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在胆道系统中居首位,且发病隐蔽,发现时多属晚期,根治机会少,预后极差.原发性胆囊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通过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资料的分析,对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已基本达成共识[1]:胆囊结石病程大于5年;50岁以上的女性胆囊结石患者;超声提示胆囊壁有局限性增厚;胆囊颈部嵌顿结石;结石直径大于2.0 cm;胆囊萎缩或胆囊壁明显增厚;瓷器样胆囊;合并有胆囊息肉样病变;合并异常胆胰管连接;继往曾行胆囊造瘘术者.临床上如遇以上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诊治措施,以期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治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孤立肾结石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13例孤立肾结石,结石最大长径0.8~3.5 cm,平均1.6 cm.经8.0/9.8 F输尿管硬镜探查扩张后留置输尿管扩张鞘,引入输尿管软镜,用200 μm光纤、(0.8~1.2) J/(5~ 10) Hz功率钬激光碎石.结果 一次碎石成功率1 1例,1例因输尿管狭窄无法置入输尿管扩张鞘
目的观察miRNA-17-5p在动脉粥样硬化(AS)疾病中的表达变化。方法将10只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10只ApoE-/-小鼠作为高胆固醇喂养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喂养小鼠12周。高胆固醇喂养组采用高胆固醇饮食喂养小鼠12周,然后尾静脉注射miRNA-17-5p抑制剂干预。观察比较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miRNA-17-5p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和在主动脉血管组织
目的探讨对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的腹主动脉瘤(AAA)患者行临床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至2017年3月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5例AAA患者,男39例,女26例,年龄(48.3±3.4)岁。术前均经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确诊。瘤体最大直径(5.7±1.1)cm。术前对高血压疼痛患者进行降压及镇痛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术中做好保暖工作,进行心电监护。术后指导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