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Ni在液相Zn中的溶解机制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研究固相Ni在静止的液相Zn中的溶解行为,建立了自然对流下的溶解速率模型,确定了不同温度下Ni在液相Zn中的溶解控制步骤。结果表明:450℃时固相Ni在液相Zn中的溶解由界面反应及溶质原子在合金相层中的扩散等因素控制;550℃和650℃时,溶质Ni原子通过液相Zn中浓度边界层的扩散为溶解的主要控制机制;650℃时,γ相从合金层中剥离加速了Ni在液相Zn中的溶解。
其他文献
通过超声雾化法制备Al-Sn预合金粉末,研究Al—Sn预合金粉末的形貌、热压性能、抗氧化性能及其在铝基金刚石磨轮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制备的Al—Sn预合金粉球形度高,与相同组
基于高强铝合金在断裂过程中萌生不同尺度微裂纹的机制,用断裂力学建立两种尺度微裂纹影响应力应变场的规律,导出高强铝合金拉伸延性与两种尺度微裂纹的关系,由断裂韧性与拉伸延
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VD)与阳极氧化与电沉积相结合的复合技术在Si基表面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Al2O3复合生物涂层。采用SEM研究了阳极氧化Al2O3和HA/Al2O3复合生物涂层的形貌,并采用E
采用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共渗温度分别为1050、1150和1250℃,共渗时间分别为5、10、15和20h。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
在LiB合金材料的制备中加入冷挤压和热处理两步预处理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测试合金的物相组成和微观组织;研究了预处理工艺对材料的密度、硬度、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对医用钛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对微弧氧化膜层的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通过小振幅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测量膜层的耐磨损性
以直流磁控溅射制备了类金刚石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薄膜的表面形貌,采用俄歇电子能谱(AES)分析薄膜的化学键和电子结构。将参数D定义为俄歇电子能谱(AES)中最大正峰和最低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mm×1.5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
在往复冲击载荷下对TiNiNb合金的冲击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位面积冲击能量为1.61J/cm^2时,TiNiNb合金表现出通常的耐磨行为,磨损率始终维持稳定;但当单位面积冲击能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