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效果观察

来源 :眼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少年屈光参差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3年后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变化。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1-2013年在北京同仁验光配镜中心验配角膜塑形镜且连续戴镜3年以上、按时复诊的近视性屈光参差青少年患者21例(42眼)。方法依近视度数将患眼分为高度数眼组(高于-3.00 D)及低度数眼组(低于等于-3.00 D),观察并比较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各组眼轴、中央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等参数的变化。主要指标眼轴、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眼轴分别为(25.16±0.78)mm、(25.27±0.81)mm、(25.43±0.91)mm、(25.50±0.85)mm和(25.64±0.87)mm,低度数眼组眼轴分别为(24.13±0.99)mm、(24.38±0.96)mm、(24.49±1.00)mm、(24.71±0.94)mm和(24.88±1.01)mm,双眼眼轴均随时间增长(F=48.2;P=0.000),高度数眼组眼轴更长(F=10.186;P=0.003)。各时间点眼轴差异量分别为(1.03±0.45)mm、(0.90±0.40)mm、(0.85±0.39)mm、(0.79±0.41)mm及(0.76±0.44)mm,戴镜后双眼眼轴差异量逐渐缩小(F=9.494;P=0.000)。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362.57±278.73)个/mm~2、(3393.67±325.88)个/mm~2、(3333.76±288.72)个/mm~2、(3276.90±240.49)个/mm~2及(3259.71±357.41)个/mm~2,低度数眼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365.62±352.75)个/mm~2、(3387.62±363.57)个/mm~2、(3314.05±270.12)个/mm~2、(3290.71±327.64)个/mm~2及(3307.05±357.12)个/mm~2,随着戴镜时间延长,双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呈下降趋势(F=4.386;P=0.006),双眼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007,P=0.932)。戴镜前及戴镜6个月、1年、2年、3年后高度数眼组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8.81±28.34)μm、(531.43±33.30)μm、(526.05±30.84)μm、(523.38±27.54)μm和(525.29±27.92)μm,低度数组眼中央角膜厚度分别为(549.76±28.72)μm、(536.90±26.51)μm、(534.24±27.67)μm、(534.19±25.84)μm及(531.76±27.16)μm,戴镜后6个月中央角膜厚度下降,以后无变化(F=56.843;P=0.000)。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长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双眼眼轴差距缩小。角膜塑形效果于戴镜6个月内稳定。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不足课下补”的思想,从构建高效课堂角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创设情境导入课程、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数学课堂趣味性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四点策略,意在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基于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直接带动了教育行业的进步。其中,数学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扩散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形结合思想是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合理地运用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创新思维得到培养,实现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在新课改下也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要求,应对数形结合思想进行运用,并融入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确保学
【摘要】新形势下的课堂模式给我们解决了内容多、时间少的问题。课堂对教师来说,就是教学方式。在课堂改革中,教师应从角色、观念上转变,更要做好课前、课中等方面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这就是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关键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238-02  课堂对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