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推进军队学术期刊发展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dy323199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学术期刊;发展
  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军事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为开创军队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新局面提供方向引领和指导遵循的同时,也为依托军队院校创办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指明了办刊方向、立起了办刊遵循、树立了办刊标准。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作为军队院校教学科研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贯彻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方面走在前列,这是加强期刊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助推军队各学科专业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服务部队遂行任务和全面建设的重要支撑。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军院校长集训精神,立起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全面建设中的根本指导地位,不断深化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专业特色和世界一流水准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聚焦用力。
  一、牢固立起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基本遵循
  一是坚持办刊的正确政治方向。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在办刊实践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统筹抓好全体编辑人员的理论学习,把政治建军要求贯彻到办刊实践中。要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把选题策划、组稿约稿、调研采稿、编审校对等各项编务活动的政治关口,确保不发生任何政治性问题。
  二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导向。承载着“姓军为战聚焦打赢、传播军事专业知识、繁荣军事学科专业、推进强军兴军事业”等功能的军队学術研究类期刊,应始终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围绕实战搞选题策划、着眼打赢办精品栏目,打仗需要什么选题策划就重点关注什么、部队需要什么相关文章就刊登什么,确保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不偏离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办刊导向。大力宣扬褒奖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服务备战打仗的先进编辑人员,积极推进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办公条件和环境建设,着力抓好编辑人员新时代战斗精神培育。
  三是坚持用以引领全面建设指向。始终把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作为做好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各项编务工作的基本遵循,用以统揽办刊理念、规划纲要、编务实践、改革创新和绩效评价,推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建设加快转型升级。通过组织编辑人员面对面座谈讨论,系统论证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持续推动各项编务活动创新开展,优化完善编辑人员业务评价体系,努力开创各项编务工作新局面。
  二、瞄准行业一流优化顶层设计
  一是优化办刊定位。为避免同质化办刊造成的军事资源浪费,应始终坚持“高、精、专、深、实、活”的办刊标准,对标对表全军院校长集训精神,紧跟新型军事人才教育培训制度改革,在“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大视野内审视优化办刊定位,调整完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职能定位、任务定位、发展定位以及办刊方略、办刊理念、办刊特色等。
  二是优化发展规划。持续完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建设发展规划,形成建设发展的目标图、路线图、施工图。加快推进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原定各项发展规划的落地进度,对照国家和军队新闻宣传出版最新发展战略,全面启动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十四五”规划预研编制,在充分调研军内外新闻宣传出版单位的基础上,组织规划编制咨询专题会,制定编制工作作战“流程图”,确保高质量完成新规划编制任务。
  三是优化栏目设置。紧扣办刊定位,聚焦学科专业,突出为战编研,按照固强培新的栏目建设思路,科学论证新一轮栏目设置调整方案,着力加强备战打仗急需、新型军事斗争领域前沿学术热点等栏目建设,集智聚力打造与未来战争形态演变相适应、与办刊宗旨相契合、有力支撑军队学术研究的新型栏目布局。
  三、深化向战强能、专业精准的编研创新
  一是动态完善办刊标准。着眼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内容推送供给侧同未来战场、学科发展、军内读者需求侧精准对接,定期组织召开本学科专业研讨会,邀请本学科专业专家学者共研办刊思路和努力方向;定期组织编辑人员赴部队调研,收集军内读者有关完善办刊标准的意见建议。
  二是升级期刊信息化办刊条件。为进一步提升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可采用知识产权国产自主可控且安全性、可靠性、便携性高的5G背包、人工智能、音视频编解码、网络安全、网络虚拟化、VR制作、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期刊内容与信息平台的融合,按照“体系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组合式应用”的原则完成“一房七室三系统”(期刊融媒体数据机房,期刊融媒体编辑室、期刊融媒体排版美编室、期刊融媒体审校室、期刊融媒体演播室、期刊融媒体资料室、期刊融媒体多功能采编室、期刊融媒体会议室,期刊学术不端智能查重系统、期刊智能采编发系统、期刊受众信息管理系统)的全套建设,构建“一体化”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非涉密公开传播平台,打造“一体化”的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非涉密公开传播平台生态系统,产生“1 1>2”的融合效果。主动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实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与新型媒体深度融合,积极发挥不同平台的优势,通过沉浸式投送方式聚合不同平台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实现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以“新媒体、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链”为切入点,运用新思路、新思维、新方法,立足优质内容并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融合发展,构建内容优质、形式多样、手段先进的信息化现代传播体系。
  三是突出备战打仗问题研究。与地方学术研究类期刊相比,姓军为战既是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的最大特色,也是其在各项办刊实践活动中应重点关注的重要方面。为此,军队学术研究类期刊应突出联合作战行动样式、力量编成、标准规则、装备运用等研究,突出对未来作战对手军事斗争准备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理论与工作实践研究。坚持围绕备战打仗理论与现实难题选题策划、调研采稿、开设专栏、约组稿件,通过编发针对性指导性实效性强的优质稿件、加强编读往来、刊网互动、刊刊互动、报刊互动等方式,努力成为军委和战区联指机构、基本战役军团、基本战术兵团、基本战术分队四个层级应用理论、辅助资料、情报资料等方面的智库重镇和研究高地。
其他文献
随着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不断增长,未来高效、清洁和稳定的电网需要可靠的储能技术对不稳定的可再生电网进行调节。电解水制氢可为能源系统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很好的选择,基于海水的电解技术也能避免占用稀缺的淡水资源。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属新能源所氢能实验室(筹)燃料电池技术团队基于前期开发多年的扁管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创新性地尝试了在高温下进行海水电解制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