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_yu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学生掌握与验证生物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分层教学在众多学科的广泛应用,均获得许多教师与学生的青睐。将分层合作教学与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继而使其能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识。故本文则主要探析如何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应用分层合作教学模式。
  关键词:分层合作;初中;生物;分组实验
  分层合作教学主要指根据班级学生个体上的差异,如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划分,将学生分为几个层次后进行分组,且组内学生存在层次性,使各个小组的学习水平基本相当。将其有效应用于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可让学生感受团结协作对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并从中发现问题,探究与分析新问题,开拓学生学习能力,并巩固其实验操作水平。故初中生物教师应将分层合作教学有效融入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继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成绩。
  一、对实验小组成员进行分层,发挥学生个体优势
  在对实验小组进行分层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个体上的差异性,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划分,继而使每小组成员存在异质性,并从大体上使每小组的综合学习水平呈相等的趋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并根据其学习水平划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且学科知识掌握能力较强;B层次的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掌握能力一般,且操作、观察、分析能力一般,但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C层次的学生生物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观察能力與分析,且实验操作能力较差。将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一组,且人数按照1A∶3B∶1C的比例划分,继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发挥个体上的优势;且每小组人数分层比例基本一致,使学生在公平的小组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激发其竞争与合作意识,为后续的分组实验教学奠定基础。
  二、在分组实验中展开分层合作,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大多以高倍显微镜的方式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等进行实验与观察。而在使用高倍显微镜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制定统一的实验目标,让每小组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相应目标,继而让学生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例如,在“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教学中,教师便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目标。如C层次的学生则主要对基础性的实验进行操作,如显微镜的正确使用、临时装片的漂洗、解离、染色制作等;B层次的学生则主要对难度相对较高的实验技能进行操作,如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才能更好的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根据要求制作临时装片、画出观察目标的生物图等;而A层次的学生则需完成拓展性的实验目标,并学会综合各项知识技能,有效应用于实验操作中。如制作高质量的临时装片、设计某实验的可行性方案等等。故在实验中,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不同的实验材料,如洋葱、葱、大蒜根尖等。而C层次的小组成员则可选取洋葱进行实验,仅需将临时装片制做好,并能清晰的观察到细胞染色体的变化就可完成实验目标;B层次的学生则可采用大蒜根尖进行实验,使用10X目镜、40X物镜的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与大蒜根尖细胞情况;A层次的学生则可采取其他材料进行实验。并让小组成员将实验结果进行收集与分析,共同探究实验结果。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便会分享自己的实验经验,继而促进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不断提高团结合作意识与学习能力。
  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学生实验结果后,学生的实验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客观因素与学生个体因素两种。在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时,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心与实验能力。在对小组间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需注意评价的相对性;在对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则需注重评价的绝对性,即只要达到相应的实验目标则为合格。如在上述“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对于C层次的学生,应以学生正确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为合格标准。在对其进行评价时,多以鼓励与肯定的方式,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喜悦。对于B层次的学生,则以学生能自制临时装片,并能观察到分裂期根尖细胞的染色体变化为合格标准。在给予评价时不仅要以激励的方式展开评价,还应提出实验的不足之处,使B层次的学生明确自身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不足,继而更为努力的学习。而对于A层次的学生,则以能观察到同种实验材料,不同时期的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化或不同材料,同一时期的根尖细胞染色变化为合格标准,并通过对比其他小组中,同一层次的学生的实验结果的方式,提高A层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升其各项实验操作水平。此外,教师还应侧重对学生的实验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评价;对实验态度不认真、不愿与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实验目标的学生给予严肃的批评,继而使其树立良好的学习与实验态度,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应用分层合作教学,可充分发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不仅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在分组实验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使其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最终提高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茄庆.谈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02):236-236.
  [2]刘建秀.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25):149-149.
  [3]路桥,陈才法.关于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02):41-41.
  [4]鲁卫国.分层合作教学在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中的研究[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02):58-58.
其他文献
基隆迪语是布隆迪人的国语。布隆迪大学孔子学院成立3年以来,由于对基隆迪语的发音缺乏了解,汉语教师在教授汉语语音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利用基隆迪语的正迁移以及有效地避免它
摘 要:倾听儿童的心声不仅是尊重儿童权利的需要,更是提高儿童生活质量的必然诉求。在儿童看来,制约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的最重要因素是难度和功能,次要因素包括布置、配备量、物理特征、维护与清洁、使用的机会与时间。从儿童的现实需要出发,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应关注难易梯度、增加实用性、提高耐用性,并动态把握儿童经验与需求的变化,不断提高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  关键词:儿童视角;幼儿园;物质环境;质量评价  一
摘 要:现如今,为积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教师应该重视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构建,读写结合过程,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从而保证了教学质量,也进一步丰富了小学生语文知识量,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读写结合;策略  小学阶段,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阶段重要部分,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要重视,要从实际出发,找到符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本文基于读写结合教学方式,提出了几点具体
[摘 要: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是很常见的教学方式,首先朗读利于学生们深化对字词句的理解,其次朗读会加强学生们的语言描述能力,会让语句中所描绘的情景在大脑之中得到感知的强化,因此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之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但纵观当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些老师往往过度重视朗读教学的形式而忽略了朗读教学的内涵,本文就根据朗读教学的实践,浅谈优化朗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当今复杂、多变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探测系统性能、环境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以及隐蔽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复杂多变的电磁环境中,由于目标与环境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