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学之我见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bestsolut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出色的教学不仅仅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的要求以外,对学生自身的条件及个人素质都是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声乐教学与其他科目的教学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教师,对于学生都有着很大的要求。本文重点讨论了当下音乐教学中的相关的问题。
  【关键词】声乐教学;音准;节奏
  声乐教学与其他的教学从根本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同时也与大多数人的认识有所不同。大多数人对声乐教学的认识都普遍认为是较为随意的、轻松的工作,但是真实中的声乐教学并非如此。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出色的教学并不仅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即,扎实的声乐知识理论、丰富的声乐技巧、以及全面的艺术修养与灵活的教学方法)有着很大的要求外,对学生本身的素质也有着很大的要求,对学生的嗓音条件,以及在艺术领域的领悟能力,以及认真钻研的态度等等都有着很大的要求。因此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就是学生对自身的歌唱器官的了解不够充分,在课堂教材中,学生缺少演唱的机会,并且对自身的真实的声音也没有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障碍,满足当前声乐教学中的各方面的需要,为声乐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声音的客观评价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声音的概念较为抽象,只能通过教师的词语的传达以及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来传递,比如音乐中的“明亮”、“圆润”、“连贯”、“靠前”以及“靠后”等等。并且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学生所理解的“圆润“却总被教师批评为刺耳。这其实是学生听自己的声音的一种主观的感受与教师听到的客观感受存在一定的差距,声音的传递介质的不同,也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计算机对于学生的声音进行记录,然后自己再反复地听,就可以很轻易的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以及自己在发声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仅如此,在计算机中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声音,即自己的声音的波形与准确的五线谱的波形。再通过教师的指导,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发音状况,以便及时的纠正。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准确的音准、节奏
  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音准与节奏,所以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对音准与节奏的教学是学好声乐的关键,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准与节奏,对于声乐作品的表达上有着重要的关系。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中,对音准与节奏的训练通常都是借助钢琴的视唱练耳来进行的,但是,一架钢琴的音准的高低是取决于调琴师的水平的,因此完全借助于钢琴训练的教学方式,或多或少的都会阻碍学生对音准的判断以及节奏感的形成。因此计算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将钢琴制作成MIDI,再将管弦乐队加入MIDI中,为学生练声,不仅可以解决对钢琴过度依赖而带来的局限,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体会不同的乐器带来的不同感受,提高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兴趣,情绪在声乐教学中也占有很重要的作用,饱满的精神与激情的演唱都是在歌唱中提高歌声的感染力的重要条件。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状态
  对于声乐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声乐的前期,由于自身的水平有限,对于声乐的鉴赏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在声乐的教学过程中对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声乐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鉴赏能力的提高也是可以借助计算机中的电脑的伴奏功能与录像功能进行,在声乐练习的课程上对同学的真实表演记录在册,然后学生与教师同时作为评委对每一个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这样同学们都可以在以“旁观者”的角度上观赏自己的发声,对于不足之处就可以一目了然,在改正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对此多次的训练,不仅仅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对于鉴赏水平也可以快速的提高。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协作能力
  在平常的声乐学习中,学生们最多的合作者就是教师,但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演奏水平也是有限的,教师并不是什么乐器大师,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有的时候教师自己的弹奏得自我感觉良好时,学生却往往踩不住点,在教师有限的水平下的训练,学生对音准的把握就会容易出现问题,甚至出现只能跟自己的教师合作得很好,换一个人就完全摸不到头脑。所以通过计算机中的MIDI伴奏,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规范的伴奏与学生进行合奏,学生在规范的节奏之下培养出良好的音乐协作能力。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音乐知识的全面性
  计算机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声乐教学带来了非常大的帮助,不仅仅让学生更加客观的认识到自己声音,还能在音准以及节奏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不仅如此,计算机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还为学生创造了丰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和声与复调也得到提升,其对音乐的感受也随着大量的联系随之丰富。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计算机中相关的音乐软件,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有着很好的作用。
  在当前我国的声乐教学的现状下,传统的声乐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计算机与声乐教学的结合是解决当前我国声乐教学中面临的问题的有效的解决办法,所以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计算机与声乐教学的结合,也是当前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方向。但是在贯彻与落实的过程中还是为受到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只是作为一个初步设想而做的简单探讨,在实践教学的落实过程中还需要更加具体的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欢.高校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音乐.2016(02).
  [2]蒋琳琳,胡晓伟.关于艺术类考生声乐应试的思考[J].北方音乐. 2015(23).
  [3]范丽静.普通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J].雪莲.2015(36).
  作者简介:张元绣(1976—),女,甘肃定西人,本科学历,副高,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和完善是学生能否有效吸收专业知识、学有所成的重要部分,是保证音乐教学顺利开展的指导依据。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众多构成因素中,能力结构是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计划、研究发展方向的核心因素,是个人能力发展的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更新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结构,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成音乐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动力量。  【关键词】音乐教育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内容仍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职业特殊职能、技能和心理素质。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和职业
从节能的角度出发,采用开关控制电路对传统彩电的调谐电压形成电路、视放电压形成电路以及消磁电路做了改进,可有效降低彩电的待机功耗。
[摘要]研究性学习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我们需要寻求一种新型的师生交往模式,这种模式必须能很好地体现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所起的作用。为此,文章构建了一种“倒锥—网络”型师生交往模式,这种模式从宏观上较好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交往的特点。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师生交往模式 “倒锥—网络”型  [作者简介]洪涛清(19
随着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认可程度提高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技能能力衡量的技能大赛的重视,笔者作为“企业网组建与管理”项目技能大赛教练,结合本项
(1)在采用不同的卫星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时,需要使用不同标准类型的IRD来接收卫星信号,例如,若接收亚洲2号卫星Ku频段转发器上的中央电视台的电影、体育、文艺、戏曲、音乐等节目,就
[摘要]高等数学是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基础课和必修课,但目前高职高专院校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等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数学 教学改革 教材改革 教法改革 教学手段改革  [作者简介]贾水峰(1964- ),男,河北宁晋人,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及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