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及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0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查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风险,并对其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290例,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儿的一般资料情况,采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协会推荐使用的儿科营养风险筛查工具(STAMP)评价患儿营养风险状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结果:依据STAMP评分标准,对研究对象290例患儿进行评价,高度营养风险的患儿247例,占比85.17%.中度营养风险的患儿43例,占比14.83%.低度营养风险患儿0例,占比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与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总蛋白缺乏、血红蛋白缺乏有关(P<0.05),而与居住地、性别、肿瘤类型、家庭人均月收入、患儿监护人文化程度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为1~3岁、化疗次数>5次、肿瘤分期为晚期、存在血红蛋白缺乏是血液肿瘤住院患儿高度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液肿瘤住院患儿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不良风险,且受年龄、化疗次数、肿瘤分期、血红蛋白缺乏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可考虑针对此类群体进行营养筛查,并给予及时的干预,以改善血液肿瘤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CAG患者,根据门诊挂号奇偶性分为对照组(n=31,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和研究组(n=31,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2个月后的总有效率为87.10%(27/31),高于对照组的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