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综合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8984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当前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现状入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在大力倡导创新创业背景下,结合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的管理实际,提出探索开展多种类型的开放实验、设置动态指导教师配备制度,同时从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多举措保障实验室建设经费和多手段提高开放实验室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实验室开放真正成为高校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阵地和实现科研创新的基地,切实发挥高校实验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创新创业;科研创新;人才培养
  1 前言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基本手段,是高等教育中的基本环节,而实验室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阵地,是高校实现科研创新的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特别是高校的开放实验室对人才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下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 ”的时代,高校的实验教学和实践创新重要性就愈加凸显。
  实验室应从时间、空间和内容上进行开放。对公共实验室应尽量做到全天候开放,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任务外,尽量多的开放给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对有条件建云桌面或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实验室,可以将实验场地开放到更大范围,开放实验内容也应多元化。
  2 开放实验室管理的现状
  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实验室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开放,即将实验室门打开,让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而并没有从开放实验室人员配备、制度管理、学生指导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未制定合理的开放实验项目
  部分实验室对开放实验内容未做出任何规划,学生也并没有把开放实验室作为提高创新实践能力的场所。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主要是完成是实验课内未完成的实验项目,且在此期间,学生也不能得到相关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2.2 实验指导教师资源不足
  在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大,开放实验类型、难度同步增加的情况下,而实验指导教师数量不能相应增加,教师资源不足问题就显现出来,与此同时,大多数学校对开放实验室的指导工作量没有有效的考核办法和较科学的计算方法,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和开放效果。
  2.3 实验设备不足和设备老化严重
  随着高校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室设备数量与实际需求量之间存在较大矛盾,同时实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损耗比较严重,实验设备老化,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慢,因此实验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学生进行创新性、创造性研究的实验需求。
  2.4 未能形成有效地开放管理机制
  很多实验室在形式上已实现了开放,但仅限于将实验室打开,供学生自由进入,并未对开放实验内容进行规划,对学生所做实验也未进行有效指导,未对开放实验管理制度做好顶层设计,没有形成较完备的管理机制。
  为解决以上突出问题,下面结合本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办法,并联系计算机综合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实际,对开放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3 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探索
  3.1 探索开展不同类型的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内容应从广义上进行扩展,而不仅局限于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内容。在设计开放性实验项目时,应结合学生需求、实验设备情况,以及指导教师特长,探索开展多种类型的开放实验项目。
  3.1.1 预设项目
  实验室根据各相关专业需求及相关实验室内的设备情况,精心编制一批实验项目及内容,发布在网上,学生提前预约,然后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此类实验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中的必做和选做实验,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因为实验学时数有限的,大部分学生无法在实验课内完成实验内容,更无法顾及对知识延伸性的选做实验,因此实验室开放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尤其对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是课余学习的很好方式。
  3.1.2 自选课题
  此类课题由学生自主设计或指导老师给出的选题,一般结合实践、实习等课程,设计一類解决专业或工程应用方面的开放实验项目,同时指导教师也可以将自身的教改课题融入开放实验项目中,吸引学生一起参与相关课题,以便更好地培养题目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性。
  3.1.3 自带项目
  此种开放是基于较大型的项目开发,如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 大赛,以及具有学校特色的“盛特杯”石油科技项目竞赛科技活动。一方面为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的学生和参赛团队提高实验场所、设备、环境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是为科研服务,这类项目一般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招募一批学生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加入开放实验团队,通过共同参与项目开发,使学生在学术科研方面有更快的成长,并且以项目促竞赛,使学生既得到知识能力的提升,同时又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3.2设置指导教师动态配备制度
  为解决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根据各实验室特点,为每个实验室组建一支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然后根据预约进入实验室的学生人数和实验项目类型,动态安排每天到实验室做指导的老师,以保障学生在开放实验过程中也能获得指导和帮助。
  开放实验指导教师队伍中,除实验室专职教师外,应优先安排新入职的专业教师加入,他们在正式走上讲台前,应有更多的实践锻炼,尤其是对学生做课外指导。另外各专业教研室中的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任老师也是开放实验室指导教师队伍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还可吸纳校内硕士、博士以及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的高年级本科生加入实验准备或实验指导中来,以进一步壮大开放实验教师指导队伍。
  3.3 将开放实验室作为学生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阵地
  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转型,专业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要求。各高校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第二课堂实践类课程的占比和学时总量,从源头上更加重视实践应用的能力培养。如本校从2015版培养方案开始,明确将第二课堂正式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中,其中对文科类学生6个、理工类学生8个的第二课堂学分要求,因此开放实验室将作为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创新的第二课堂开展的主要阵地。   4 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研究
  4.1 通过预约登记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
  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可提前在网上预约登记,这样便于实验管理人员提前知晓学生预想开展的实验,做好相关实验设备准备,并安排相关指导老师进行辅导。未提前预约的学生进行现场扫码登记后也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网络登记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实验室开放情况,所需指导教师数量,以及设备使用情况等,同时也为学校对各学院实验室开放工作情况进行考核以及做配套经费支持提供依据。
  4.2 多举措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对促进开放实验室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实验人员要能随时能根据仪器故障信息,判断故障类型,分析故障原因,排查故障点,并且具备对仪器的基本维护能力,以最大限度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1)实验管理人员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
  2)根据实验室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实验室建设的需要,应分批次、有计划的安排实验教师参加校内及校外的进修和培训,开拓实验室教师的视野,提高个人业务素质。
  3)引进高水平人才充实实验教师队伍,带动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4.3 多渠道保障开放实验室经费来源
  随着实验室开放力度加大,除教师指导工作量增加,同时由于仪器设备损坏增多,实验设备更换频次增加,实验室老师设备维修工作量也加大,但同时又希望各实验室能开出更多的实验项目,提供更好地开放实验环境,更好地为科研服务、为人才培养助力,服务更多的师生员工,开放实验室运行资金保障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应从学校层面重视开放实验,经费上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资金,以保障开放实验室良性运转。例如本校每年由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负责对全校各教学院系的开放实验情况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划分各学院相应的科研考核分数,并奖励对等的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奖励;另一方面,开放实验项目与教改、科研项目结合,给予实验室专项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等,通过立项方式给予开放实验室经费资助。
