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和电磁力的对话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力是人类最早认识的一种相互作用。1687年出版的牛顿的划时代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描述了引力作用的基本形式,但是引力的本源是什么,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1915年,爱因斯坦基于物质的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的等效性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用时空的弯曲来解释引力的本质,但是,这仍然是一种表面的描述,没有触及引力的本质。
  到了20世纪70年代,理论物理学家基本上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要想从微观层面揭示出引力的本质,必须将相对论和物理学的另一大理论——量子理论融合,即所谓的引力的量子化。这一努力经过20余年的探索最终以失败告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霍金不无感慨地说,引力和量子理论是水和油一样不相融的。
  但是,由于引力的本质困惑人类太久,揭开它的本质和人类跨越到第三类文明有最直接的关系,所以,年轻一代的理论物理学家仍然勇敢上阵。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青年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威腾引入弦理论去揭示引力的本质,给引力理论带来一线希望。但是,更深入的探索却又一次令人失望,虽然从理论上看,弦理论可以解释引力,但是,它却无法告诉人类如何从技术上实现克服引力。所以,喧闹一时的弦理论到了21世纪已经基本上被画上了句号。
  20世纪90年代和引力理论相关的发现就是宇宙的暗物质与暗能量。据测算,人类可视的物质只占宇宙总质量的6%,其余的都是暗物质与暗能量。要想揭示引力的本质,又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引力和暗物质、暗能量之间的关系。而要回答这个问题,比揭示引力的本质更加困难。
  说到这里,人们自然会问,引力为什么如此复杂?而电磁力却早在麦克斯韦尔时代就被揭示出来?答案很简单,电磁力的作用中介是光子,而光子不带电荷,它一旦从电子中被发射出来,就不会再与电荷发生电耦合,光子和光子之间也不会发生电耦合,所以描述电磁作用的方程很简单,数学上容易处理。
  但是,引力就不同了,引力作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质,目前已知的所有粒子都会与引力发生作用,即耦合。从量子理论的处理方法出发去描述引力相互作用,一个难以逾越的数学障碍出现了,由于引力和所有的粒子都发生耦合,当用拉格朗日函数处理引力场时,如何找到与引力发生作用的所有耦合常数,并将它们添加到方程中,这在数学上是无法处理的。
  在标准单位制中,万有引力常数的量纲是个负值,为一2,当用量子理论方法积分拉氏函数时,这个函数是发散的,意味着这个函数描述的相互作用量无穷大。当增加新的与引力耦合的作用项时,耦合常数是量纲更是负值,为-3、-4、-5,含这样的项的函数积分时更是高阶无穷大。
  所以,用经典的量子理论方法处理引力显出是失败的。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引力相互作用的中介物质——引力子本身有质量,它不但会和场源的物质作用,并且,引力子之间也会相互作用。面对如此复杂的一个作用过程,采用移植从描述电磁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的量子理论,显然是不正确的。
  那么,是否意味着对引力本质的揭示又走入了绝境呢?事情还没有如此糟糕。21世纪的物理学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新的物理实验作支撑,仅靠旧的概念和旧理论的简单组合,是永远不可能揭示出引力本质的。
  前几年发射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就是希望从实验上找到可能与引力相关的宇宙暗物质的信息。
  目前,摆在人类面前的基本情况是,引力的本质远比过去想象的复杂。与引力最直接相关的,质量的来源这些最根本的问题依然没有突破。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希格斯就预言了真空中的量子起伏伴随一种新粒子——希格斯子,它赋予任何粒子质量。这个理论看似美好,但从很大程度上看,是一种惯性思维,真空中的量子涨落为什么会给粒子赋予质量?问题依然没有答案。
