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挪威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挪威地处北欧,自然地貌以峡湾最为著名。把海洋当做地面,峡湾就像一棵树,众多的分支如同树枝,一片树叶则对应着一片流域,树叶的柄就是一条主瀑布,周围分布着瀑布群。挪威的西部就长着许多这样的树,枝繁叶茂的树。到了冬天,无数的瀑布冻成了高差数百米的巨大冰瀑。顺着“树枝”逆流而上,两旁还有无数冰瀑隐藏在分叉里。“树枝”的尖端有最大的瀑布,对应着最大的流域,这里的瀑布群绝对是攀冰爱好者的天堂。打开google map,随意选定一片攀冰的目的地,这样的探索之旅一定充满了惊喜。
  最终我们把目的地锁定为两个,内陆的Rjukan和峡湾地区的Eidfjord。Eidfjord是世界人民广为推崇的,冰壁的质量、数量、接近性都很棒,早在做计划时就挑选了几条高差300~500米难度WI6以上的冰瀑作为目标。
  查资料时看到有人博客里写了赶去Eidfjord扑了空,因为气温偏高,冰况不好,所以又选择了Rjukan作为保底。它在内陆,海拔高、气温低,无论如何都有冰可攀。Rjukan类似攀冰公园,坐落在一条山谷里,Guidebook显示有一百多条冰壁路线,接近的时间在半小时以内,想像中如京郊的桃源仙谷一般。把第一站选在Rjukan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前期需要倒时差,强度不宜太大。
  艰难抵达
  从Oslo出来上了快速路E134,道路有的地段没有全封闭,中间也没有护栏。出了城,因为路网相对发达,视野比较开阔,一眼望去是连绵不绝看不到边际的森林,进入山区后就在森林中穿行,路边挺拔高大的树木托着厚重积雪,时而出现的彩色小木屋格外漂亮。一路行来,路边的积雪逐渐变厚,金属护栏被深深埋住,取而代之的是贴了反光条的竹竿,以指示道路边缘。
  一路导航到了Rjukan,山谷深长,山壁陡直,确实是形成冰壁的上好地形。天知道,住处在山上,地图上直线距离1?2公里,订房时根本没当回事,可山路足足有十多公里。硬着头皮上吧,拐过一个胳膊肘弯,车就上不去了,坡度太大。大家都下了车还是动不了,推车也不成,陡坡冰雪上原地打滑让我有些紧张发憷,就连当地人也下车来帮忙依然是无济于事,他们建议下山到加油站买防滑链。这时天已经黑透了,掉头的时候不小心把后保险杠磕掉一块漆,好在买到了防滑链,虽然都没用过,还是凭借集体智慧七手八脚给装上了,再上山就有底了。
  就这会儿功夫,来了辆铲雪车把道路清扫出好长一段。山上是个滑雪场,风雪格外大,在停车场我们都惊了,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风雪肆虐中赶紧找房东给的锦囊,按图索骥在窗户下的信箱里找到了钥匙和房号,不远处的房子已经被积雪掩埋,只露出窗户来。勉强确认了房号,从两米深的积雪中挖出一条过道通向小木屋,还好屋里暖暖的,幸福感十足,心也安定了下来。
  风雪中接近
  目标锁定两个,Juvsoyla和Lipton,都在Upper Gorge区域,其实就是Krokan的下游,Rjukan瀑布流入Upper Gorge。Juvsoyla (WI 6 5ps)在公路上边就可以远远地看到,确实很棒,下面三段较缓,上面两段是垂直的冰柱;Lipton(WI 7 4ps)从公路上看不到,难点是屋檐下近十米的横移,冰壁颜色是漂亮的棕色,与名字很配。因为看过Will Gadd拍的Juvsoyla帅照,以及其开阔的视野,它成了首选。
  第二天到Vemo Bridge停车场接近中午,碰见两个丹麦哥们儿,他们刚从Juvsoyla探路回来,说是山谷里积雪齐腰深,开路大约四百米后放弃了,说还有一半的路。那我们开剩下的一半,明天就可以开爬。说干就干,踩着脚印快步向前,队伍士气高昂,大家都很期待拿下Juvsoyla,兴奋中带着些许豪气。走在战壕一般的雪槽里,步伐轻快,却也感叹前人修路之不易,山谷里白茫茫一片,这条弯曲的道路很显眼,风景也很别致,是我从未有过的体验。轮到我们开路了,雪很暄,很干净,让人有亲近的冲动,开路却很麻烦,表层无法借力,下层深陷难以自拔,我和刘洋轮番开路,裂缝拍摄,小曼殿后。
