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7.067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因为肱骨下端较扁薄,髁上部位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后有鹰嘴窝,前有冠状窝,两窝之间皆有一层极薄的骨片,故髁部较薄弱,该处又是肱骨自柱骨形转为三棱状骨的改变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极易发生骨折。肱骨内外两髁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30°~50°前倾角,骨折移位可使前倾角发生变化,肱骨滑车关节面略低于肱骨小头,前臂伸直完全旋后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外翻角,骨折移位可使外翻角发生改变形成肘内翻或肘外翻,但肘内翻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肘外翻,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从上臂的下端内侧逐渐转向肘窝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而进入前臂。桡神经通过肘窝部外侧开始形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深支与肱骨外髁部较接近。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侧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肱骨髁上部为接近松质骨的部分,血液供应较丰富,骨折多能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因为肱骨下端较扁薄,髁上部位于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后有鹰嘴窝,前有冠状窝,两窝之间皆有一层极薄的骨片,故髁部较薄弱,该处又是肱骨自柱骨形转为三棱状骨的改变部位,为应力上的弱点,极易发生骨折。肱骨内外两髁稍前屈,并与肱骨纵轴形成30°~50°前倾角,骨折移位可使前倾角发生变化,肱骨滑车关节面略低于肱骨小头,前臂伸直完全旋后时,上臂与前臂纵轴呈10°~15°外翻角,骨折移位可使外翻角发生改变形成肘内翻或肘外翻,但肘内翻的发生几率明显高于肘外翻,肱骨髁上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肱动脉和正中神经从上臂的下端内侧逐渐转向肘窝部前侧,由肱二头肌腱膜下通过而进入前臂。桡神经通过肘窝部外侧开始形成深浅两支进入前臂,深支与肱骨外髁部较接近。尺神经紧贴肱骨内上侧后方的尺神经沟进入前臂。肱骨髁上部为接近松质骨的部分,血液供应较丰富,骨折多能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