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分子亚型分析及文献复习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明确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标准诊断流程,探讨4种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20-05-2020-11我科确诊的50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和Sanger测序,明确分子亚型,并分析各分子亚型的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复习,讨论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结果 50例子宫内膜癌中,49例为子宫内膜样癌,其4种分子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POLE突变亚型8.16%(4/49)、MMR-d亚型24.49%(12/49)、NSMP亚型57.14%(28/49)、p53突变亚型10.20%(5/49);1例为浆液性癌,为p53突变亚型.64%(32/50)的患者有肥胖和/或三高表现.比较各亚型存在的病理危险因素,从高到低分别为p53突变、NSMP、MMR-d及POLE突变亚型.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资料,其中48例接受根治手术治疗,16例行术后辅助治疗,其中8例化疗的患者均存在脉管侵犯.结论 子宫内膜癌4种分子亚型的构成比、临床病理特征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与传统的组织学分类相比,分子分型更加客观、重复性强,能够给临床提供更准确的预后信息,并可能影响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
其他文献
阴道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由于发病率低,国内外均缺乏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故尚无统一的诊治标准.阴道鳞癌和黑色素瘤多见于老年或绝经后妇女.近年来由于高危
目的探讨Ig/TCR基因重排和基因突变在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27例患者石蜡包埋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使用BIOMED-2系统引物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标本基因组DNA中IGH、IGK、IGL、TCRG、TCRB、TCRD的重排进行分析,并对其中6例疑难病例进行相关基因突变二代测序检测。结果178例诊断为淋巴瘤,分别为142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T细胞淋巴瘤和2例经典霍奇金淋巴瘤;43例为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6例疑难病例尚无法确诊。在178例确诊的淋巴瘤患者中,共发现168例Ig/T
子宫肉瘤约占所有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1%,占子宫体恶性肿瘤的3%~7%[1],其病因尚不明确.长期使用他莫昔芬可使子宫肉瘤的发病风险增加3倍;接受盆腔放射治疗者远期继发子宫肉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