  由于引力和电磁力都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它们二者的宏观作用形式相近,所以,曾吸引20世纪多位顶级理论物理学家为二者的统一倾注心血。从爱因斯坦、爱丁顿到韦尔,但问题一直没有答案。那时的物理学家都试图增加空间的维数包含引力作用,如有采用五维空间的,被称为卡鲁查一克莱因理论,也有采用十二维空间的等等。由于引力和已知的所有粒子都发生相互作用,所以,描述引力的空间一定是维数极高的,我认为至少是应该超过三十维的空间,只有这样大的一个对称群才能包容下引力相互作用。
  20世纪电磁相互作用的量子化处理的成功源于电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光子的基本性质。它不带电荷,正是这一性质,使得电磁相互作用在数学上容易处理。相比之下,引力就大相径庭了,引力和已知所有的粒子作用,所以引力比起电磁力是一种更普遍的相互作用,电磁力只是个特例。并且引力还涉及宇宙暗物质,这就更使得引力的本质变得复杂起来。
  从人类物理学发展史可以看出,虽然电磁相互作用直到18世纪才由法拉第从实验上揭示,到19世纪中叶由麦克斯韦尔在理论上完善,晚于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理论近一个世纪,但是,电磁相互作用却是人类最早完整揭示本质,并能成功应用于人类生活各个角落的相互作用。
  相比之下,引力就逊色多了,虽然已经过了四个世纪,引力的本质仍旧是一团迷雾。
  现在回过头去看20世纪60年代后引力的探索历程,之所以失败,源于在没有任何关于引力的新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寄希望于原有概念、理论的简单组合,这种组合没有实验基础,自然而然不会成功。
  21世纪的物理学家们已经清醒了许多,更多地寄希望于发现与引力相关的新的实验现象,宇宙暗物质的发现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信随着新的实验技术的出现,在21世纪,将会发现更多与引力相关的新的实验现象,人类会一步一步接近引力的本源。
  (李笑宇插图)
其他文献
本文深入分析了2003年<理综>化学试题,总结归纳出了2003年<理综>化学试题相关的内容和考查要点,阐明了2003年<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并根据2003年<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深入探
目的探讨吉安市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及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对2001~2006年吉安市131例死亡孕产妇进行死因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吉安市2001~2006年孕产妇
中学开展学科竞赛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实施因材施教的重要举措。本文希望通过对1998、2001、2004年3届化学特长生的竞赛辅导工
古代的太空人:这个术语有它特殊的含义,掺杂着“失落的古代文明”、“外星人造访早期的地球文明”、还有“高智能的冒险”等。年少时读过科幻小说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些精彩的短篇小说。小说的最后都是以在太空旅行者们或自行降落、或因飞行器失事而最终登陆地球而告终的。因此,当埃利希·冯·丹尼肯的作品《众神的战车》问世时,已经有了现成的粉丝,这些粉丝(也包括作者)在内心深处相信,人类从古老的文明中获得了帮助,即使现
目的观察压力性尿失禁(SUI)女性患者尿道形态静态及动态的解剖学变化。方法对4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和45例正常人行阴道前庭超声检查静止期和压力期的尿道的位置和形态,测量压力
在罗斯韦尔事件50周年纪念的喧闹中,对UFO问题持有自己观点的人们纷纷走出来。真正相信UFO的人徒步来到他们的圣地,期待获得一份对神秘的外星兄弟的了解。  1997年的罗斯韦尔媒体事件实际上是长达数月、声势渐长且席卷整个美国的UFO报道,其中的一些非常严肃,而另一些令人震惊,比如3月发生的天堂之门惨案,这让公众觉得UFO的信徒们都是疯狂的。4月,五角大楼发言人对媒体宣称,军方“很久以前”就已经停止
自从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1923年打开埃及帝王谷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的陵墓后,在10年时间中约有20名和图坦卡蒙陵墓挖掘工作有牵连的人都神秘地死于非命。  从那以后,“图坦卡蒙诅咒”之说开始甚嚣尘上。然而,英国历史学家马克·贝依日前石破天惊地宣称,“图坦卡蒙诅咒”之说纯属捕风捉影,因为据他研究发现,至少7名所谓死于“图坦卡蒙诅咒”的英国受害者,其实都可能是被一名叫做阿利斯特·克罗利的英国术士和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