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有位表妹,在水一方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介石的姑姑蒋赛凤17岁出嫁,婚后产下一个女儿,唤作阿春。可惜蒋赛凤的丈夫英年早逝,撇下这对苦命的母女。同样不幸的还有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在蒋介石八岁时,蒋介石的父亲撒手人寰。王采玉在嫁给蒋介石的父亲之前嫁过人,因丈夫去世,才再嫁到蒋家,如今却再次成为寡妇,十分痛苦。
  由于同病相怜,再加上是亲戚关系,王采玉和蒋赛凤经常来往,走得很近。而蒋介石和小表妹阿春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蒋赛凤每次到王采玉家,阿春总是跟着。来到之后就和蒋介石在一块儿玩,而且总爱玩过家家之类的游戏,蒋介石扮作“新郎”,阿春当仁不让就是“新娘”了。
  尽管蒋介石和表妹玩得很开心,但是蒋介石显得成熟很多,因为在他祖父、父亲去世后不久,蒋介石的弟弟和妹妹又相继夭折。王采玉十分伤心,此后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了蒋介石身上。蒋介石14岁时,王采玉听说在榆林有个叫毛凤美的人学问很好,正在她的表兄家开馆招生,但是学费昂贵。为了把蒋介石培养成才,王采玉省吃俭用,把蒋介石送到了毛凤美的门下。
  蒋介石告别了母亲后,在毛凤美的教导下,学有长进,很是刻苦。但不久,蒋介石就老實不下去了。原来一次放假后,蒋介石去看望蒋赛凤,发现昔日和自己玩过家家的阿春如今已十分迷人。两人相见,感慨颇多,又回忆起了往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甜蜜。自此后,蒋介石每逢有空,必来看望蒋赛凤,但蒋介石和阿春心知肚明,蒋介石哪儿是来看望姑母?分明是和表妹约会来了。
  自从恋上了表妹,蒋介石在学堂里整天走神发呆,无心听课,回答问题时驴唇不对马嘴。同学们每当见蒋介石这样,就嘲笑道:“瑞元(蒋介石小名)又开始想老婆了。”蒋介石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直言不讳地反问:“难道你们不想老婆吗?我以后要娶阿春做老婆。”
  王采玉知道这事后很伤心,可伤心有什么用,蒋介石根本听不进去她劝他的话。王采玉想,与其处处约束着蒋介石,倒不如遂了他的心愿,就托媒人到蒋赛凤家去提亲。
  尽管媒人把蒋介石夸得天花乱坠,但蒋介石贪玩的名声已在家乡传开了,蒋赛凤对媒人吼道:“回去告诉王采玉,叫她好好管管她的儿子,我女儿嫁谁也不嫁蒋瑞元那个无赖。”其实这也不能全怪蒋赛凤,毕竟她是个寡妇,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王采玉也是个寡妇,并不富裕,谁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进一个好人家呢?
