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尤其是环境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在整个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人们在对森林资源的保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因此我们在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就要将一些新型的造林技术应用到其中。文章通过对雨季造林技术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讨论了更新造林的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雨季造林;造林技术;更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过程中,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生存的环境有着一定的改善效果,进而使得森林工程建筑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扩大,人们为了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维护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一般都会在雨季来开展造林工程,这主要是因为雨季温度较高,而湿度也比较大,所以雨季造林在我国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雨季造林工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雨季的造林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树种的存活率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造林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对其造林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从而使得雨季造林的成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们就对雨季造林技术和更新造林建议的相关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让人们对雨季造林技术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雨季造林技术的探讨
在当前我国造林工程发展的过程中,雨季造林技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造林方法,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平整度、树苗的质量、造林时机的选择以及对树木种植密度的确定,后期保护维护工作等方面来完成的,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相关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
1.平整土地
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对种植土地平整度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使得树苗的种植效果得到偷笑的提高,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建设,雨季造林对地面造成的破坏,从而对林地起到一个良好的水土保护作用。不过在雨季种植的过程中,不同的地质提条件,其土地的平整度也就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就要根据雨季造成地质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整地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从而满足林地的规格和方法进行确定,并且严格按照造林工程建设水土保护的原则,来对其进行整地处理,从而使得人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对土地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使得雨季造林的效果的进一步的提升。
2.根据地质选择树苗
在雨季造林中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合造林,因此在整个雨季造林工作中就需要根据时间与地质选择合适的树种与苗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树苗在雨季造林工作的过程中的成活率。同时在苗木选择时最好选择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选择的苗木应该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与机械损伤,还有保证所选择的树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抗性,进而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3.掌握雨季造林时机
在雨季造林的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好树苗种植的时机。在雨季造林期间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天气变化,掌握雨情,尽可能抓住在造林前下过几次透雨,而造林后又能阴雨连绵这一有利时机。还有树苗的种植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树苗被太阳暴晒,进而提高树苗的抵抗能力。最后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树苗等雨,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造林的成活率。
4.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选择合适种植方法
在雨季造林中必须要合理确定树苗的种植密度,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雨季造林的效果,又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例如阔叶树造林密度一般为每亩地75~100株,并且將株行距定位1米*1.5米,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树苗的采光率。同时在雨季造林中还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尽可能的做到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起苗前一天要对圃地灌水,然后使用镢头深刨,保证苗木的根系完整,接着用营养袋进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格外小心,防止树苗出现机械损伤,最后就是栽种时一定要撕破营养袋底部,同时必须要保证树苗栽种的深度要合适。
5.最好树苗栽种后的抚育保护
在雨季造林之后必须要做好抚育保护,及时采取措施对穴面进行保护,防止暴雨对土壤的冲击,进而减少蒸腾失水,促进苗木的生长。还有在树苗栽种后要及时浇水,遇到暴雨后要及时查看,防止栽种的树苗出现倾倒,进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还有就是雨季是杂草蔓生的季节,因此造林之后必须要及时为树苗松土和清除杂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杂草吸收树苗的养分而影响树苗的正常生长。
二、更新造林的建议
人工更新造林与天然更新造林各有优缺点,人工更新造林能够迅速恢复森林,能够在林木组成、密度、结构等方面能保证质量,但是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技术,很难全部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而天然更新造林分布广、数量多、种类多,是人工更新无法比拟的,但是天然林生长较慢,因此在更新造林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更新造林方式。
1.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
在更新造林时应该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更新成活率,甚至还有可能培育出比较优良的“人天”混合林,缩短森林经营周期。
2.建立更新造林技术档案
在建立更新造林技术档案时应该以林场为单位,以小班统计为基础,在每年指定的时期内对更新造林完成度进行调查,并且把各个调查因子,例如更新造林地点、方位、植被以及天然更新造林状况等填入档案内指定的栏目。通过档案可以反映出森林更新与砍伐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最适合的更新造林方式,从而及时的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此外,通过更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各个小班的更新造林成效,从而可以对更新造林成效比较低的地区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更新造林作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障。不过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造林作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造林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进行重视,这就使得人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反而使得树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对造林作为进行更新时,我们必须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予以重视,从而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使得雨季造林技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保障了人们生态环境的得到很好的保护,避免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雨季造林技术的更新,不仅有利于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还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造林技术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重视,并且采用天人结合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雨季造林技术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敏,刘淑玲,王伟.辽西北沙地更新造林的几点建议[J].防护林科技. 2011(06)
