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的现场测试技术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1985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电力系统的完善,及用电需求量的增加,国家电力部门及技术监督部门均纷纷出台了相关针对电能计量装置的规程。电能计量装置组成成分包括电能表互感器及互感器二次回路等,针对电能计量装置两个组成部分,规程规定必须对其进行强制检定,从而为供电方及用电方提供必要的利益保障。
  关键词:电力计量;电能表互感器;现场测试技术;准确值
  就国内外电力计量现场测试技术而言,电力技术人员往往会忽略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精确度,而只是单纯地重视计费电能表精确度。这一现象的存在直接导致现场电能计量装置综合误差的出现,以至于电能计量装置与相关规章间存在很大出入。
  一、电力系统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精确度现场测试现状
  (一)传统测试方法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电力系统大多借助传统测试方法进行电能计量互感器精确度现场测试,下图便为电流互感器校验仪试验接线装置图:
  上图工作原理为:通过升流器、调压器、电源进行一次回路大电流。一次串联被校电流互感器TAtest及标准TA→反极性串联二次电流Itest与Io→将Itest与Io差值电流ΔI注入互感器校验仪K点→借助互感器校验仪测试出电流ΔI与K点角差及比差。实践证明,传统比对法存在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设备笨重等弊端。例如:先将测试一次电流1000A:升流器容量——约10kVA、质量——50kg~100kg、标准导线、标准调压器及电流互感器等、总质量——约300kg。若试验大于220kV电压互感器,所需升压器质量应不小于1000kg,且无任何起重设备,因此造成测量工作效率低下。
  (二)电子式现场检定装置
  基于这样的事实,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精确度测试仪应运而生,下图便为电子式现场检定装置:
  从上图中很容易看出,该装置无需电源、标准电流互感器、升流器等设备,且电子式测量仪总质量仅有20kg。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现场精确度测试仪工作原理为:仪器将二次向被校电流互感器TAtest施加电压→对实际工作状态进行模拟→精确测试出二次导纳等参数。
  (三)国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仪特征
  电子仪器将管理功能及通信功能集于一身。国产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测试装置与进口电子式电流互感器装置均运用了微机技术,所以,其均具备了相当多的功能, 且其在进行软件管理时能够支持电力MIS,从而便于对计量进行科学管理,及实现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量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二、误差分析
  (一)传统测试装置综合误差
  参考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测量用电流互感器》(JJG313~1994):标准互感器测量误差比被检互感器误差小于20%;校验仪造成误差不超过10%;电源频率、数据处理、负载箱、外磁场等造成误差不超过20%;各项均方根总和综合误差不超过1/3被检定互感器误差限。
  (二)国产电子现场电流互感器检定装置综合误差
  国产电子现场电力互感器装置综合误差差别在于:无负载箱造成误差——6%;无差值回路造成误差——5%;增加测试参数造成误差——10%;外磁场影响提升——5%;各项均方根总和综合误差——32%(比传统方法误差值略大,但其与1/3被检电流互感器误差限值保持一致。
  三、校准办法
  (一)间接比对法/替代法
  因电子式现场互感器检定装置与传统检定装置工作原理存在差异,因此,电子式现场互感器检定装置仅适合匝数补偿误差电流互感器。若被检互感器采取特殊补偿误差结构,测量结果便会存在一定偏差,所以,将检定普通高精度互感器应用于电子式装置误差测试不可取,而必须借助间接对比法(替代法)。何谓间接对比法?其是对同台对校品,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采用传统比对法——电子式检定装置开展检定工作,比较得到的两组数据的对应点,从而求得差值。
  (二)整体检定
  为了克服电子式检定装置量值传递问题,某些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技术研发机构编制了专用0.005比例标准,并将0.005比例标准作为电子式现场无感器检定装置被检对象,且检定数据选取反符号,即为电子式装置整体误差,其包含了内附校验仪及内服标准互感器。电子式装置整体误差接线方式相似于电子式现场检定装置。除此以外,必须仔细检查整体检定装置的导纳、测阻抗、零位、百分表等功能。整体检定法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操作程序简洁且覆盖面极广。
  四、总结
  基于电能计量技术的基础上,电子式现场互感器检定装置应运而生,该测试方法的意义在于:有助于电力计量互感器误差现场测试作业效率的提高;确保了供电方及用电方的切身利益;测量装置附带的通信功能为计量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来春晓.对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误差的测试及其电能计量误差的改进技术[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1):60-6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智能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智能建筑是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本文从建筑工程设计以及电子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并结合相关的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设计中电子技术的应用,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会越来越多,技术难度也会更大,这对设计人员是严峻的挑战。建筑工程设计
