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亚硫酸氢测序、蛋白免疫印迹法、免疫组化检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60例EC患者的术后标本、3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S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基因的表达,分析SF-1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与癌旁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EC组织中SF-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2)SF-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的组织分级
1 病历摘要rn患者,25岁,因不孕1+年,阴道不规则流血6月,于2017年12月27日入我院.患者正常性生活,未避孕未孕1+年.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入院前23天于我院门诊就诊,阴道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0.75 cm(单层),内膜回声极不均匀,其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内可见1.6 cm×1.1 cm×1.6 cm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血流信号,肌壁回声均匀.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示:子宫内膜高分化宫内膜样腺癌.因患者未生育,有强烈生育需求,充分告知病情及保留生育功能相关风险后进行全面评估.诊断性
目的:探讨血清皮质醇水平与足月分娩临产启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并于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未临产孕妇(待产组71例)、足月妊娠先兆临产(先兆临产组30例)及临产孕妇(临产组30例),及同时间段正常体检的同年龄段、育龄期非孕女性(对照组6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量子点免疫层析法测定并比较其血清皮质醇;采用Spearman对先兆临产孕妇血清皮质醇与临产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阴道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血清皮质醇预测临产的诊断效能。
综述母乳库建立的意义、我国内地母乳库发展的现状,分析影响母乳库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改善我国内地母乳库现状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