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传染效应及动机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run4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中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为例,以2005-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检验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传染效应与动机。研究结果发现:行业内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行为受上年度该行业认证数量的影响,认证行为具有传染效应;进一步分组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和所在地市场化水平高的企业受到的传染效应更明显,说明企业进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是一种跟风行为;最后,从强制同形、模仿同形和规范同形三方面说明了企业的认证行为受制度压力的影响,是一种被动的跟风行为。此结论为推动企业进行自愿型环境规制工具选择提供可
其他文献
联俄、容共是孙中山晚年的两大政策,但容共实为联俄的副产品.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孙中山的联俄政策久未确立,容共政策自无从推展.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共产党比较早地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的实质性准备,最终在广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了国共合作共同推展国民革命的重大决策.第一次国共合作起源阶段,国共两党和苏俄及共产国际为探索国共合作,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也必将开启中国革命的全新局面.
摩尼教表现宗教性功过审判的画作中,有两帧分别收藏于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MIK Ⅲ 4959 V)和奈良大和文华馆,后者传为出自江南地区,前者则由德国探险队在吐鲁番发现.对其内容的研究,应(1)根据摩尼教、佛教经典,(2)分析宁波画作的供养人题记,(3)参考宋元时代《十王经》绘本对阴间的表现,(4)遵循画像学的解读逻辑,尤其在第(2)项中探讨摩尼教借鉴佛教画像以表现自己的教义观念的作法.细密推敲可知两幅画作的内容远比此前学者所想丰富、复杂.
重审中国的文学概念,应以欧美文学概念的变迁为参照.在研究方法上,不宜将概念的演变简化为名词的演变,用文献的胪列取代意义的剖析,而应当着重考察中国文学概念变迁中的衔接点(往往也意味着转折点),并注意其在语境中的涵义.从魏晋到中唐,文学概念中的核心问题是区分"文"与"非文",判断标准落实在"为文法式",集中在"声"与"形",即声律和对偶.自中唐到南宋,问题的重心转移到区分伟大的文学和一般的文学,也就是从"文学是什么"转移到"文学应是什么",具体落实在"文道合一",此关乎文学的崇高.元代以下,又析出"诗"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