  刘洋喜欢金鸡独立,我喜欢游泳,虽然很慢,总归一点一点在前进,开路不仅很累,还有踏空陷入空洞的风险。到后来峡谷收窄,积雪更深,超过胸口,只能手提背包,上肢借助背包发力在雪地跪行,咬牙坚持,终于到了冰壁的下方,距起步还有一段100米高的雪坡,天快黑,人累得快崩溃,但决心依旧。最后100米是最难的,雪坡上的雪超过头顶高度,我们用雪铲一点一点地挖,然后再压实,花了大半天才到冰壁起步点。回头望去,山坡上一阵接一阵的流雪已经把好不容易开出来的路全埋住了,好几次甚至差点把我们打下去。在坡顶我们还担心着雪崩的危险,终于在天黑前撤回谷底,今天修的路被雪全埋了,白干了,爬Juvsoyla是不可能了。中间来视察的两个奥地利哥们儿说明天要来,祈祷他们好运吧,如果雪停了,他们来爬了,我们后天还有机会爬,如果雪不停,那就彻底没戏了。受了打击受了累,再次调整目标,明天去最容易达到的桥区爬,强度小一点好调整一下节奏。
  捡回来的Lipton
  去Lipton需要倒攀一个雪坡,整体坡度约60度,高差150米,也颇费了一番功夫,不过比起Juvsoyla却好多了,好歹是下坡。Lipton线路非常棒,在夹角地形里,整体呈仰角,尤其下半部分在屋檐下,屋檐下形成好几条悬空冰柱,最里面的冰柱最大最结实,外侧冰柱较细,通常会断掉,线路就是冰柱直上到屋檐下,在剩下的小截冰上横移。今年水大,冰柱没断,横移会简单一些,决定把前三段一气爬完到翻出屋檐。前两段冰柱比较破碎,表面很厚的冰渣,略有点麻烦。到了屋檐下,横移比较让人恐惧,很长一段无法放冰锥,脱落怕是会拍死在冰柱上,其中有一小段岩石上没冰,底下是悬空的。通过岩石前只能尽可能往外打稿,冰薄容易碎,勉强挂住后去够岩石另一侧的冰,但冰太薄一打镐就碎。再往远一点打镐,可头顶上的屋檐限制了挥镐的幅度,打了好多次镐后,终于凿出两个镐眼。远处冰厚牢固,可横移动作难度大,受力角度不理想,近一点的冰况又太差,我有点懵,退回来定了定神,缓一缓,决定努一把。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一口气冲出屋檐,话虽如此,还是一直都比较紧张,动作不舒展,直到翻出屋檐才回复平静。心中的愉悦难以言表,攀冰常常这样,需要鼓起勇气努一把,事成之后回报颇高。   攀爬是愉快的,回家的路却是无比艰辛,流雪覆盖了下山的路,挖雪开路上坡,在黑夜中咬牙坚持前行,心中无比的坚定。Rjukan之行画上完美句号。回想整个过程,从第一天黑夜上山陡坡受阻,每天挖雪出车,雪地开路两个整天,雪地弯道制动漂移失控,完美的Lipton攀登,Rjukan用它的大雪和深藏的好冰狠狠的招待了我们。
  再见了Rjukan,Eidfjord我们来了。
  攀爬在Eidfjord
  Eidfjord不负众望,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高原下来到海边,也就是山谷里开车20公里,放眼望去,雪山、冰川、森林、草地、海水在每一个画面里,只要在峡湾边上,都能同时看到上述美景,心情大爽。为了眼前的美景我们不时停车驻足,峡湾的海水清澈见底,水面没有一丝漂浮的垃圾,不免感叹与嫉妒。海边气温略高,6℃左右,有些许担心冰况。
  第一目标Skrikjofossen(WI6 ? 500m),2010年由Will Gadd和Spak首攀,远远地在公路边我们就看见了那高大的冰壁,心中暗喜。赶紧住下,与赶来的何浪在住处汇合。次日早起,探路加试攀。接近的路线比较长,但是没有深厚积雪,走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了巨大陡直的冰壁底部,很有气势。下半段超过两百米高,冰壁流过仰角在底部形成冰座,菜花为主,这一段底座60米高,上面就是笔直的冰柱加冰壁。因为气温很高,冰壁角度大,流水变成暴雨,爬了60米后浑身湿透,只好放弃,收获是在高处看到了美丽的峡湾全貌。
  随后转战Mabodalen和Hjolmodalen。Mabodalen是一条东西向的峡谷,北侧南坡有许多条200米左右的冰壁,难度WI5?WI6。南侧有一条公路,可以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峡谷对面的冰壁,非常壮观和震撼。观察后我们发现一条细长笔直的冰挂,像一柄利剑插在那里,高差约180米,被它的漂亮和气势镇住,我们决定将它作为此行的首要目标。
