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入馔解秋季热毒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tj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菊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是入肴佳品!
  在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这种鲜花不仅可供观赏,又是常用的药物,同时,菊花气味芬芳,绵软爽口,可鲜食、干食、生食、熟食,焖、蒸、煮、炒、烧、拌皆宜,还可切丝入馅,也是入肴佳品。那么菊花入馔有什么食疗功效,又应该如何烹调呢?
  菊花解热毒散风热
  中医认为,菊花味辛、甘、苦,其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具有明显解热、降压、抗炎等作用,对流感病毒及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
  菊花入药有黄菊和白菊之分,黄菊花偏于疏风散热,白菊花则偏于平肝明目,因此,如果风热感冒而出现头痛、咽痛、鼻寒、流黄涕症状等可以使用黄菊花、胖大海等泡水喝,尤其是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咽痛、流黄涕、咳嗽等风热外感的症状,可以使用菊花10克,金银花15克,芦根15克,桑叶10克煎水代茶饮,具有疏散风热、清热生津的功效。但是如果出现目暗昏花、头痛头晕等症状则可以使用白菊花、枸杞子泡水喝。
  此外,菊花还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对于解疔疮肿毒、红肿热痛效果较好,可以配合金银花一起服用或外用。如果是出现目赤肿痛、头痛,则可以使用菊花10克,夏枯草10克煎水代茶饮,具有清肝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菊花与野菊花是两种不同的药物,野菊花味苦性寒,与菊花功效不同,应区别对待。由于菊花功效偏于清热,风寒感冒痰稀白或头痛而恶寒、涕清稀或平素手足冰凉、食少便溏的人群应慎用菊花。
  菊花食疗方
  花 茶
  做法:菊花10克,金银花10克,冰糖适量,泡水作茶饮。
  功效: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此茶适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脸上长痘、长疮等人群饮用。
  菊楂决明子茶
  做法:菊花10克,山楂15克,决明子15克,煎水代茶饮。
  功效:健脾,消食,平肝降脂,润肠通便。适应用于脂肪肝、高脂血症、大便秘结的人群饮用。
  菊花粥
  做法:菊花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菊花去蒂剥取花瓣备用,粳米淘洗干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待粥将成时放入菊花瓣及冰糖,略煮即成。
  功效:具有清肝明目、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秋季预防秋燥服用。
  菊花山药粟米粥
  做法:白菊花10克,鲜山药150克,小米100克。菊花拣杂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片;粳米淘洗干净后与山药一起煮粥,将成时,调入菊花稍煮至粥成。
  功效:具有清肝明目、补虚降压的功效。适用于头痛眩晕、纳食少,大便溏薄者。
其他文献
民粹主义是一种以平民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意识形态.当今,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民粹主义泛滥严重、愈演愈烈,主要表现为网络民粹主义、外交民粹主义以及文化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有鲜
最近十年,嵌入式技术发展迅速,从硬件到软件,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嵌入式技术应用而言,良好的解决方案需要稳定可靠的硬件平台和软件操作系统的支持。ST公司的32位MCU近
建筑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而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出现大大促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对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帮助.通过全寿命周期,对建筑
余杭瓶窑镇地处杭州市西北郊,全境129平方公里,人口5.33万,其中70%为农业人口.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失地人口和富余劳动力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如何引导农村富余
抗战爆发后,大量人民为躲避战火内迁.人口内迁对四川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工业、商业、农村经济等方面.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了解抗战时期人口内迁的基本情况,及其对四川
企业档案是企业在科研、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记录企业文化和历史面貌的基础工作.而新建企业的档案管理则关
摘 要 智能投资(英文名robo-advisor),顾名思义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投资顾问、投资咨询领域,是当前我国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发展蓬勃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投资顾问、投资咨询业务形态(服务模式)。它以金融大数据为输入,以量化统计分析模型和人工智能算法为处理方式,向客户反馈反映当前市场或金融标的的实时情况,基于对用户提供的个性化信息和投资风险偏好,提出有针对性的投资组合建议,甚
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转变,在这种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辅导员的当前现状、职业压力现
鲁迅的人生观是在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这种人生观以实现人的解放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以“生命不息、斗争不止”作为自己的人生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