  4.4 多种手段提升实验室开放管理水平
  4.4.1 利用学生资源,加强实验室常规管理
  由于实验室开放力度大,为保障其有序运行,同时减轻实验管理人员日常管理工作压力,可招募一批实践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到开放实验室承担实验室助管工作,实验室给予其一定经费补助,同时在学生学年综合评定中给予一定的加分奖励。
  在实验室管理中,可将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实验室开关门、实验室清洁卫生以及实验设备的简单故障排查等工作交由学生助管完成,这样可以使实验室专职人员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设备维护和学生指导上,并有时间做好个人能力提升。
  4.4.2 利用云桌面系统,实现机房系统远程化和多模板管理
  通过云桌面系统可以实现机房软件的远程配置和管理,根据教学和课外开放不同需求,配置不同模板、安装不同的系统和软件,如本校云桌面系统配置有基于不同操作系统下的教学模板(如Win7、Win10、Win10英文版、Ubuntu等)、培训模板、考试模板、课外开放模板,以及个人定制模板等,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根据当前用户需求,管理人员直接操作远程服务器,可以在几分钟内对相应机房的模板完成切换,供用户使用,这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应用场景和不同用户的需求,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 管理效率。云桌面系统是计算机综合实驗室的高效、便捷化管理的有效解决方案。
  4.4.3 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实现硬件实验设备的虚拟化使用
  引进和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不再局限于实验室的场所,可在自己计算机中利用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开展相关实验训练,这极大地解决了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开放式管理中师资和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学生可利用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借助模拟实验仪器进行前期的模拟实验,当在模拟环境下完成了实验的调试和运行后,再到实验室用真实设备完成实验,这既解决了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对实验设备的损耗,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
  5 结束语
  通过对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让更多的老师和进入实验室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更多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提供条件,让学校的实验室设备资源和教师资源更好的惠及全校师生,使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作用,能有更多的科研项目成果产出,以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王杰,李海燕,等.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9):219-221,254.
  [2] 肖耀峰,何源.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8):12-13.
  [3] 杨威,尚海茹,冯国奇,等.高校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55-257.
  [4] 张德伟,司彬彬,李汉宁,等.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运行的几点建议[J].大学教育,2016,5(2):174-175,180.
  [5] 张慧,王云鹏,杨勇.探索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创新力[J].时代金融,2017(5):299,303.
  【通联编辑:唐一东】
其他文献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近年来的教学中也更加注重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背景下,电子商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数据分析能力也成了当前学校完善其人才培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将对当前社会发展下,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数据能力进行探究,从数据分析的相关概念出发,对当前的培养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促进电
摘要: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发展已经呈现稳步前进的态势,对于中职学生开创美好发展前景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不仅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五花八门。要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教师就应当注重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德育渗透  当前的中职
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信息处理能力成为高校毕业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因此,各高校为了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相继开设了多元化的相关课程,以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MS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日常办公需要,为学生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提供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课
摘要: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很多新的技术都应用到教育中,SPOC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有效融合了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高阶认知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深度学习,优化教学质量。该研究基于布鲁姆的学习目标,通过 “预习单、学习单、作业单”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建构了基于SPOC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从深度学习动机情感、深度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结果来阐述该模式的特点,以期为深度学习
摘要:高职计算机Excel教学中,学生对IF函数掌握不清楚,不透彻,不会灵活应用,该文通过多个代表性案例系统详细介绍了IF函数基本用法,IF函数嵌套,IF系列函数,所用案例通俗易懂,结合实际,清楚明了,举一反三。  关键词:案例总结;IF函数;IF系列函数;IF函数和其他函数的联合使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3-0204-02  
摘要:写作教学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学习能力考察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往往较为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而不关注学习技能的传输,导致学生普遍面临着写作能力低下的问题。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英语写作教学模式也更为丰富,教师可以将互联网引入到教学中,以更好地提升写作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总体写作技能的提升。本文就从这一视角进行分析,探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有
摘要:本文结合非计算机专业的程序课程教学体系,结合新工科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OBE教学理念融入Python课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程序的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程序的积极性,最终達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工科;OBE;Python  1引言  2017年,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的研究工作,针对新技术和新产业,以及新型工科人才的培养做出了教育
摘要:2020年春季,为响应国家号召,坚决打赢防疫战,确保防控期间师生安全,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及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积极开展线上教学,以实际行动落实“推迟开学不停课”。为真正做好该项工作,实现“学生不到校,教学能完成”的目的,围绕线上教学的组织开展,进行了深入介绍,为更多兄弟院校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冠肺炎;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 2020 年春季学期延期开
摘要:通过分析专业及课程特点和实施“三教”改革的必要性,论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三教”改革的目标和方法,在探索“三教”改革过程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提高教师团队综合能力为根本,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经验总结和反思,为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互联网 ”教学;多师同堂;“三教”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在国家对高校教育管理提出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的背景下,研究高校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实验室教学管理决策模型、方法和信息化实现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为核心,通过实验室教学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流程和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设计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在分析实验室教学管理领域的本体要素后,梳理并定义本体概念体系,进而形成实验室教学管理知识图谱本体模型,并通过本体编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