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阅读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3160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江的微博名字叫“沐童”,那是他曾经的笔名。
  “沐童”这个名字下,有博客,有贴吧,还有百度百科。沐童在20岁出头的年纪,就写出了数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小说。有媒体说他是“寂寞小说”书系的开创者,是新锐作家。
  但是作为作家的沐童,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微博上的沐童,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青年教师,并且萌萌哒。他在简介中写道:因想象力已枯竭,只好以靠谱为最大美德。最近几条微博的主题是毕业。他和自己带的研究生一起穿上民国服装在中国人民大学老校区玩起了穿越。他对学生说,你们是我永远的骄傲,愿你们去体验有意义、有意思的人生。
  于常江而言,大学生活从未走远。
  迷茫是大学常态
  在网上搜索“常江”,还能看到十年前他的照片。那时他的头衔是吉林省文科高考状元。现在的他和十年前在长相上几乎没差别。
  考取状元后,常江进入北京大学新闻学院。
  “刚踏进校园,或多或少都会有异样的感觉,因为无论生活的环境还是人际交往的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对常江来说,最显著的体会就是身边同学都优秀得闪闪发光,不但学习好,而且有特长、技能。身处这样的集体,所谓“优等生”的心理优越感很快就消失,而惶惑、不安渐渐取而代之。
  “另一个迷茫,来自于对专业认同感的摸索。中学获取知识是搭建一个完整、全面的框架,大学里却有了‘专业’和‘方向’。”学生渴望通过专业看见未来,但未来又总是若隐若现。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长成想象中的样子。常江文采飞扬,他说:“即使在大学,我还是相当迷恋并追求华美、矫饰的文字。”这与新闻专业的要求并不相符,文学性过强的抒情性写作并不讨好。常江记得,他曾写过一篇自己非常满意的稿子,但一位资深记者给出的评价是:“你到底想说什么?”
  个人风格与专业有冲突,而专业本身,也不像课本上所构建的那样美好。
  在这样一个接地气的专业里,常江深刻感受着社会的脉动。新闻专业与社会的结合太过紧密,年轻的学生们,不断地在重大的社会事件的淘洗中强化、修补或者干脆颠覆自己的理想。所以,常江也曾一遍遍地问自己:该读更多的书还是该做更多的实践?新闻教育究竟能带来什么?
  “这些问题我都想了很久。其实,迷茫并非新生独有,而是几乎伴随着每个人大学四年的生活,一开始就很笃定的人是很少的。”
  虽然专业不符合想象
  想要的生活,是在不断的迷茫、选择、再迷茫、再选择的循环中,由模糊变得清晰的。“不要害怕迷茫,迷茫是坚定的前提。”
  现在回想,常江感谢新闻教育对他表达方式产生的影响。他开始追求温和、质朴的文风,不去刻意旁征博引,也不去雕饰华而不实的辞藻。常江发现,这样的文字不但更真诚,而且更有力量。“新闻专业的确并不符合我在中学时的想象,但它比我想象得更好,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它让我时时刻刻对未知的世界保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动力,让我掌握了实现自我表达的各种技能,也让我对‘他人的世界’保持敬畏和关怀,而不只是流连在自己臆想出来的小天地中。”和心中的不满和解后,常江觉得,新闻教育将他塑造成了一个乐观积极的人。
  大学期间,常江就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当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也提到,未来想从事与创作相关的工作。实际上,常江做过很多尝试,比如做翻译、开公司、去电影公司打工,甚至还短暂涉猎过戏剧行业。
  搞清楚自己要什么,确定未来的方向,是绘制丰满绚丽人生的第一步。“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兴趣爱好,也可以擅长做很多事情,但最终只有将‘兴趣’和‘特长’结合起来的那个‘点’,才是既能带来成就感,又能带来幸福感的‘方向’”。常江知道,自己喜欢和观念新不守旧的人打交道;喜欢创造性的劳动,而非日复一日的单一任务。“其实严格地说,学术研究不也是一种创作吗?具体做什么事情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对你来说是不是有意义,是不是有意思。满足了这两点,未来一定很美好。”
