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tleca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最近几年的建筑设计环节中,要想进一步增强建筑物的质量与水平,就得把新型的建筑规划理念融入到其中,而生态建筑理念就是当下最流行的设计理念,它主要包含了能源、资源在各个方面的消耗量,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建筑观念,需要有关施工人员对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并且需要设计人员处理好各环节的干扰因素之间的关系,要满足建筑物与附近环境的融洽发展,生态建筑在以后的建筑领域中具有重要的进步趋势,值得相关人士关注。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应用
  生态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由长期以来发展形成的结果,是在人和生态环境和谐共处而形成的前提上促成的。生态建筑在其前期的规划、操作和投入使用的环节中根据人与自然相互的关系,便能够不断的将可持续发展当作引导,进一步把生态学与当前的建筑科学工艺关联起来,在建筑物的规划、操作与运用的各个流程都做出科学、恰当的布局安排,满足建筑规划环境当中的生态环保、绿色安全。
  1、生态建筑设计的关键程度
  1.1时代与社会发展必然
  目前我国坚持走的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所以生态建筑设计就应该适应绿色环保的原则,生态式的房屋规划布局是人们营造清新生态环境氛围的必然发展方向,使人们可以更舒适地生活。
  1.2节约能源和资源
  由于房屋建筑是一项大工程,所以会用到的资源非常多,在目前社会的持续进步下,人们的生活品质也在持续增强,而建筑施工的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也应该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增加土地的使用率。最大化地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多利用新能源。
  1.3增强居民的生活品质
  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随着生活品质的增强而不断提升,尤其在居住环境中的标准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仅要求美观舒适,还需要安全健康。因此生态式的建筑就能达到人们的这一需求,它可以有效降低废弃物的排放,进一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加大人们居住的舒适度。
  2、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2.1尊重自然
  生态建筑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標准就是尊重自然,将从自然当中汲取原材料资源,并且把自然规划布局运用在人员操作中,完成尊重自然原则的规划。进而是到自然中去,把材料再归还到自然中去,在不对其造成损害和影响的情况下,以至于让自然环境变得进一步顺应发展,对建筑规划提供帮助,不得超过限度的取材、不顾一切的开采。时时刻刻遵从“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理念,尊重自然存在,达到自然建筑设计的目的。
  2.2环保低碳
  环保健康的设计,也就是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的降低能源的损耗。这类设计最基本的就是应该将资源利用与建筑设计的消耗结合起来,不仅在美观程度与舒适宜居上有更高的要求,还得加大对环保低碳的健康保障。不去思考资源耗费度的建筑设计是最原始的,而资源的耗费严格更加节省,是生态与规划融合中十分关键的一方面。
  2.3以人为本
  居民在建筑设施的环境中的要求是十分关键的,也就是把人对美丽的评价、审视,对安全性的关注,对利益的向往等生理和心理上双重感受都要满足。在尊敬自然,爱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以人为本的原则不置可否的变成了建筑规划的重点。让居住者感受到愉快、舒适的建筑规划才是优秀的建筑设计。另外,把生态保护贯彻到建筑设计中去,才是实际完成综合性、可持续性的发展。
  2.4综合设计
  把生态规划方案融入到建筑施工中去,不仅是普通的扩大绿化面积,还得在有效准确的熟知生态建筑的根本前提下,在优化绿化建设同时,创建好建筑的配套公共设施,运用科学的布局、恰当的规划策略,一定程度的利用资源、能源,运用合理的安排,把居民们的生活与日常休闲的场地结合在一起,方便并且包含生活乐趣,更加方便人们生活。从综合性的考虑上对建筑方式展开规划设计,从综合性的环境中着手思考建筑资源的科学利用,避免建筑简单化,假设建设中不能将当地的气候温度、人文精神、经济资源等相关因素结合起来,就会减少建筑、人和自然环境相互的协调性。
  3、生态建筑观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重视资源的再利用
  3.1.1可再生资源
  在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资源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环节里应坚持环境友好发展的原则。例如:设计人员可以将地源热泵技术应用在室内设计中,从而减少室内空调的使用,从而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用户的生活需求。在夏季,地源热泵能够对自然界的热量进行存储,从而在冬季将其释放出来,实现供暖的目的。而冬季,则会将冷能储存在地源热泵中,在夏季进行制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电能的使用、浪费问题。
  3.1.2建筑材料
  对于低碳环保建筑来说,建筑材料的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生态效果。如果能够将具有可回收性质的材料应用在建筑中,能够实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减少材料的浪费。因此,在选择建筑材料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利用材料,回收旧建筑材料,避免浪费材料和能源,避免直接排放污染物,钢铁、地板、木材、砌块等废弃建筑材料,在建筑物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可以通过先进技术进行处理和转化,并重新用于新的建筑项目。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建筑材料,尽可能采用环保和节能材料,同时注意使用可再生材料,实现节能住宅的标准化,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建设投资,还可以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绿色舒适的环境。
  3.2构建全面生态建筑规划网络
  工程建设会接触到自然社会环境,部分城市的规划环节中,损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以至于对将来的发展有障碍。按照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的建筑设计生态系统比较薄弱,就需要规划长远的路线,以大循环的系统开始,整体进行好绿化建设,达到绿色环保的生态目的,再经过大环境的完善,让整个生态建筑的创建得到优化。需要拥有更大的格局,创设广阔的网络体系,生态建筑规划网络构建要全面进行把握,形成整体的建设部署和规划,以更大的格局建设可持续发展环境。
  结语:
  在加强节约资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减少日常生活的能耗显得十分关键,人们能够利用对建筑构造的改变来满足优化通风的效果。另外,运用生态技术使得建筑物的环境得到从而降低能耗消费。以确保在建筑施工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可以满足能源节约的需求,防止给生态环境造成消极的影响,给人类的生活环境营造一种健康舒适的状态。所以,在建筑工程方案的规划环节,最好尤其关注生态设计理念的引入,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52.
