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就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或者要科学地回答什么样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的。
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教学 心里气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36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人认为,要给“有效教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效教学的标准由于每一个课堂教学情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情境太复杂、太具有创造性,因此,是无法做分析的。的确,课堂教学充满了变化、充满了创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其被认识的可能性。我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一书中“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教学班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它不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就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或者要科学地回答什么样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的。一般说来,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了什么以及怎样做”。罗杰斯认为,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教师要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但是,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本身。英语因为它的学科特点,在理科的平行班是一门很不待见人的学科,所以,在理科班上英语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是还要求教师具备调节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兴趣的能力。下面,我仅就自己的课堂体会还谈谈自己的经验。
1.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话语亲切,语音、语调具有激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态度和蔼,话语亲切,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本身对英语学习就不太感兴趣,如果再上教师严厉的指责或不耐心的态度,他们会更加放弃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但如果教师能够能够耐心的讲解,同时带着激情上课的话,学生们会很难忽略教师的存在感。如若教师能够精炼课堂提问,问题设置中处处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并具有启发性,难易度适中,抓住理科学生爱研究问题的特点,那么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就不会减弱。我在课堂上一般都会很大声地讲话,并要求学生跟着我一起重复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比较不容易溜号,同时还能加强记忆。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直接决定师生间的互动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每次表次做出最迅速的反馈,一个中肯的评价。如果评价同为good的话,用夸张点的语气说和用平淡的语气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效果,前者则会更容易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我所教的五、六班学生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五班上课时很活跃,只要有一点点讲题外话的可能,他们坚决不会放过。所以,在五班,我基本不用调节课堂气氛,事实上,我还很担心他们活跃大了。但在六班就不同了。我需要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确定一次他们有没有在听课,因为下面实在是太安静了。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讲笑话,开个小玩笑,或者突然制造噪音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但我最常用的是讲与本课有关的一些题外话,例如在讲节日时,就会对他们讲情人节的由来,讲运动时,就会讲一些有关篮球比赛的英文术语。六班的学生很好学,通常听完以后,会更加认真地继续听课。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的默契。
2. 提高探究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 参与学习活动, 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 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例如,每节阅读课的最后,我都会设计一个讨论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clone一课为例,我设计的讨论题是人类是否应该clone人类本身。在讨论之前,我首先明确了小组分工,全班共分两大组,每个大组又包含几个小组。其次明确每个大组的讨论主题:应该和不应该。最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经过一定时间,汇总讨论的结果,派代表阐述各个的观点。因为理科班男生都比较活跃,而且英语基础差,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在教室内走动,防止有的学生借机讲闲话,同时还可以指导他们的用语。
二、 教学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比如扩大受教育面、减少教学难度、便于及时巩固、提高教学速度,扩大新知识容量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网络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它还会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由于高中课程改革,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爱好,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好方法。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用课件上英语课是他们最大的福利,因为他们在一节课上可以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看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和视频。有几次,在视频中出现了好几个新学的单词,有一个英语学得不太好的学生听懂了,当时竟兴奋的大叫起来。例如,在讲《科学怪人》一课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电影的片段,这是一部发音很清楚的英文电影,我记得当时有几个学生遇到自己听懂的句子时,不自觉地把它翻译成汉语。也许这个时候课堂气氛有些乱,但这也证明了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作用。此外,让学生参照电脑整理笔记和做练习可以节省不少的课堂时间,这在语法课上的效果会更明显。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大、很广泛的话题,也许我们不会立刻在全方位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生活,我们会从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性。这是一个漫长却又不能急躁的过程,但我们都对此抱有坚定的信心,细节决定成败,恒心就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努力,定会实现预期目标。
