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堆肥设施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分析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设施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便携式气质联用仪分析了生活垃圾堆肥设施各工段VOCs的组分及含量,并用等效丙烯浓度法与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计算了其臭氧生成潜势.结果表明,在垃圾卸料分选车间、一次发酵车间、二次发酵车间、堆肥产品存放车间以及厂界中VOCs的总浓度分别为10 302.1、15 484.1、929.9、4 693.6与370.4μg·m-3.乙醇、柠檬烯和丙酮是生活垃圾堆肥设施释放VOCs的主要组成物质.采用等效丙烯浓度法计算出的垃圾卸料分选车间、一次发酵车间、二次发酵车间、堆肥产品存放车间以及厂界中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5 875.7、4 087.9、378.0、747.7与296.8μg·m-3;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时的臭氧生成潜势分别为26 979.3、21 168.3、14 69.3、6 439.6与455.8μg·m-3.控制垃圾卸料分选车间和一次发酵车间的VOCs排放对减少空气污染,降低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设施臭氧生成潜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更适合于计算生活垃圾堆肥设施中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
其他文献
课堂是学校育人的主渠道,校长管理学校要把课堂管理作为第一要务。课堂管理可以通过上课、听课和评课等方式进行。在做好课堂管理的基础上,校长还应该有课堂领导的时代担当,
智能掌上设备和无线科技的迅猛发展对仪器控制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利用集合了无线通信技术的PDA来控制仪器的方式弥补了传统台式计算机通过串口控制仪器存在的移动性能差、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要让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思维方法,不断扩充认知结构,积累思维经验
为了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中废塑料在风选机内的分选率,运用流体力学知识以及fluent软件对风选机内的气流速度,气流分布形式及轻质物料出口槽截面的风速大小及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
开展实验验证利用蚯蚓筛分垃圾的可行性及经济性。通过实验记录了蚯蚓长度、数量、垃圾处理量及试验箱内土壤变化,建立了蚯蚓吞食垃圾的数学模型,带入处理后进行数据计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