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平同志的点滴回忆

来源 :档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ch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80年8月16日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在给首长做专职保健医生的3年时间中,小平同志先后会见外宾187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我曾多次目睹小平同志接见外国元首和接受记者采访的各种场面,他的外交家风采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精力充沛 反应敏捷
  
  我给小平同志服务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然而,给人的印象全然不像近八旬的老人。他的精力很旺盛,外事活动更是频繁,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一天会见几批客人是常事,每次总是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对答如流。
  小平同志的精力非一般人可比,我们这些在他身边工作的年轻人更是自愧不如。有一天,小平同志上午刚主持完会议,秘书就告诉他下午3点有外宾等着接见。由于连续几天频繁地参加各种活动,我们工作人员都感到很疲乏。那天午饭吃过后,我一躺到床上就睡着了,待我猛然醒来后,才知道小平同志早已乘车到钓鱼台会见外宾去了。
  据我观察,小平同志平时少言寡语,在家中也很少与家人说话;但他一进入工作状态,尤其是会见客人,马上判若两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允许我们工作人员在场,我常常侍立一旁听他老人家与外宾谈话。无论是发达国家的元首,还是发展中国家的首脑,亦或是世界级的大腕外交家与著名记者,他们初次见小平同志时一般都有些拘谨,有的甚至手足无措。但是,小平同志善于用风趣、坦诚的语言使对方精神放松,很快便赢得客人的信任和对他所述观点的赞同。
  小平同志乐于面对任何一位被世界称为“铁腕人物”的交谈高手,善于通过记者的笔向世界人民宣传社会主义中国,宣传我国政府对国内外各种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小平同志思维敏捷,谈锋犀利,善于用通俗易懂、生动贴切的语言来表述对一些重大政治问题的态度。交谈中,尽管他的右耳听力有些障碍,但他从不反复询问,他对问题的理解非常迅速,反应也相当惊人,分析问题简明透彻、不卑不亢,经常能够稳操胜券,这一切充分显示出他那闻名世界的大政治家、外交家风采。
  据我多次观察,小平同志会见外宾时的谈话内容,事先都没有文字准备。他从不看什么资料,有时甚至还看点武侠小说什么的。外出会见时间一到,他马上放下书报,更衣上车。小平同志的时间观念很强,总会准时出现在会客厅。如果其他国家的领导人迟迟未到,小平同志总是安之若素,静静地等候着,直到会见的人珊姗来迟时,小平同志也总是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妙语连珠 答法拉奇
  
  我刚到小平同志身边工作的第一个月,就有幸聆听了他同法拉奇的唇枪舌剑。那是1980年8月21日和23日两天时间里,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两进中南海,就当时国际国内十分关注的最敏感的政治问题专访小平同志。
  众所周知,世界著名女记者法拉奇一向以言辞泼辣、问题尖锐而著称,并著有《风云人物采访记》一书。法拉奇采访过很多国际知名人物,如英·甘地、基辛格、阿拉法特等,是一个令世界许多政治家闻之发怵的记者,连能言善辩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都经不住她的诱问,一不小心吐露了隐私。基辛格在接受她的采访后曾诙谐地叹息说:“她把我完全给毁灭了。”果然,法拉奇与小平同志一见面,便连珠炮似地提出许多尖锐问题,令我们这些侍立一旁的工作人员都感到局促不安。
  法拉奇问:四个现代化将使外国资本进中国,这样不可避免地引起私人投资问题,这是否会在中国形成小资本主义?
  小平同志用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回答说:归根到底,我们的建设方针还是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引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吸收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甚至包括外国在中国建厂,可以作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补充。当然,这其中也许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但这不可怕。
  法拉奇:那么,你是否认为资本主义并不是都是坏的?
  小平同志:要弄清什么是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有些东西并不能说是资本主义的,比如说,技术问题是科学,生产管理是科学,在任何社会,对任何国家都是有用的。我们学习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科学、先进的管理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而这些东西并没有阶级性。
  法拉奇:共产主义是否也承认个人利益?
  小平同志给了她肯定的答复:按照马克思说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将更多地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需要。
  法拉奇还问了怎样看待毛泽东的错误,周恩来在“文革”中为什么没有被打倒等问题。小平同志都非常巧妙地作了回答。
  法拉奇接着问:你给江青打多少分?
  小平同志不假思索地说:零分以下。
  法拉奇又问:你对自己怎么评价?
  此问题的提出,回答不好就会造成与毛泽东、周恩来,还有江青相比较的假象。小平同志平静地说:我自己能对半开就不错了,但有一点可以讲,我一生问心无愧。你一定要记下我的话,我是犯了不少错误,包括毛泽东犯的那些错误我也有份,只是可以说是好心办了错事。
  小平同志坦率的回答令法拉奇大为敬佩,很是感动。小平同志在与法拉奇的谈话中,用辩证的观点阐述了他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他的思维之敏捷,见解之精辟,给了法拉奇很深的印象。采访结束后,法拉奇带着满意的微笑离开了中南海。
  两年后的1982年9月30日,基辛格博士访华时称赞小平同志说:“我看了你与法拉奇的谈话,你是惟一同法拉奇谈话取胜于她的人。”1985年,小平同志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书记亚历山德罗·纳塔时,又提起与法拉奇的那次“答记者问”。小平同志笑着说:“我同她谈了七八个小时,她给我出了许多难以回答的题目,我总算通过了考试。”是啊,小平同志每次接见外宾与“答记者问”,无一不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他也由此折服了世界政坛和新闻界。
  