  王采玉听了蒋赛凤的这番话,心中不免又气又恨。她自知蒋介石小小年纪就梦想娶亲几乎成了小镇的丑闻,却又不肯就此罢休。因为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扶持蒋介石学业有成,日后好为蒋氏门庭光宗耀祖,然而蒋介石偏偏不争气,为了一个花容月貌的表妹,几乎到了荒废学业的地步。蒋赛凤的一席冷嘲热讽,更加激起王采玉非要为儿子娶亲,以安其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日后蒋介石与毛福梅不如意的婚姻。
  编 辑 / 冰 如
其他文献
人才培养也是一场接力赛:傅斯年的父亲曾无私相助一位陌生青年,該青年成才后得知傅家陷入困境,于是对傅斯年的成长、教育十分尽心。傅斯年成名后,也对在昆明,生活陷入困境的梁思成兄弟关怀备至。在这场接力赛中,每个人都表现出色,令人感动。
1945年8月15日(美国当地时间8月14日),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乘着电波飞越太平洋,无数素昧平生的男女在美国的大街小巷忘情地拥抱、亲吻,用浪漫的方式庆贺二战结束。他们中最幸运的两位在机缘巧合之下被美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捕捉进镜头,成了新闻史上具有影响力和纪念意义的照片主角。  她并非真正的护士  对格丽塔·齐默尔来说,1945年8月14日的清晨再寻常不过。因为害怕迟到,她洗漱完毕、扎好头
炎热的夏天如期而至,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纽约人是如何避暑降温的吧!  烈日下,人们正在位于城市中央的露天泳池中戏水—和吹空调相比,这个方法更有乐趣,关键是省电。  为了降温,几个孩子正用小水桶从路边水流中灌水往自己身上浇—自拍杆都弱爆了,小水桶才是出门必备神器。  除了游泳外,从高高的架子上纵身跳入河中也是降温的一种方式—炎热和凉爽之间只差一个架子的距离。  纽约东部贫民区的孩子们正在一个暂时性的
陈阿娇留给世人的,除了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和众多墨客的唏嘘叹惋外,最著名的莫过于那个有关金屋的荒谬传说。后世很多人将阿娇的悲剧归因于刘彻的不守承诺,其实这真是错怪了刘彻。这件事要怪也怪馆陶公主和王美人,是她们从一开始就让年幼的阿娇沉溺于爱情天长地久的童话里,从没有一天活在后宫婚姻的残酷现实中,认为刘彻此生此世就该爱她一人,爱上别人便是违背了当初的誓言。  其实这有关金屋的许诺本没有后世想象的那般庄
鸦片战争打响后,英国的坚船利炮一亮相,大清朝立刻满头是包。但在军情越发紧急的时刻,道光依然自我感觉良好,非常自信地调来一个新统帅——杨芳。谁知这位大将一来就做出了一桩让人笑掉大牙的事:他令部下四处活动,征集女性用的马桶,最好还是装粪尿的,在前线摆成一排,目的是破洋人的妖法。  其实,除了这点儿荒唐事,杨芳的确是清朝难得一见的传奇将军。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杨芳自幼心比天高,立志建功立业,读书武艺练
初二那年,接连几次测试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我很郁闷,每天上课都心不在焉。陈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在一个夜晚找到了我。  那天晚自习,教室里除了笔尖“沙沙”作响,再没有别的声音。“刘雯,出来一下。”一个熟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把我吓了一跳,原来是陈老师。  不会是今天上语文课时没有认真听,被陈老师发现了吧?天哪,我该怎么办!脑袋里“轰”的一声炸开,很多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仿佛有上千只蚂蚁一同咬我。  挪到教
到目前为止,日本教科书和日本历史学者都认为,美军向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日本方面事先没有想到,是被美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最新资料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日本陆军对美国的原子弹研发一事一直密切关注。  在日本陆军参谋本部中有一个秘密部门叫特殊情报部。当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特殊情报部在解读美军发出的密报中,发现了这支美军的特殊轰炸部队。日本陆军对美军的原子弹开发动向非常清楚,但是没有告诉日本国民。  1
今天又要公布考试成绩了,大家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满分”老师的到来。我们的数学老师叫满凤兰,同学们都喜欢叫她“满分”老师。她有一头乌黑的短卷发,配上高挑的身材,总能使人联想到考试卷里的“100分”。  “噔、噔、噔……”一阵脚步声后,“满分”老师在同学们期待的眼神中闪亮登场。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半仰的小脸渴望却又害怕听到自己的成绩。就在此刻,“啪”的一声,老师把卷子摔到桌子上,大家心里一
玩刺激,不要安全
期刊
1938年,美国电视台还没有开播、电脑还没有诞生,穷困潦倒的美国人只能听广播。有媒体的地方就有大V,虽然广播大V们没有办法参与直播访谈,但至少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当年,美国戏剧界天才奥森·韦尔斯才刚刚23岁,但他已经声震百老汇。他打算从戏剧界走向全美国,于是做了一个很酷的决定:把一部科幻小说中的情节改编成广播剧,并且以新闻节目的形式通过广播播出去。  于是,1938年万圣节那天晚上,哥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