  常江并不在乎成绩,学分绩点只是没多大说服力的数字。他曾在微博上晒过大学成绩,跟一大堆哀叹期末考试没考好的同学比“谁比谁惨”。“我的GPA(平均学分绩)大约3.2(满分4),学习最好的同学可以得到3.8以上。但成绩高并不代表学习好,甚至不代表真学了进去。”所以,尽管不算传统意义上的高分党,但是常江依然认为自己是好学生,因为他努力让自己过上最充实最快乐的生活——“我成功了。”
  对于自己的学生,常江同样不做成绩上的要求。他欣赏善良、阳光、乐观和踏实的学生,这才是真“本事”,才是无论哪个时代,无论什么地方都推崇的品质。对自己的研究生,常江同样表示,除了心智健全、性格乐观、心地善良和精神独立之外没有要求。当然,能做到这四点,已不易。曾有学生惆怅地跟他说:“老师,我有一门课成绩太低,可能评不上奖学金了。”常江安慰道:“奖学金也没几个钱,干嘛为它惆怅?”还有学生问他:“将来我混得不成功,您会不会失望?”常江回答:“只要你过的生活是自己想过的,每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快乐的,在我眼中就是最大的成功。”
  沉下心来,严肃阅读
  不过,被他带过的学生都知道,常江对学术和专业有严格要求,也会板起脸来训人。但作为一枚80后,在教学之外,“我一直努力放下教师身段,从年轻人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他喜欢90后们,因为他们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能力,远超“看着电视长大的80后”。
  常江混在90后堆里发现,互联网的世界色彩斑斓,让很多东西失去了其原有的神秘感和灵韵,却又使得整整一代人的思想和观念更为多元。很多在常江大学时代属于禁忌的话题,在如今的校园里,可以被坦率公开地讨论。不过,常江也看到,90后对知识的获取是碎片化的,大多数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进行严肃而有深度的阅读。
  当然,这并非90后的独有问题,很大程度上,它成了一个时代的共同困境。技术环境和文化风貌,共同将读书变成了奢侈品。常江感慨,他面对的学生来自非常有勇气、有魄力的时代,却须突破碎片化的知识框架的限制。“强迫自己做严肃阅读,形成更有逻辑的总体性的思维方式。能做到这一点的学生,一定会有非常美好的前途。”
  “我有一个包括60本书(30本人文社科类经典著作 30本专业书籍)的书单,要求每一个我指导的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平时在国外买到很好的外版书,也会整本复印送给他们读。”常江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最忌视野狭窄,因为社会上的绝大部分职业都对知识结构,提出较宽泛的要求。“我始终建议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都应该拿出至少三分之一的精力,广泛阅读各个领域的书籍。”英语也是其中的一环,能学好英语,阅读面就能更广,思维方式也能突破母语思维的局限,“不必说如今世界上最前沿的知识都是用英语写作的。”
  常江强调阅读。对于95后大学新生,他依然希望他们阅读。“以兴趣为出发点,广泛阅读,参加读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思维碰撞。”常江热衷旅行,他建议年轻人可以用双脚丈量世界,毕竟人文社科专业讲求阅历和经验。在“输入”后还要“输出”,有了积淀,就要表达和创造。
  不忙时,常江也会在睡觉前打开维基百科,看一两个词条,填补碎片化阅读的时间。他是新潮老师,但并不热衷新潮的学习工具。在他看来,工具只是手段,愿意使用新技术学习,并能提升兴趣和效率,他自然赞成,但关键还是看学生的学习意愿。他承认,在学习上,他有些老派——“我还是觉得坐在洒满阳光的图书馆的木椅上,用一下午的时间静静读上100页散发着油墨馨香的纸质书,是最美妙的学习状态。”
  责任编辑:尹颖尧
其他文献
本期关键词:  性格与做研究  性格与做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大大咧咧的人和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做研究?这正是我们本期要探讨的内容。想让性格对学术研究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就要了解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有意识地扬长避短。  我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是一个在艾森克个性判定测试中被定义为“内向”的人。由于不善与人打交道,我不大喜欢与同学成群结队地参加社团活动,更热爱一个人自习、阅读。然而,研究