  接近并不容易,需要降下去才能开始攀爬。我和刘洋一起下降到悬崖边上,往下看是陡直的冰壁,极大的高差,暴露感非常强,这让我心中忐忑很是恐惧,有些担心爬不上来。降了一段以后心情才开始慢慢平复,进入正常状态。最底下有一段悬冰挂,不能到地,于是我们降到了悬冰挂上方。开始攀爬以后紧张情绪就消失殆尽了,在这么漂亮的冰壁上攀登是很享受的一件事儿,冰况也算好,爬到最难的一段(WI6-)时,下起了大雪。在纷飞的大雪中,一点一点地向上攀爬,感觉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个冰雪的世界。
  之后我们又转战Hjolmodalen,这里有一条高差三百多米的橘黄色冰瀑非常漂亮,但接近很困难。按照Alpine的方式来安排,加上刘洋和小曼,我们三人一早出发,来回走六个小时,可以攀爬八小时。接近的路线在一个陡坡峡谷里,过河、冰坡、雪坡、石头坡、草坡,在各种地形中穿梭,走起来很慢很费时,但有了在Juvsoyla深雪里开路行进的经历,这里已经算很好了。
  线路起步角度不大,但是冰况很差,两厘米厚的冰壳,一直爬了30米也没法保护。硬着头皮上,冰逐渐变厚心里也就踏实了起来。前两段都不难,从第三段开始就是垂直冰壁,黄色的冰像红糖,总让人想舔一口。每一段都接近70米,爬完第四段,看着离顶不是太远,差不多就一段了。整条线路最困难的就是第四段,角度最大,冰况也最复杂,这时已经天黑,保护站上方有一巨大冰舌正在哗啦啦地流水,保护站下起了雨,这种情况下只能撤离了。下降第一段绳子就被冻住了,几个人死命抽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抽动,真是好险。风特别大,绳子被吹着横在空中反复缠绕,在离地十来米的地方我们花了半小时理绳子。虽狂风呼啸,但心中格外宁静,我喜欢这样的感受,前面的道路很艰难,但我相信我可以。
  随后两天我们在Laerdal寻找可攀的冰瀑,遗憾的是气温高冰况不佳,只好就此结束了挪威之行打道回府。
  水、雪、冰都是水的不同形态,对应着水上运动、雪上运动、冰上运动,在这些运动里面攀冰最是逆势而为,在光滑的冰上借力向上,像是逆境中坚守信念,成功就在眼前。
  户外探险提示
  1. 挪威攀冰资讯获得:www.iceclimbingnorway.no是由两个挪威人运营的网站,有挪威最全面的攀冰信息,还有冰况实时更新;www.iceclimbingineidfjord.com,去Eidfjord攀冰必看;《Heavy Water》,Rjukan攀冰的Guide book。
  2. 去挪威攀冰,首选峡湾地区,风景绝佳,冰壁高大壮观,无处不在,但要求有经验和能力;内陆地区也有很多攀冰的场所,因为降水丰富,有陡直的地形就可能有冰壁。
  3. 物价很高,尤其涉及人工服务;超市购物自己做饭会便宜很多,多人一起住一栋房子是不错的选择,吃住都会很方便。
  4. 住处通常有Wifi。在Oslo可以买到数据流量卡,只能在My call的直营店里买得到,100元1GB流量,我们去过的峡湾地区偏远的山里也有手机信号。
其他文献
古将峰 (Gojung)位于西尼泊尔和印度交界的Kapthang地区,海拔6310米。第一次有西方人造访是2008年西班牙攀登队,他们把它命名为穆古楚力(Mugu Chuli),称之为“出色的”山峰。2009年,该队再度尝试,可惜依然没有成功。2011年10月,贝豪斯(Berghaus)赞助的登山家米克·福勒(Mick Fowler)与戴夫·特恩布尔(Dave Turnbull)来到了这里。四天攀
海拔对着聚光灯坐在梯子上,手里拿着头盔,灯光有些晃眼,女儿戴着头盔在前面跑来跑去,面对镜头他憋出一句:这真是比攀冰还紧张。    色彩当家    还没有进门,就听见莹莹的声音从楼梯间里传过来,一个稚气十足的女孩跑出来告诉我:“走这边。”迎着闪着暖光的门进去,一面白色的岩壁静静地矗立在眼前。红色,四眼望去都是红色。白色的吊顶,越发显得岩板打眼。他喜欢色彩,墙壁的红是精心挑出来的,书房是最纯正的普兰。