摘 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已被建设部定为“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项目之一,C80高强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高工作性能等优点,这是今后高层、超高层建筑结构发展要求的一种趋势,其应用前景无限广阔。  关键词:内筒外模;高强高性能;超声波检测  1.工程概况  沈阳奥体万达广场总建筑面积56.32万平方米,其中三栋写字楼地下3层,主楼地上43层,设计高度为150m,每栋塔楼有20
摘 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行业通过大量引进高端设备使加工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与国际先进水平已相当接近。笔者针对当前机械加工工艺的现状,构建了机械加工工艺体系,并就此做了相应的应用分析。  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体系;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机械加工工艺技术的进步,但是,我国的机械加工工艺在加工的精度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加工精度直
摘 要:通过对地铁电气化轨道车辆检修平台整个结构的分析,从利于平台的制造及安装的角度出发,对其结构的关键部分进行阐述和分析,同时针对地铁电气化轨道车辆检修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车辆检修平台;结构优化;地铁  地铁电气化轨道车辆大都在露天、风吹日晒、雨淋等恶劣环境中作业,其技术状况必然下降得较快,零件间的配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磨损、锈蚀及结垢等现象,各连接件配合性质、零件间相互位置关
摘 要:文章阐述了各工序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并在实施过程中有效落实各项施工方法,同时还结合工程实际就工程的劲性钢筋混凝土柱施工质量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研讨。  关键词:劲性柱;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劲性钢筋砼是以钢骨(轧制型钢或焊接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并浇筑砼的埋入式组合构件形成的结构体系。由于它兼有钢结构的延性和钢筋砼结构
目的 总结和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2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行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全腹腔镜切除术19例,腹腔镜辅助切除术2例,手辅助腹腔镜Miles术1例;其中保肛手术10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7例;无中转手术,无手术死亡.术后因肿瘤转移死亡2例,其余患者未见肿瘤的复发和转移.结论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目的 探讨脑缺血预处理联合阿魏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全脑缺血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预处理组、缺血预处理+阿魏酸钠组和缺血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TUNEL染色等方法观察各组动物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皮层和海马CA1区Fas蛋白、Caspase-8蛋白的表达、神经元数及凋亡细胞计数的情况.结果阿魏酸钠+缺血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数较缺血组和缺血预处理组显著减
摘 要:随着运行速度的加快微处理器功耗和温度都在不断增大,如何使处理器安全运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防止因过热而产生的死机、蓝屏、反复重启动甚至处理器烧毁,不仅是处理器所面临的困境,也是主板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文章就叶片加料机热风温度监控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目的就是通过对处理器进行温度控制和过热保护,增加处理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叶片加料机;热风;温度控制  温控器(Thermos
摘 要:本文从对输电线路污闪问题进行概述入手,对输电线路防污闪对策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污闪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污闪问题的影响受到了很大的关注,由于在输电线路中当污闪问题出现时往往会导致相应的发生的跳闸、停电等事故。在对输电线路污闪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环境因素、大气污染问题、地形问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输电线路的污闪问题。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电力设备是组成电力网络的重要部分,电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电力网络,但是在平时的电力设备检修维护时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针对电力设别的检修维护现状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策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对人们的生活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现状;管理策略  由于电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相关的电力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