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O.1 融会贯通者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学生就懂得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的道理。勤奋学习本身是很好的,但很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勤奋学习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获取特定的文凭或优异的成绩。一些学校和老师也把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培养“考试机器”上面。
这种把考试和文凭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旦进入了工作岗位,会考试和能否记住答案已不重要了,如果只为了文凭和考试而学习,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便获取了文凭和好的成绩,也一定无法跟上21世纪的节拍,并会在工作中成为陈旧的落伍者。
我认为融会贯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融会贯通的一个要点是必须具有清晰而灵活的思维。一些软件公司招聘研发人员的时候,除了要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编程能力、算法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外,还经常用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思维挑战题”(例如:“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请评价一下你刚刚使用过的电梯的人机界面”)。这些题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智力测验”或“脑筋急转弯”类的试题,它们的真正目的是要测试应聘者在独立思考时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果一个应聘者回答出了好几种答案,那更加证明了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回答不合逻辑,或干脆答不上来,或在回答后一口咬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就算他考试时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我们也会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背书和考试,而不善于灵活应变,融会贯通的人。
融会贯通也意味着你必须学会解决那些从未见过,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NO.2 创新实践者
科研领域和产业界往往会有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许多研发成果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领先”或是“概念独特”,许多研究员只是追求发表论文而不考虑创新的结果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
例如,1996年我在SGI公司领导一个研发团队开发了一个非常酷、非常棒的三维浏览器,也赢得了很多大奖。但当时我们只顾埋头创造,却没有做好市场分析和调查,看一看这么酷这么棒的浏览器在市场上到底能否被普通用户接受。结果,因为该产品没有市场,这个创新无法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我们的产品等于白做了。
这个惨痛经验的教训就是:创新必须为实践服务,“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反之,只有不忘创新,我们的实践才能充满活力和激情,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
Google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学生就懂得勤奋学习、刻苦攻读的道理。勤奋学习本身是很好的,但很多学生却错误地认为,勤奋学习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获取特定的文凭或优异的成绩。一些学校和老师也把大量精力花在如何培养“考试机器”上面。
这种把考试和文凭当作学习的唯一目标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今天,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一旦进入了工作岗位,会考试和能否记住答案已不重要了,如果只为了文凭和考试而学习,不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便获取了文凭和好的成绩,也一定无法跟上21世纪的节拍,并会在工作中成为陈旧的落伍者。
我认为融会贯通是学习的最高境界。
融会贯通的一个要点是必须具有清晰而灵活的思维。一些软件公司招聘研发人员的时候,除了要考察应聘者的基本编程能力、算法知识和项目经验以外,还经常用一些看似稀奇古怪的“思维挑战题”(例如:“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的”、“请评价一下你刚刚使用过的电梯的人机界面”)。这些题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智力测验”或“脑筋急转弯”类的试题,它们的真正目的是要测试应聘者在独立思考时的逻辑性和灵活性,如果一个应聘者回答出了好几种答案,那更加证明了他是一个思维活跃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回答不合逻辑,或干脆答不上来,或在回答后一口咬定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就算他考试时取得过优异的成绩,我们也会怀疑他是不是一个只会背书和考试,而不善于灵活应变,融会贯通的人。
融会贯通也意味着你必须学会解决那些从未见过,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
NO.2 创新实践者
科研领域和产业界往往会有一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倾向。许多研发成果只是片面地追求“科技领先”或是“概念独特”,许多研究员只是追求发表论文而不考虑创新的结果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被大多数用户接受。
例如,1996年我在SGI公司领导一个研发团队开发了一个非常酷、非常棒的三维浏览器,也赢得了很多大奖。但当时我们只顾埋头创造,却没有做好市场分析和调查,看一看这么酷这么棒的浏览器在市场上到底能否被普通用户接受。结果,因为该产品没有市场,这个创新无法为公司创造任何价值,我们的产品等于白做了。
这个惨痛经验的教训就是:创新必须为实践服务,“为了创新而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反之,只有不忘创新,我们的实践才能充满活力和激情,不断研发出卓越的产品。
Google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谢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