张亮 2007年开始接触扁带,被称为中国花式扁带之王,近两年开始尝试高空扁带,并屡次刷新国内高空扁带纪录。目前的生活用一句话概括:“不是在走扁带,就是在去走扁带的路上”。  怎么也想不到一条扁平的带子会主导我近几年的生活,也许甚至会更久。  2007年夏天,在北京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国朋友组织的户外活动中接触到了这项运动。像所有人一样,刚见到它的时候也自然地联想到了走钢丝。尝试过
极地长征,跑向珍爱  2012极地长征战友饯行会在北京举行,六名工商管理界精英组队于10月底赴非洲撒哈拉参赛。他们将经历7天250公里的自负重长征,同时还将为珍珠女童慈善项目倾力奔跑。极地长征(Racing The Planet,4deserts)是世界顶级耐力跑赛事,包括穿越地球上环境最严酷的四大荒漠—非洲撒哈拉、智利阿塔卡马、中国戈壁和南极洲。今年,大陆和台湾均是首次组队参加撒哈拉站赛事。  
当我把重返亚马逊的消息告诉第一次去亚马逊时结识的加拿大旅伴时,他们的反应是绝对不相信1 2009年3月,利用在南极冰潜和戈拉帕格斯船宿潜水之间的一周空隙,我在厄瓜多尔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的林中湖畔度过了难忘的七个昼夜。之所以难忘是因为很多回忆被重重地敲上了“恐怖”的印记。  把我们从机场接到驻地的柴油机船在NAPA河上遭遇了三个小时伸手不见五指的暴雨,尽管穿着雨披结果还是从上到下,从外到里全部湿透,
世界上每年究竟一共有多少大大小小的马拉松比赛,现如今真是很难统计,总有各色新的赛事加入马拉松比赛的阵营。其中不乏一些各具特色的比赛,有的诞生了多次马拉松纪录,有的拥有特殊的主题,有的经过古迹无数,更有的甚至在全程补给点提供红酒……  规模最大的年度慈善筹款马拉松:伦敦马拉松  自1981年,已经筹募了超过五亿英镑。  特色:  World Marathon Major 赛事之一  参赛人数:320
它蜷曲于一角,下一刻可能是死亡;或者……谁也没有答案。  它已习惯被漠视,每天守在川藏公路上,等着行车之人,施舍它一点牛奶。在海拔近4000米的大山间,谁也不知道它怎么来的;或许也没有人打算知道它将怎么死去。  有人说“我们喜欢它,羡慕它的说走就走和奔跑不休,也许是因为我们太需要理想和坚韧”。  也有人说“若不是这次命中注定的相逢,它应该会死在一个高原下雪的午夜”。  追随、盛赞、感动、质疑,任何
模拟登山训练    它可以帮你在用肩部保持平衡时,可以有效训练锻炼者的核心力量区下背部以及臀部肌肉。    它怎么做  如果觉得难以理解又字的话可以假设我们在健身球上做伏地挺身,十指在球上张开抓紧球面,抻直腹肌伸平双腿。这是准备动作抬起条腿使之离地并且尽量让膝盖去贴近球,之后回归起始状态,做完一边的所有次数再换另边完成一组整体发数,    负重箭步急推    它可以帮你,强化肩部前束肌肉,升级上半
:作为一个探险家,在你所有的探险活动中,哪一次是印象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  金飞豹:在7 2探险过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次攀登阿空加瓜。南美洲最高峰阿空加瓜只有6962米,无论是海拔还是攀登难度都远逊于珠峰。2007年3月我第一次攀登阿空加瓜,当地向导曾经为我制定了一个21天的常规行程,这样能有更多的机动时间,但已经登顶珠峰的经历让我对此次的阿空加瓜之行过于自信,并没有听从向导的建议,而是
环绕勃朗峰(Tour du Mont Blanc,缩写为TMB),是一条欧洲传统的徒步线路,跨越法国、瑞士、意大利三国边境,全程170公里,海拔总体爬升和下降超过一万米。  TMB的起点有好几个:意大利境内的库马约尔(Courmayeur),法国小镇莱苏什(Les Houches),瑞士小镇尚佩克斯(Champex),我们选择的是法国小镇霞慕尼(Chamonix)。如果不想走完全程,从霞慕尼徒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