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康有为、 梁启超关系的演变是颇耐人寻味的.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 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作出过各自的贡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 梁启超关系的演变是颇耐人寻味的.应该说,康、梁二人都曾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 都曾为使中国由封建制度转向资本主义制度作出过各自的贡献. 然而,在历史的转折与大变革面前,一个固步自封,僵化保守,拒绝接受新事物和新变化;一个善于吸收,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努力挣脱传统事物与文化的束缚,师生思想的分歧乃至最后分裂是理所当然的. 康有为是梁启超治学和从政的导师, 二人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是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的.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1955年Herstein将著名的Jacobson定理推广为:定理A.如果对R中任意x,y,存在可依赖于x,y的整系数多项式p(t),使[x-x2p(x),y]=0,则R是交换的.本文利用多项式的系数和定义了n元多
为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幸福快乐的过程.正因如此,广大教师都在千方百计地寻找优化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问题解决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话题,也是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目标.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着眼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应作为一切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数学课程的核心,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性格与优良品德,是语文教师的重要教育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难
《数学通报》2005年第一期刊出的1533号题是:在锐角△ABC中,求证1sin2A+sin12B+1sin2C≥1sinA+1sinB+1sinC.本文将由一个简单的引理出发,给出该题指数推广(命题)的一个简证.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