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与"渔"的传授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历史教学中,“授之以鱼”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现成的知识,而“授之以渔”则可以理解为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情感,向学生传授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
其他文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能否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关系到祖国的命运、民族的未来。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品德教育的必修课程,能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因此,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对学生加强道德情感的培养,既是当今时代的呼唤,又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贯穿思想品德教学
本文在分析循环经济理论和逆向物流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供应链上的农产品循环物流模式,并对农产品循环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从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层面为农产品循环物流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足以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的获得性进行性认知障碍,是造成依赖、残疾和死亡的重要
清代常州府是有清一代江南骈文重镇,而董基诚、董祐诚就是其中两位成就斐然的名家。由董基诚刊刻于道光十四年的《合刻栘华馆骈体文》4卷,是“二董”骈文创作成就的集中体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追问可以产生思维的火花,思维应从追问开始,并逐步深化。一个好的课堂追问能够把学生带入探究情境中,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现象或问题上;能够引导学生回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追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  正因为有效的课堂追问在目前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届中国管理全球论坛暨第十三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颁奖盛典上,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拖)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作为首个针对中国
2009年9月1日河南省开始实施的《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对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分材自学稿应运而生。从2009年秋季开始,我校开始运用分材自学稿进行教学,经过实践、反思,证明实施分材自学稿,可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分材自学稿  分材自学稿是实施自主学习的载体,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以分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