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教学 心里气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1-02.036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人认为,要给“有效教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效教学的标准由于每一个课堂教学情境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区别。他们认为课堂教学情境太复杂、太具有创造性,因此,是无法做分析的。的确,课堂教学充满了变化、充满了创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认其被认识的可能性。我仅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一书中“教学环境与教学的有效性”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教学班在课堂上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它不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要使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就必须注意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或者要科学地回答什么样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能够促进教学的有效性的。一般说来,良好课堂心理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奏效的气氛将首先取决于教师做了什么以及怎样做”。罗杰斯认为,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起融洽的个人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课堂中的气氛必须是融洽的、真诚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教师要发挥作用,关键不在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知识水平及视听教具,而在于“促进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的某些态度品质”。但是,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键是教师本身。英语因为它的学科特点,在理科的平行班是一门很不待见人的学科,所以,在理科班上英语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是还要求教师具备调节课堂气氛和培养学生兴趣的能力。下面,我仅就自己的课堂体会还谈谈自己的经验。
1. 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话语亲切,语音、语调具有激情,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态度和蔼,话语亲切,能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降低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压力。尤其是理科班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薄弱,本身对英语学习就不太感兴趣,如果再上教师严厉的指责或不耐心的态度,他们会更加放弃对英语学科的学习。但如果教师能够能够耐心的讲解,同时带着激情上课的话,学生们会很难忽略教师的存在感。如若教师能够精炼课堂提问,问题设置中处处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并具有启发性,难易度适中,抓住理科学生爱研究问题的特点,那么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就不会减弱。我在课堂上一般都会很大声地讲话,并要求学生跟着我一起重复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就比较不容易溜号,同时还能加强记忆。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态度直接决定师生间的互动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每次表次做出最迅速的反馈,一个中肯的评价。如果评价同为good的话,用夸张点的语气说和用平淡的语气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效果,前者则会更容易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根据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方式来调节课堂气氛。我所教的五、六班学生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五班上课时很活跃,只要有一点点讲题外话的可能,他们坚决不会放过。所以,在五班,我基本不用调节课堂气氛,事实上,我还很担心他们活跃大了。但在六班就不同了。我需要每隔十五分钟左右就确定一次他们有没有在听课,因为下面实在是太安静了。确定的方法有很多种,如讲笑话,开个小玩笑,或者突然制造噪音引起学生们的注意。但我最常用的是讲与本课有关的一些题外话,例如在讲节日时,就会对他们讲情人节的由来,讲运动时,就会讲一些有关篮球比赛的英文术语。六班的学生很好学,通常听完以后,会更加认真地继续听课。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长期形成的默契。
2. 提高探究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合作过程中, 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 参与学习活动, 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 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例如,每节阅读课的最后,我都会设计一个讨论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clone一课为例,我设计的讨论题是人类是否应该clone人类本身。在讨论之前,我首先明确了小组分工,全班共分两大组,每个大组又包含几个小组。其次明确每个大组的讨论主题:应该和不应该。最后,分小组进行讨论,经过一定时间,汇总讨论的结果,派代表阐述各个的观点。因为理科班男生都比较活跃,而且英语基础差,所以,我需要不断地在教室内走动,防止有的学生借机讲闲话,同时还可以指导他们的用语。
二、 教学媒体与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显示出其优越性,比如扩大受教育面、减少教学难度、便于及时巩固、提高教学速度,扩大新知识容量等。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网络课件在教学中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媒体的展示力和交互性,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同时它还会有效地节省课堂时间,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具体化。由于高中课程改革,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爱好,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一种好方法。对于理科班的学生来说,用课件上英语课是他们最大的福利,因为他们在一节课上可以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看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图片和视频。有几次,在视频中出现了好几个新学的单词,有一个英语学得不太好的学生听懂了,当时竟兴奋的大叫起来。例如,在讲《科学怪人》一课时,我让学生看了一段电影的片段,这是一部发音很清楚的英文电影,我记得当时有几个学生遇到自己听懂的句子时,不自觉地把它翻译成汉语。也许这个时候课堂气氛有些乱,但这也证明了多媒体在课堂上的作用。此外,让学生参照电脑整理笔记和做练习可以节省不少的课堂时间,这在语法课上的效果会更明显。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很大、很广泛的话题,也许我们不会立刻在全方位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教学生活,我们会从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着手,来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效性。这是一个漫长却又不能急躁的过程,但我们都对此抱有坚定的信心,细节决定成败,恒心就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努力,定会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