[2]张福林.浅析造林后抚育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4)
[3]刘红财,李国平.天然林资源保护与人工造林建设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4)
[4]张伟.浅谈人工更新造林成效[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01)
【关键词】雨季造林;造林技术;更新建议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在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的过程中,人们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人们生存的环境有着一定的改善效果,进而使得森林工程建筑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目前,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扩大,人们为了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维护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人们一般都会在雨季来开展造林工程,这主要是因为雨季温度较高,而湿度也比较大,所以雨季造林在我国领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们在雨季造林工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雨季的造林的难度较大,从而导致树种的存活率大幅度的下降,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造林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对其造林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更新,从而使得雨季造林的成效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们就对雨季造林技术和更新造林建议的相关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从而让人们对雨季造林技术有着更加深刻的了解。
一、雨季造林技术的探讨
在当前我国造林工程发展的过程中,雨季造林技术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造林方法,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平整度、树苗的质量、造林时机的选择以及对树木种植密度的确定,后期保护维护工作等方面来完成的,下面我们就对这些相关的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
1.平整土地
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对种植土地平整度的确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使得树苗的种植效果得到偷笑的提高,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建设,雨季造林对地面造成的破坏,从而对林地起到一个良好的水土保护作用。不过在雨季种植的过程中,不同的地质提条件,其土地的平整度也就存在的一定的差异,因此我们就要根据雨季造成地质的实际情况,来对其整地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从而满足林地的规格和方法进行确定,并且严格按照造林工程建设水土保护的原则,来对其进行整地处理,从而使得人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对土地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使得雨季造林的效果的进一步的提升。
2.根据地质选择树苗
在雨季造林中并不是所有的树种都适合造林,因此在整个雨季造林工作中就需要根据时间与地质选择合适的树种与苗木,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树苗在雨季造林工作的过程中的成活率。同时在苗木选择时最好选择容器苗,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选择的苗木应该根系发达,没有病虫害与机械损伤,还有保证所选择的树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抗性,进而保证造林的成活率。
3.掌握雨季造林时机
在雨季造林的工作中必须要把握好树苗种植的时机。在雨季造林期间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天气变化,掌握雨情,尽可能抓住在造林前下过几次透雨,而造林后又能阴雨连绵这一有利时机。还有树苗的种植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树苗被太阳暴晒,进而提高树苗的抵抗能力。最后切忌在无雨和降雨不多的时期强栽树苗等雨,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造林的成活率。
4.合理确定种植密度,选择合适种植方法
在雨季造林中必须要合理确定树苗的种植密度,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雨季造林的效果,又能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例如阔叶树造林密度一般为每亩地75~100株,并且將株行距定位1米*1.5米,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树苗的采光率。同时在雨季造林中还要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尽可能的做到随起苗、随包装、随运输、随栽植,起苗前一天要对圃地灌水,然后使用镢头深刨,保证苗木的根系完整,接着用营养袋进行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格外小心,防止树苗出现机械损伤,最后就是栽种时一定要撕破营养袋底部,同时必须要保证树苗栽种的深度要合适。
5.最好树苗栽种后的抚育保护
在雨季造林之后必须要做好抚育保护,及时采取措施对穴面进行保护,防止暴雨对土壤的冲击,进而减少蒸腾失水,促进苗木的生长。还有在树苗栽种后要及时浇水,遇到暴雨后要及时查看,防止栽种的树苗出现倾倒,进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还有就是雨季是杂草蔓生的季节,因此造林之后必须要及时为树苗松土和清除杂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杂草吸收树苗的养分而影响树苗的正常生长。
二、更新造林的建议
人工更新造林与天然更新造林各有优缺点,人工更新造林能够迅速恢复森林,能够在林木组成、密度、结构等方面能保证质量,但是它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技术,很难全部实现人工更新造林。而天然更新造林分布广、数量多、种类多,是人工更新无法比拟的,但是天然林生长较慢,因此在更新造林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更新造林方式。
1.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
在更新造林时应该坚持人工更新为主,人工促进和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时间,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更新成活率,甚至还有可能培育出比较优良的“人天”混合林,缩短森林经营周期。
2.建立更新造林技术档案
在建立更新造林技术档案时应该以林场为单位,以小班统计为基础,在每年指定的时期内对更新造林完成度进行调查,并且把各个调查因子,例如更新造林地点、方位、植被以及天然更新造林状况等填入档案内指定的栏目。通过档案可以反映出森林更新与砍伐之间的关系,进而找出最适合的更新造林方式,从而及时的完成更新造林任务。此外,通过更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可以有效的了解到各个小班的更新造林成效,从而可以对更新造林成效比较低的地区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3.更新造林作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予以重视,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使得我国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障。不过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造林作业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对造林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效益进行重视,这就使得人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生态环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反而使得树苗在生长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对造林作为进行更新时,我们必须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予以重视,从而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对其进行处理,这样不仅使得雨季造林技术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还保障了人们生态环境的得到很好的保护,避免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对雨季造林技术的更新,不仅有利于我国林业行业的发展,还对我们的生活环境有着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我们在雨季造林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造林技术的质量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行重视,并且采用天人结合方法来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使得雨季造林技术得到优化。
参考文献
[1 刘敏,刘淑玲,王伟.辽西北沙地更新造林的几点建议[J].防护林科技. 2011(06)
[2]张福林.浅析造林后抚育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4)
[3]刘红财,李国平.天然林资源保护与人工造林建设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14)
[4]张伟.浅谈人工更新造林成效[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