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研究

来源 :消费电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ji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境内的鄂温克族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概述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总量以及保护、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保护式开发策略。希望通过具体的调查研究,使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开发。进而为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若干经验借鉴。
  关键词: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式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47-01
  一、鄂温克族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概述
  鄂温克族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之一,其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人口数为30505在中国少数民族数中位列倒数第四。如被称“索伦”的人数最多,约有两万三干多人,分布在辉河、伊敏河、莫和尔图河、雅鲁河、济沁河、绰尔河、阿伦河、格尼河、诺敏河、甘河、油漠尔河流域。这部分鄂温克人从事狩猎业和畜牧业及半农半猎为生,一部分人曾一度搞过农业;被称“通古斯”的两干多人,居住在莫日格勒河,锡尼河中上游一带,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被称为“雅库特”一部分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和贝尔茨河(今激流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根据鄂温克族人民的愿望,在呼伦贝尔盟民族事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人民政府根据他们一致的要求,恢复了原来的真正族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口头创作有神话、故事、歌谣、谜语等,还善于用桦树皮刻剪成各种工艺品。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鄂温克族还有许多独特的民族风俗,如对火焰的独特敬畏,鄂温克族人敬火如神。举行结婚仪式时,新婚夫妇要敬火神。鄂温克族人对火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许用带尖的铁器捅火,不许用水泼火,不许向火里扔脏东西,不许女人从火上跨过,不能用脚踩火等等。同时其独特的民族节日“米调鲁节”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米调鲁节”。“米调鲁”是欢庆丰收之意。
  二、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保护现状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制订了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规定,大力开展传统民族文化保护工作;但是学术界目前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的研究还处于统计、考证阶段。对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方面的理论研究还十分欠缺。而在实践领域,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某些文化遗产甚至濒临遗失。
  有以下情况:
  1.民族文化受到周边环境冲击影响且传播范围逐渐缩减。
  2.传统民族手工技艺流失严重、文化传承人匮乏
  3.相关重视程度不够,人民缺乏文化保护意识
  三、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式开发策略
  (一)保护式开发概念及基本原则
  对于鄂温克族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式开发主要指以保护和传承为基本出发点,在不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文化内涵和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方式。具体原则主要包括活态保护原则,研究、物化载体保护原则,立法、命名式保护原则,人格化载体保护原则
  (二)关于鄂温克族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分析
  从目前对于鄂温克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情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对其开发和利用没有长远规划,多为民间自发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民间的自发开发模式只追求文化开发的短期经济效益,忽略了传统文化遗产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特征,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挖掘也不够,品牌意识淡薄。
  因此应努力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有许多唯一性和独特性,在开发前应当制定科学有序的规划方案,突出其文化精华,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给世人以耳目一新、难以忘怀之感;在开发前期阶段,政府要承担主导作用,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评价和统一规划安排,制定科学可行的规划方案,有一个统一的部署,既突出各地的特色,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使每个开发项目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形成区域优势;开发要侧重于特色和民族区域优势,在保留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使其融入现代文明,推陈出
  2.民族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盲目性,过分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造成一定的损失。
  针对这一问题,在开发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地区文化的完整性,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之间找好平衡点;在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应当注意保护式开发既无论是研究者或保护者,都应当尊重传承人的主体性和自主选择,遵循其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可以采用建设“生态博物馆”的方式,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内的鄂温克族聚居区采取建立生态博物馆的保护开发方式。在对静态文化进行保护的同时也对动态文化进行传承。不仅对文化现状加以保护,而且还要接受其民族文化变异和发展的事实。
  四、结语
  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虽然其民族人数不足三万,但是其语言、歌舞、手工艺品、生产工具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却是我国北方民族的集中体验。但由于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对其实施保护措施时,应当联系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进行调整及改善。相信通过坚持保护性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对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保护,能够达到保证其在将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其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促进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最终达成保护与开发双赢的保护式开发目标。
  参考文献:
  [1]孟刚.2010中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及现状调查[OL].中国消费网·中国消费者报,2011,01,07,09:28.
  [2]汪丽珍.保护与发展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J].民族文学研究,2006,01.
  [3]龚宇.鄂温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J].满语研究,2012,1.
  [4]陈炜,李印,杨姗姗.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研究—以融水苗族系列坡会群旅游开发为例.
其他文献
2011年3月8日,以“卓天下刃我行”为主题的三星笔记本电脑9系列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三星旗下全新高端9系列笔记本电脑SAMSUNG900X3A,拥有全球最轻薄机身,最强性能及最优使用性。同时三星首款3D笔记本RF712、Sliding PC7系列平板电脑也在本次发布会上揭开神秘面纱。本次发布的新品以高端轻薄、炫酷娱乐及科技人性化的特色为主打设计,全力打造2011年三星笔记本电脑的多样阵容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与卡泊芬净联用对肺部真菌感染病儿肺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真菌性肺炎病儿6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究麻杏石甘汤联合消肿膏对混合痔病人术后肛门红肿程度、血清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来西安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混合痔术后病人64
1月份,全球大豆供需报告利多市场,美国大豆期末库存创七年来最低水平,叠加上旬南美产区干旱少雨,减产炒作情绪较浓,推动美国大豆价格再创新高,达1436.5美分/蒲式耳;但下旬随
随着地震、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人们灾难预防与恢复方面的意识逐渐加强,许多企业开始建立起各自的灾难恢复计划。但近期企业在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