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语言伴随孩子一起成长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x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能合理运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并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和质疑。教师应当让学生把数学语言即“说”和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激发兴趣是“说”的前提
  数学课因为它的条理性、抽象性和逻辑性,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的感觉。教师要多以形象的、具体的教具或是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设置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说”的兴趣。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说话的连贯性、完整性,随时纠正、加强指导,多给予鼓励,激发他们“说”的兴趣。
  二、学会阅读是“说”的基础
  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在小学里没有教会学生阅读,那么他日后在学习中可能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教师应该把数学阅读引入课堂,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1 课前阅读。在每天学习新课之前,我会把预习作为回家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会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出来,留待上课时再解决。如果还不懂,可以直接问教师,如果学生能准确地把自己不懂的内容用语言精确表达出来,他的数学语言能力已经得到了提高。
  2 课中阅读。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常让学生自行阅读、独立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师示范是“说”的保证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模仿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处在学习期的小学生,他们更具有“向师性”。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述必须要准确、科学,在课堂上的语言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四、付诸实践是“说”的关键
  1 讨论中“说”。小组合作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刚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训练时,先告诉学生汇报的流程,让学生明确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在说的过程中要说出自己个人的理由和探究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经不再需要教师所提供的固定格式,也能很流利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交流中“说”。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地总结。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3 小结时“说”。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
  4 操作中“说”。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回家后“说”。学校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主要阵地,家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数学语言培养的延伸,也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平台,我们可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作为一项家庭作业,让学生把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说给父母听,再说说你是如何知道的,又是怎么想的,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所学内容得到一个回顾,而且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在“说”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尽量多地重视学生说的质量,使之与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提高数学能力相辅相成。
其他文献
古人云:“歌咏言,诗言志”。作文应该成为生命的呼喊和心灵的歌唱,成为以学生个性情感体验为核心的一种审美活动,成为学生关注自我存在的自由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作文的基点应当是个体生命原生态的展示,既没有多少扭曲和约束,也无须任何遮掩和伪装,做到让孩子实情实抒,实话实说。  一、体验大自然,获取真材料  要让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习作的素
写是语言能力的最高表现形式,而听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英语听写涵括了英语词汇的形象表征,其中包括语音语素和字形组合。听写同时也囊括了英语的多项学习技能的运用。  一、听写教学的重要性  有的教师可能会说为什么一定要听写?让学生背,然后再拼写不是也可以吗?其实,只要还在教学前线工作的英语教师一定都很明白:英语学习的遗忘率非常高,19小时后的遗忘率可高达80%以上,5分钟后就可以达到20%,抓住课后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对预习兴趣较低的现象。学生不愿意预习,缺少预习的兴趣,主要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没有对预习工作重视起来。课前预习对课堂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缺乏预习的兴趣,也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降低。新课改如何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成为教学活动的关键。  一、课前预习效果与学习效率  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关键点的把握比较困难,这一现象就说明了学生对于
刘君新学期荣升校长,亲朋好友均对他表示祝贺,但他私下里却很忐忑。他说:“说实话我真不懂管理,做几年教导主任纯粹扮演个‘服务员、教务员’的角色,谈不上管理。以前校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我总觉得算不上管理。”我说:“你讲出这番话,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学校。因为,第一,你真诚,坦诚,不虚饰。能正确认识自己又坦诚面对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不会差到哪去的。第二,你说你不懂管理,其实是你没调动起你的管理经验。也
“点拨”,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点”是指点;“拨”是引导、纠偏。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点拨”就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心理障碍巧拨妙点,从而使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思考和探究。点拨,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是如何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的呢?  一、文本点拨要源于教材,超越教材  文本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载体,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我们倡导以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