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及其选择效果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13个小麦品种(系)26个性状的5种遗传参数研究表明,穗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很低,且与其他性状呈负相关或微弱正相关,这说明现有品种的单位面积穗数已接近或达到高限;同时,穗数、穗粒数的直接通径系数很高,是产量构成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可见,当前小麦高产育种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前提下,要着力于穗粒数的提高,同时要兼顾千粒重,才能实现小麦高产稳产.进行多性状组合选择方能高产,"倒一叶鞘长+穗长+粒重叶比"相对选择效率较高、简单易行,可作为综合选择的较佳指标.
其他文献
为加强猪细小病毒病的监控,对分离的猪细小病毒(PPV)HNZM-01株NS1基因的序列进行了分析。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抽提的PPV HNZM-01株的DNA为模板,通过PCR反应扩增出大小约2.27k
对红叶樱花外植体采集时期和采集部位进行研究,筛选了红叶樱花的启动、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并研究了赤霉素和黑布遮光对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叶樱花外植体的最佳采集时期在4-
分析了空间信息技术对农技推广的支持作用,提出了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技推广的目标创新、协调机制创新、考核机制创新和业务流程创新,并对影响空间信息技术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