  [2]李雄.生态建筑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研究[J].山西建筑,2015,41(14):21-22.
  [3]于立平.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
  作者简介:张芷墨(1997.12—),女,汉族,籍贯:辽宁沈阳人,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20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应用研究。
  (大连工业大学 辽宁省大连市 116034)
其他文献
摘要:面对当今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作为班主任如何去改变,如何去接近学生。  关键词:网络影响;家庭教育;角色转换  面对这个话题,我思索过许多年,成功过,也失败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使班主任有了新的挑战。  胜任的。有些问题是老的问题,有些是新现象。其中每一项都需要班主任耗费精力去应付和调整。更是一种生活的必须。  一、对新时期学生的变化不适应  当今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和变化,都会
期刊
摘要:《丰收渔歌》作为李自立的经典创作。作曲家李自立在创作中选取南海波涛为创作背景,以汕尾渔歌为素材,采用小提琴演奏的方式,表现了渔民们出海捕鱼、丰收归来时的喜悦情景。笔者主要围绕乐曲特征对作品《丰收渔歌》展开分析。通过本论文的分析,不仅有利于更多的小提琴爱好者了解与学习此乐曲,也能进一步促进小提琴演奏者们对于如何演绎中国乐曲这一问题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关键词:独奏小提琴;汕尾渔歌;音乐分析  
期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鲜的话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是一个被长期忽视的传统民间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学校教育应肩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传承和创新的历史使命。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可以以“景泰蓝画”为核心,开发出系列综合课程内容,分阶段建立“主题式”、“穿插式”课程,采取学生社团等授课方式,充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一套较为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体系,提高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制造业中。近年来,中职学校数控专业蓬勃发展,数控专业的人才也明显增加。但是由于中职学校的师资设备、教学模式的落后,教学质量普遍不是很高。因此,本文从改善实习教学条件出发,对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增强技能教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数控专业;教学改革;实习  数控全称是数字控制,数控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自动控制等为一体的现代应用型技
期刊
摘要:爱是教育的根本,疏导是教育的原则,德育工作中倾注更多的爱,班主任应广施自己的爱,用爱去教育与感化每一为位学生。  关键词:爱;真诚;激情;以德育人  几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爱是教育的根本,疏导是教育的原则。只有用爱的暖流,耐心地疏导,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浇灌出心灵之花。  冰心老师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活泼的孩童,他们犹如最娇嫩的花朵,需要
期刊
摘要:创新创业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而创业精神培养是创新创业的基础环节。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在分析其能力结构和创业优劣势的基础上,阐述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的方向,进而提出创业精神培养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创业精神;培养  我国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历史最高的749万人,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耦合了“以创
期刊
摘要:作为当前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场所——高校,其工作的重点理应就是学生管理,国家和社会在人才的技能和素质培养有赖于完善的学生管理工作。随着新时期下我国经济、文化和科技水平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也朝着多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而受到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影响,大学生的队伍建设越来越庞大,在思想和价值观上的梯度也越来越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复杂差异化压力的难题。所以,笔者基于新时期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与
期刊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越来越为重视,而以课外科技活动和校外实践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已成为目前高校广大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以能源与安全学院为例,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各个年级学生创新教育培养模式的阐述与总结,提出创新机制带动创新教育,多措并举狠抓创新教育质量的培养模式,数据显示该模式效果明显,对于类似情况院校都具有一定的借鉴
期刊
摘要:在中职学校开设手工课,让学生们创造各种各样的手工艺术品,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调节学生们校园的生活氛围。通过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就业和人生关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非常符合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  关键词:手工课;艺术修养;动手能力  手工工艺品在我国的存在已经上千年了。精美的手工艺作品常会叫人百看不倦,百摸不厌,爱不释手。置身社会中,不管你走到哪个国家、地区,哪个城市和单位,
期刊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结构化面试成为了面试采用的主要形式,它相比于非结构化面试具有更强的客观性,能够有效避免因主观因素带来的结果差异,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地观察应聘者的能力和素养。这就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考察要求。基于此,文章从三方面阐述了结构化面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又从五方面论述了结构化面试的实践技巧。  关键词:结构化面试;注意问题;实践技巧  引言:所谓的结构化面试,也被称为标准化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