  与“铁娘子”的智慧较量
  
  小平同志会见撒切尔夫人时的情景,读者一定在当时的新闻记录片或照片中瞻仰过小平同志的风采。撒切尔夫人在英国政界是一个铁腕人物,处理国际事务一向以强硬和善于变通著称,所以人称“铁娘子”。香港问题怎样谈,她早就打了如意算盘。英方外交官员已多次与中方接触,她知道中方收回香港的决心很大,但并不想因此而改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撒切尔考虑的是:如果能让中方把主权和治理权也分开,主权归还中国后,英国仍然保留对香港的实际管治权,岂不是更好!要做到这一步,必须首先让中国承认历史上有关香港的3个国际条约继续有效。这是撒切尔的如意算盘。
  1982年9月24日,中英双方最高层进入实质性的会议。那天,“铁娘子”接到通知,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与她会谈。她走向福建厅,见大门紧闭,有些纳闷:为何邓小平还不出来迎接?她正在疑惑之时,福建厅的大门忽然洞开,小平同志身着笔挺的灰蓝色中山装,脚蹬锃亮的皮鞋,精神焕发地走出来,上前五六步与她握手。“铁娘子”锋芒毕露,说:“我作为英国现任首相访华,看到您很高兴”。小平同志绵里藏针,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好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
  寒暄过后,转入正题。“铁娘子”先声夺人,把英国历史上强加给中国的3个不平等条约搬了出来,声称按国际法3个条约仍然有效,还说1997年后英国要继续管治香港。会谈一开始她就把香港主权的归属问题提出来了。
  小平同志毫不客气,斩钉截铁地说:“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丝毫回旋余地。”随即他加重语气说:“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他还特别提醒“铁娘子”:“我们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还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到1997年还不收回香港,那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应该自动退出历史舞台,没有别的选择。”小平同志还开导“铁娘子”说:“中国收回香港主权,对英国也是有利的。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结束殖民统治,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
  “铁娘子”早就知道小平同志精明果断,谈判时既强硬又灵活,初次交锋,确实厉害。“铁娘子”没料到小平同志在香港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她打出的第一张牌就碰了硬钉子,但她仍不甘心,说:“中国不是很关心繁荣吗?如果中国收回香港,给香港带来的将不是繁荣,而是灾难性的影响,这可对中国的四化建设不利啊。”“铁娘子”发出了威胁。
  小平同志从来不惧威胁恫吓,他掷地有声地说:“不能说香港保持稳定必须在英国的管治下才能实现,中国收回香港后自有办法继续保持香港的繁荣。即使香港不能继续保持繁荣,对中国的‘四化’建设又有多大影响?如果中国把四化建设能否实现放在香港是否繁荣上,那么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小平同志索性把话说开:“如果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就像夫人所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么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小平同志还向“铁娘子”交底说:“我们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问题,即如果有人不愿合作,在香港制造混乱,中国政府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小平同志的话表现了爱国者的坚定、革命者的胆略和政治家的高瞻远瞩。
  “铁娘子”在会谈较量中一直处于劣势,她的观点被小平同志逐一驳回。不过她也明白,如果最后谈不好,对英国也没有好处。会谈结束后,“铁娘子”落寞地从大门走出,脸色沉重。
  此次会谈中,小平同志将思考很久的伟大政治构想“一国两制”首次公布于世。小平同志与撒切尔夫人的会谈,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使那位在全球有“铁娘子”之称的世界著名政治家原来坚持的许多观点都被迫让步,说得她口服心服,最后终于在香港回归问题上达成共识。我们这些站在一边的工作人员听了小平同志的雄辩,都感到振奋和骄傲,当时的心情真是非常激动、难于言表。那天的会谈气氛表面上平和,实际却刀光剑影,剑拔弩张。
