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痕最深的两本书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编辑之约,盘点一下刚刚过去的这一年读过的书,有两本印痕最深。
  一本是《方志敏全集》,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是因在江西采访时,为方志敏的事迹所感动,才专门找来读这本书的。
  让我吃惊的是,全书除政治文章外,竟还有小说、诗歌、散文、剧本、信札等。中共第一代领袖大多学养深厚,多才多艺。方志敏在他16岁时就发豪言:“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洁梅兰。”他很有魅力,一米八的个子,骑一白马,挥枪沙场。是现实版的白马王子。他在树下读书,众多暗恋的女子常会偷偷地在他身后放一双亲手做的布鞋。据说,有时一上午,他走后,警卫员可收回两三双鞋。但有这样的美形奇才,他并不自恋,为民族解放,毅然投身于戰火。就像居里夫人,以天生丽质却去烟火棚子里炼镭,浑身是伤。
  《方志敏全集》共40万字,其中13.6万字是在狱中所写。他要随时应付提审,带着脚镣手铐,又有十多年的痔疮,流血化脓,不能平坐。每天平均完成一千多字,这是何等的意志力。这种精神是红军和长征财富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总会死去,一些事总会过去。就是当年对立的国共两党,也已经几分几合。但方志敏的人格和精神不死。读了这本书后我写了一篇文章《方志敏生命的最后七个月》,发在《人民日报》上。
  第二本是《左文襄公在西北》,岳麓书社印行,秦翰才著。我因为写《左公柳》一文查找资料,发现当代学者的书中常引到这本书,就在旧书网上淘来一本。
  文襄公是左宗棠死后朝廷追赠的号。左宗棠收复、开发西北的政治新风有这样几点:1.强化国家主权,力主新疆建省。六次上书,到死后才批下来。2.反贪倡廉。3.惩治不作为。他最恨那些身居要位怕事、躲事、不干事的懒官、庸官。其严厉作风无人不怕。4.亲民恤下。他身为钦差、总督,又年过六旬,带兵时拒住衙门,只住帐篷。5.不喜虚荣。当地乡绅已为他修了一座歌功颂德的生祠,他立令拆毁。可见能成其事者,是因有其人。
  再者,此书本身就是一部传奇。为著书,作者在内地遍查资料,又自愿从当时的陪都重庆调甘肃工作,实地考察。作者下笔时始终怀有一种敬畏之心。全书无一处直呼“左宗棠”,要说其名时都称“左文襄公”。该书1945年商务印书馆初版于重庆,后在上海再版。1984年根据王震将军的建议,由湖南岳麓书社重印。可以推想,当年王震治疆,从此书中汲取过不少营养。第一代高干,还是真读书、真用书的。由是我有一个想法,能不能精选一批政治家传略,出版一套资治通鉴式的《政治家小丛书》。这对倡导干部读书,提高干部素质大有好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团体心理干预治疗对脑性瘫痪(CP)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及亳州
独立学院贫困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对他们的救助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救助,而应依据独立学院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心理扶助体系,综合治理,多管齐下,以不断提
主体性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它以培养学生主体性为目标,强调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在中师语文
职业与个人生涯发展密切相关,职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人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开展职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在职业兴趣培养和职业生涯教育方面的不足,高
2004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实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教育变革,其核心在于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几年的新课改中出现的亮
起初与《新湘评论》并不相识,前年国庆假期与一位长辈闲谈时他推荐给我,并叮嘱:“多看看,对你会有帮助。”当时我就用手机记存了“新湘评论”四个字,并表示一定会详细阅读。  我先是在手机上关注了“新湘评论”微信公众号,而杂志到手则是无意间在父亲书桌上的一摞書籍里找到的,顿时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喜悦之感。我迫不及待地翻阅《新湘评论》,有前沿理论、热点解读、先进典型,还有美文散文、名家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试放时,有外国人来看,可入场没多久,就离开了。  为了让外国人能看懂中国戏剧片,工作人员准备了15页的说明书。周恩来说:十几页的说明书,谁看?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给外国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