2006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如期举行了一次大统考(CRCT)。不久,相关人员发现了这次考试的不同寻常之处:答题纸上出现了大量“由错变对”的更正痕迹,导致这次考试的分数出奇地高。  在现实中,学生在考试中肯定会对答案进行修改,而且总有一些学生会将错误的答案改成正确的,比如通过再次验算发现了错误,这也许是凑巧一大帮学生撞了好运,因此,这也不能判断为作弊。  不过,概率很容易让这种所谓“巧合”穿帮
6千里火车晃悠3天  高考前我参加了艺术类的提前批次考试,拿到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的合格证书,高考后我轻松地填写了志愿表。我无忧无虑地向往着远离父母过上独立生活,却不知道妈妈的感受,后来她告诉我,我离家后,她觉得:孵了二十年的蛋,刚破壳就被黄鼠狼给叼走了。  高中的惯例是高考后张贴大红榜,有大家的成绩和考取的学校。红榜张贴当天,我接到了一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子的电话,她和我都要去成都理工大学报到
采访王霞霞时,她刚刚度过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初为人师的王霞霞谈起自己的职业,言语间满是感动与自豪,而说起半年前的这次求职经历,她更是自信十足。  找工作嘛,就是自尊心、自信心不断受挫但又不断重塑的过程。  那次成功的面试  2014年大年初二那天,王霞霞接到了山东省日照市实验高中的面试通知。面试将在一周后的正月初十进行,不再笔试,直接试讲和答辩。  只有8天的准备时间,换做别人可能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1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完善党风廉政建设法规制度,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
书记啊!您可要替我们做主  这天早晨,不到上班的点儿,村委会的门口就聚集了一群村民,多为中年妇女,夹杂着三两个小孩子,边咳嗽边哭,女人们嘶哑着嗓子吵吵。我开了门赶紧给书记打电话,顺便接待来访村民。倒水让座,缓和气氛。说也奇怪,这会儿都好好的,五分钟后书记出现,女人们立马呈现出了不同于刚才的状况,撕心裂肺地扯着嘶哑的嗓子哭,叫嚷着:“书记啊!您可得要替我们做主啊!没法活了呀……”孩子也跟着开始哭。 
方玥本科在中国传媒大学修了统计和广电双学位,还去了英国诺丁汉攻读统计学硕士,她是传统意义上的高材生,给人的感觉是要走“当上总经理,出任CEO,找个高富帅,走向人生巅峰”的路子。不过,方玥还有另一重与统计精英毫不沾边的身份:原创歌手。大学时候她发行的原创歌曲《长头发的女孩》获了很多专业奖项。2013年,方玥发行了自己的原创专辑。音乐一直是方玥最热爱的事,虽然学了统计这么个跨界的学科,但她并不觉得音乐
一入有机深似海,从此周末是路人。我是浙江工业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的研究生,自从读了研,就基本天天“实验室是我家”的状态了。都说理科生粗枝大叶,但事实上在实验室呆久了,会变得非常细心且面面俱到,因为从实验记录到实验过程,每一个动作都需要严谨与细致,容不得半点马虎与大意。  实验记录你会了?  作为一枚研究生,和实验台在一块混的时间一长,紧绷的那根弦也松了,自诩练就了一双“刻度眼”,有时候取试剂都不用量筒
邢多多: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十一假期间,我和闺蜜去北京玩。坐在高铁上无聊,我从包里拿出一本书,看得正入神,闺蜜突然神神秘秘地对我说:“终于知道你身上比别人多了些什么东西?”“多了什么?”“一股书卷气。”她还打趣地问我:“看的什么好书,竟把你这样的‘土姑娘’变得如此温婉知性?”我笑了笑,给她看书的封面:《向着光亮那方》。  从西北小山区考上南京师范大学时,我看到城市孩子着装时尚、琴棋书画样
我是大二中文系学生,设计的是大三上学期的课程表。  我理想中的未来课表是简化的,一天只有两到三门课,一门课2小时,每门课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认真深入地学习。课程的内容从文史哲到外语、科技与政治经济,从逻辑培养到电影音乐欣赏,从阅读到实践学习,各方面都有。  将传统的数学科目改为逻辑思维培养,将单纯的英语学习改为自主选择的外语。我认为数学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就在于它对于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与其让数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