  “铁娘子”虽“铁”,但在香港归还中国的问题上,不得不按小平同志的主张办理,这是大势所趋。尽管如此,撒切尔夫人对小平同志仍很敬佩,她再次访华时曾这样评价说:“我认为,从历史的观点看,‘一国两制’是最富于天才的创造。这种构想看起来是简单的想法,但却是充满想象力的构想,是解决香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达成协议的关键。”
其他文献
闻听大海浪涛声,美妙弦音入耳鸣。  闭目相思随远客,花香散出寄佳卿。  青山峻岭峰峦起,鸟唱回旋赞颂情。  綠树成荫枝蔓荡,迎风乐舞展英荣。
《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但又饱含人生哲理的喜剧作品,本文简单对《仲夏夜之梦》的语言风格作出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的语言研究提供帮助与参考。  一、《仲夏夜之梦》的创作背景以及简介  《仲夏夜之梦》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仲夏夜之梦》的情节构思以及语言表达形式,都具有十分浓烈的莎士比亚风格,在文章中所应用的语言十分诙谐幽默,并且在进行情节的设计时也具有莎士比亚特
摘 要:盂蘭盆節即中元節,來源於佛教觀念。傳入中國後,此概念之宗教意義與文學意義皆有嬗變。本文意在考察盂蘭盆節的文獻出處、由經文散發出的孝親觀念以及該觀念的本土化。  關鍵詞:盂蘭盆節;《佛說盂蘭盆所說經》;孝親觀念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05--02  一、盂蘭盆節的來歷  七月十五是中國民間流行的鬼節之一。它可被稱作中元節
風雨人生几十载,童颜未见皱纹栽。  回眸笑看春来意,最是风流晚翠开。
摘 要: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磨蚀研究受到愈来愈多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对于外语磨蚀的研究。动态系统理论自引入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以来,基于该理论的研究亦发展迅速,诸多学者将其运用在外语磨蚀研究中。本文拟从动态系统理论出发,探讨该理论特征下的外语磨蚀研究。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外语磨蚀;动态系统理论特征  作者简介:孙海娜(1995-),女,汉族,吉林省延吉市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硕士研
赤裸的枝条  摇曳着鸟的孤寒  凜冽的风撕扯着羽毛的震颤  一只鸟的思索  从日出到日暮  不变……  远山定格了沉睡的姿势  河水习惯了顺流的坦然  刹那间  它振翅一跃  直击那血染的山巅
摘 要:迪士尼公司于2013年出品的动画电影Frozen,在全世界的放映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票房,获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影片主要讲述的是安娜公主和克里斯托夫带着驯鹿和雪宝寻找具有冰雪能力的姐姐艾莎。最终,安娜凭借真爱,成功解除了冰封王国的魔法。Frozen是对迪士尼传统公主题材“王子拯救公主”叙事套路的突破。在2019年11月22日,Frozen2在北美和中国内地同步上映。仅上映一周,
摘 要:“路人啊,你们的脚印/便是唯一的道路/路人啊,本没有路/路以铺就,不要驻足”这是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的诗句,在诗中他将人生比作道路,与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的意向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位文学大家的生平和所处社会背景也对“路”有不同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两部作品,来探究“路”的异同。  关键词
摘 要:英国十七世纪玄学诗派的代表诗人约翰·多恩一生创作了约200多首诗歌,很多学者把目光放在对他的爱情诗的研究上,并且硕果累累。然而,学术界对于他在晚年创作的宗教诗歌和布道文却研究的很少。有鉴于此,本文将以数首《神圣的十四行诗》为例,尝试探究其中的主题,包括宇宙的本性、人在生活中的位置或作用、灵魂和肉体的关系,以期对这位诗人的人生观有完整的认识。  关键词:主题;意象;十四行诗  作者简介:杜蓓
摘 要:激流三部曲以高家四代人的悲欢离合和家族盛衰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家族制度必然崩溃的命运。这其中,高家公馆中女性的一生大都充斥着悲剧色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不论是上流社会的女性还是底层女性,都被“三从四德”、“重男轻女”的传统女性思想禁锢着,成为了封建婚姻制度和迷信思想的牺牲品。  关键词:激流三部曲;女性悲剧  作者简介:傅程涵(1997-),浙江舟山人,杭州师范大学钱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