个,有的只会写中文序号;提问时一问三不知;作业时只会抄单词、词组。究其原因,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有些学习态度极不认真,还有些学习方法不当,因此,他们的基础知识都太薄弱。加之现在教材中的词汇、短语量明显增加,他们被远远地甩在后面,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念头。因此,转化学困生成为中学英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语口语教学贯穿于任何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毕竟是一门语言,因此是否能够说、能够运用这门语言永远都是判断学生是否掌握这门语言的标准之一。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考试中对于英语口语要求不高,直接导致很多学生都忽略了对口语的训练,造成了哑巴英语现象的出现。很多学生具有一定的词汇量,考试成绩很不错,但连最简单的问候都难于表达。这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也是现在英语教学中急需改进的地方。  一、口语能力的重要性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学生学好自己所教的课程,必先让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感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感受和做法:  一、设计教学情境  在每上一节课的时候,我都要精心准备,比如在教七年级英语第十九单元:Food and drink时,我就事先准备好一些学生爱吃的食品和爱喝的饮料,当我一走进教室,学生立刻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为得到想要的可
当今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但高职院校录取的学生中却有不少人放弃入学机会,让人难以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高职录取学生选择弃学呢?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主要是以下五个方的原因:  一是社会观念没有转变,传统思想左右决定。一直以来,普通大众对于高等教育的定义很狭隘,就是考上二本以上的高校才算是大学生;对于有出息的定义就是毕业后从事公务员、律师、医生等大众熟知度高的职业。而对
英语已成为一种实用性很强的交际、交流工具,因此,英语教学活动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对农村的英语教学活动尤为重要。要想在农村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而在这诸多能力的培养当中,“听”与“说”能力的培养是农村英语教学活动能否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那么,如何培
尝试着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的中药养生旅游进行充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药用植物野外实训基地发展中药养生旅游提供了参考。 Try to use S
摘要: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过程,教师正是通过这一学习过程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将人文教育渗透其中并与之融为一体,建构以提高人文素质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学校教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基金项目(校科字[2010]01号S201015)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它方式对自己教学思维、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的再认识。”教师通过自我反思,既可以发现教师“教”的问题,又可以发现学生“学“的问题。在教学中,既要调整教的内容和方法,又要调整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及训练的难易程度。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和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心智水平,笔者将英语反思性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一、课前的反思  教学前的反思主要指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影响教学质量
期刊
随着教学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再教育的质量受到现代教育资源的优劣程度的影响,获取信息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对现代再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我国的再教育资源尚存在重复建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