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亮的诗(三首)

来源 :诗歌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o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31日
  他们喊我阁下,那时我正在收拾桌面
  把一堆资料摞起来,放进附近的橱柜
  他们依然喊我阁下
  这令我恍惚,我实际已习以为常
  正如,说到
  中药,我就想到封建社会
  中国文化
  博大精深,但我总闻到麝香和草的味道
  我精致如瓷
  脆弱如瓦罐
  我一日三餐,一日一线二点
  有时站在云端
  脱我的靴子
  说我的古话
  古话简洁,难懂
  ——这足够了
  可以赶跑蚊纳,异己和现实中的我字
  我站在这儿可以喝酒吗
  我站在这儿可以给你递扇子吗
  我在催自己回家
  在云端
  在浩森的事務里和资料室
  在思想之地,我让战国休闲下来
  诸子回家
  找爱人,孩子扎辫子的人
  和一池清水
  “但是,阁下,您的字应签在乙方”
  此在
  三点至五点,一屋子乌鸦和两只喜鹊
  他在啃他嘴唇上的苦瓜。“母亲,请给我未来!”他
  现在陷在淤泥里;盛开出小小的但洁白的荷花
  如果他没有这阴影以下秘密之淤集,他多幸福
  如果他没有开出那朵小小而洁白的荷花,他多幸福
  但现在他离不开这一切;他多么想
  像一缕炊烟离开那烟囱,
  即便是它心爱的主妇。在一间小屋子上,屋顶上
  他梦想他就是那轮明月,回顾并张望着它生活中的现实
  传话者
  我在给两个囚徒传话
  力图真实,几乎真实,绝对真实
  我是对的
  我几乎就是他们之间直接对话的
  那堵墙壁
其他文献
无花果  沤池边一棵无花果树  每到春天发出芽胞  我轻轻摸着它们,像抚摸  婴儿的脸,湿润,鲜嫩  当我从后面把小堂妹扳倒  女孩大哭。她的守护神  从屋檐下跳过水沟,径直奔我而来  手拿一根开了口子的竹棒  大地上一片沙沙声  阔大的叶掌,从浅绿到墨绿  风摩挲的声音如何变成琴弦嘶哑  此刻那儿另一代小孩看我如见生人  无花果消失在一片凌乱的车辙中  喜鹊  老石楠上的喜鹊窝  像一个音响,每
不过五百米的高度,却能抵达俯瞰的自由,  人间种种,在山色变幻间浮现、消沉。  上行。镶嵌古道上的石板没有说出前朝往事,  南宋皇帝的脚印终究无法辨认,  惟有溪水叮咚,撩拨山下大海心事。  潮水一如初衷地向山而拜,  香樟树的道场,无须寻求人类的布施……  山顶有天门,两座竦峙的山峰  彼此靠近。我分不清自己在门里还是门外,  亦不知是否有龙曾从这道门经过。  门那边是一面由大海和天空磨成的镜子
数据仍在增长。确诊与疑似之间   只隔着一条刺眼的黑线,而横亘在   治愈和死亡中间的,是整个世界   有人为我们死了。那个“吹哨”的人   或许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夜晚   一个国度为他而失眠,一个民族   为他举起火把,照亮通往天堂的路   有人为我们活着。那个眼含热泪的老人   瞳孔中有菩萨一样的光芒,他告诉我们   春天还在,在防护罩后面的眸子中   在白大褂和核酸检测试剂盒的密码里  
文学史上被遮掩在“小说家”头衔的光芒下的诗人不在少数,比如雷蒙特,卡佛(Raymond Carver),这位美国小说史上“极简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作直到他晚年才受到学界关注。以叙事性的、散文化的语言将生活庸常的一面娓娓道来,卡佛模糊了诗和小说、诗和散文的文体界限,因而争议小断。研究者Arthur F.Bethea将小说和诗进行对照式的细读认为:“卡佛的诗是诗,在于它的技巧超越了叙事。精确的语词
一  一个村庄就是一座山  一座大山  一座压在人身上的山  这个地方的人  一出生,就体会了路的崎岖和不平  二  山的前面有一条河  叫黄河,它泥沙俱下  土里土气  看着近,走着远  三  黄河流经万里千年  也洗不去黄土高坡的影子  和灵魂深处的苦  四  人也活在山身上  脱不开,因為它又名叫故乡  五  一个村庄,紧跟着你  背又背不动,摔也摔不下  晴天扬尘,雨天泥泞  六  举步维
透明房子  我很确定,那透明的房子绝不是你的预谋,而是你  明明白白的欲望。  哈,我们发光的身体发生什么都没有错。可是  我心中的不安使我感到紧促的压迫。这时候  我宁可你仔细一点告诉我  如何一个人沿着承德出了木兰围场一直向北去。  十月份的夜晚,在陌生的酒店裹紧自己的衣服,关了灯,沉  在黑暗中抱紧自己的膝盖。  你一定不明白,我们  为什么一定要品尝这苦涩  就像我不明白  那甜蜜是什么。
推车过六尺巷的时候  我本应硬着头皮穿墙而过  两位漫步的老人说,请先走  我说,两位先走吧  我还要画地上斑驳的月影  画青葱的葡萄藤蔓  画可以撑船的大学士胸怀  尤其要画这世间最柔软的墙  耶路撒冷的哭墙太多心酸  柏林墙早已拆毁  對抗仍随处可见  其实,我不是画家  我只是文都有福的路人
高梁,本名王树彬。河北秦皇岛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写作。诗作散见《诗刊》《人民文学》《诗选刊》等刊物。获得第十二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首届文艺贡献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提名、国家电网职工文学创作奖等奖项。出版诗集《秘境》。  挪动  需要一场神游才能配得上大地的运动。这需要  我早早出生,早到恰好看到熔岩喷出  看着它们燃烧,然后冷却。看到浑然一体的它们  慢慢布满裂缝  山川的挪动、升起和沉
时空  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无形中  或许只是一个光点  一个镜面的折射,一线光丝  我甚是稀有谈到“时空”  是亵渎了这个多维体,灵性的他界  我想  每座城市,每座山,每朵花,每条河流……的背后  都是时空,沒有具象  我谨慎细微到每根神经,每一下呼吸  怕一谈到  便是失去  囚徒  比如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在文字进化的旅途中  让人相信了半辈子  白云苍狗  青竹般若  是让心灵如
初春之卷  春天我的爱开满桃花  四分之一被风吹落成诗  四分之一被采摘化为爱情  四分之一被崔护偷走,遗落大唐盛世  剩下的四分之一被搁置,看遍生老病死  可没有百分之一,留给我可爱的亲人  一滴泪水垂下  羊群在山坡行走,又在黄昏迷失  日行帖  (一)  午后的黄昏参差错落  城市融合于阳光尖端  一排排视野在麦芒中拥向云端  惊涛拍岸,天空呈现古老的斑点  从九月到十月,它们的皱纹愈加陈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