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兴趣的培养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通过精心设计导言课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二阶段,在互动中激发兴趣;第三阶段,注重实践发展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言激发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一学年中的每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教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每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初三《思想品德》课,上课伊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大家各抒己见,气氛非常活跃。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造成2008年特大雪灾的原因有哪些?这对我国今后经济发展有什么启示?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还能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说明了什么?当今世界国际政治形势如何?等等。通过提问,学生就会产生急于获得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課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思想品德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互动,激发兴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因此,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要体现出以下五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合作性。毋庸置疑,活动课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眭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对活动课进行了尝试,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操作不当等,使活动课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用“满堂动”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如教师设计的活动课中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也缺乏一定的难度;而且出示问题后,马上组织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导致结果或者因为问题简单易懂、无需讨论;或者因为学生觉得高不可攀,“无功而返”。并且学生因没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课堂出现冷场或东拉西扯,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另一种情况是在活动时,学生们往往“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其他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偏离主题。这热闹的课堂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进入课堂活动后,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调控。有的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而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做表面工作;有的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
  三、注重实践,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教师除了利用课堂教学这种途径外,还可以利用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跃出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多方实践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并用所学知识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课有用、有价值,从而真正爱学、要学这门学科。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采取成立兴趣小组和开展社会小调查。在兴趣小组里,我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报刊,让大家了解、熟悉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并开展时事知识竞赛、新闻背景分析等活动。另外,也适时地开展了社会小调查,如在讲到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时,我要求学生调查父母所在单位的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发言交流。又如,在讲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党制度时,我组织学生调查本校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然后让学生写出调查体会,在课堂上演讲。通过这些活动,很多同学已养成了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积极思考的好习惯。这样就把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发展为更为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稳定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这种兴趣,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整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走在前面。  2、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以
一、改进方法,创造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培养意志。  教师把学生认为难的、重点的内容都编到游戏中去练习,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例如:把400米跑取名为“抢占无名高地”,分两组进行比赛,并声明胜利者将得到英雄的光荣称号。这样使游戏更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十分活跃,积极性高,唯恐抢不到无名高地,苦点、累点也无所谓。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表扬速度快的同学,
摘 要: “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从教材说,需要有包含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各种各样的要求;从教师说,需要有发现学生创造性的幼芽的机敏的感受性,使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世界,在脑子中积累更多的表象,认识更多的事物,发现创造价值,不断进取。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能力 培养    新一代的艺术创造潜力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美育教育不仅对青少年的
一、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凭借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虽然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某些概念进行判断、推理,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具体形象联系着。针对这个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画“福桔”的教学,可通过“吃吃、看看、想想、画画”的方法进行。教师拿出桔子问同学:“桔子是什么形状的?”学生答:“圆形的”。“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呢?”(学生抢着答:“太阳”、“卫星”、“皮球
行之有效的薪酬体系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国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他们面临改制的时候,会有很多的不适应。为适应改制后短期内企业平稳过渡的需要,对原有薪酬体系的
【摘要】基础英语属于高职院校内的必修课程,无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基础的同学必须面对,如何尽早地掌握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和能力,无疑将会使教学工作变得有的放矢。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而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就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等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工作中转变主体为学生,遵循客观规律,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群体的差异,无疑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为此,本人制定出了一
随着电力改革的深入,我国逐渐将现有的供电企业推向了市场经济当中,在这一大环境下,我国的供电企业必然会面对更多的竞争。所以,供电企业必须要不断适应新的市场形势,加强对市场需求情况的研究和对市场变化的预测及控制能力,重视客户资源。按照80/20法则来讲,就供电企业而言,就是大用户。但是,我国电力市场具有自然垄断性,在这一体制下,市场竞争意识淡薄,大客户管理工作滞后,理论研究缺失,并没有形成成熟完整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