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实现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行形成性评价是重要途径之一。文章就在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了探讨,对提高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考试评价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114-01
英语课程的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宗旨。这种基本的目标不仅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学习方式上;同时还要体现在英语课程的评价方面。课程评价对课程目标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功能要改变以往的注重鉴定、选拔的评价倾向,而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
传统的评价过度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成绩,重选拔,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学习过程变得僵化。学生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伤害。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差异,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中注重英语与学生的生活、情感关系以及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加强过程性评价,改进终结性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进步,还必须促进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欣赏力、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各类学校考试评价方式中,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学期或学年成绩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普遍。因此,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是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考试评价亟待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1 综合性原则。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发展潜能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是保证评价的科学性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考试评价中也应注意考查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应偏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测试中,听力、口试、笔试要有合理的比例,主观题和客观题要有合理的比例。
2 多样化原则。评价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要逐步转变角色,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角色。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有选择性,有自主权,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不必总是老师统一规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3 可行性原则。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就势必打破原有的评价格局。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的操作要比终结性评价更难操作。因为形成性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大量的备课工作,还要做好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各项准备工作;而终结性评价只是在学期是或者在学期末进行,操作性相对形成性评价来说简单多了。这也是很多学校和教师不愿采取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中,要考虑简便易行实用,不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从而逐渐推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实施。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根据以上内容所述,为有效推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拟定形成性考核下表。同时,根据学期教学安排,每学年可安排相应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实施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有诊断性评价,又有互动性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责编:若 佳)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英语考试评价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7-114-01
英语课程的实施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宗旨。这种基本的目标不仅要体现在课程目标中、学习方式上;同时还要体现在英语课程的评价方面。课程评价对课程目标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功能要改变以往的注重鉴定、选拔的评价倾向,而应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素养,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
传统的评价过度强调学科知识体系,忽视人文性,以测试为评价的唯一形式,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重成绩,重选拔,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以考试为中心,学习过程变得僵化。学生身心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和伤害。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习的全过程,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发展差异,注重综合能力的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与互评。评价中注重英语与学生的生活、情感关系以及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加强过程性评价,改进终结性评价方式,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进步,还必须促进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欣赏力、情感、态度、意志和个性的全面发展。目前,在各类学校考试评价方式中,一张试卷评定学生的学期或学年成绩的现象仍然存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的英语教学中,这一现象尤为普遍。因此,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效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是当前农村中小学英语考试评价亟待改革的重要问题。
一、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主要分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evaluation)。所谓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形成性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和评判,它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收集、综合和分析学生日常学习的信息,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和需求,着眼于学生潜力的发展。它不仅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而且也重视对学生情感及行为能力的评价。形成性评价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断自我完善与提高的机会,有助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的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二、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原则
1 综合性原则。中小学英语学习评价不仅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交际能力,还应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以及发展潜能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是保证评价的科学性的一项重要原则。在考试评价中也应注意考查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应偏重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形式,测试中,听力、口试、笔试要有合理的比例,主观题和客观题要有合理的比例。
2 多样化原则。评价形式要多样化,特别是形成性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合作评价。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视师生交流。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的职责是确定任务、收集资料、与学生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渗透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共同评价。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要逐步转变角色,从“考官”的角色逐渐转变到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评价的角色。形成性评价要让学生有选择性,有自主权,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不必总是老师统一规定。这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3 可行性原则。实施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就势必打破原有的评价格局。一般来说,形成性评价的操作要比终结性评价更难操作。因为形成性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大量的备课工作,还要做好形成性考核评价的各项准备工作;而终结性评价只是在学期是或者在学期末进行,操作性相对形成性评价来说简单多了。这也是很多学校和教师不愿采取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中,要考虑简便易行实用,不过多加重师生的负担,从而逐渐推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有效实施。
三、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根据以上内容所述,为有效推动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拟定形成性考核下表。同时,根据学期教学安排,每学年可安排相应的期中和期末考试,实施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等进行考察,考察结果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应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既有诊断性评价,又有互动性全方位的综合性评价。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责编:若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