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数学家徐利治指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 徐利治先生的观点,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培养职校生数学审美意识的重要性,在课堂上重点强化对职校生审美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可让他们在体验数学美的同时爱上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许多美在数学中都有体现。教师要改变过去板起面孔灌输式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给职校生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不断向职校生展现数学中的美,揭示数学中美的规律和准则,使他们赞美数学中的美,欣赏数学中的美。例如,在二项式定理时,通过对杨辉三角形的直接观察,可推出许多的组合恒等式,对于这些等式,教师不一定按着书本上一个一个地看下去,而可以引导职校生发现和把握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推证,从而体验数学的统一美。在推导公式证明问题时,在由繁至简的过程中,让职校生体验数学的简单美。这些美的体验能激起职校生对数学的亲近感,激起职校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激发职校生持续不断的探求动机,使他们慢慢地爱上数学。
二、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需要
数学给人以美感,数学问题中处处体现出严谨、简洁、对称、统一、奇异等数学之美。这些美的特征常是主体进行创造的动力与源泉,历史上许多著名数学家,如欧几里得、高斯、欧拉、拉格朗日等人都曾在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的内在美。例如,欧几里得在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时,把非常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代数问题,利用反证法巧妙地构造出一种新数,然后加以解决。不难看出,从题目中挖掘、体现出的数学奇异美是与思维的创造性有密切联系的。
美的追求可以导致发现,科学家的数学美感直接影响科学创造,电磁波是最典型的案例。美感为何有这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美与真之间存在微妙的统一关系。美的一些标志,很深刻地反映未知真理的若干特征,科学家凭美的直觉可能在理智之前先领悟其中显现出的美,并以美作为中介获得真。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美是真理的光辉”这句拉丁格言就是说,探索者最初是借助美的光辉来认识真理的。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旦学习内容的知识信息与审美主体的情感相吻合,就能激起他们的审美直觉,促进他们创造新颖奇特的数学方法。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地让职校生从心灵上感悟到数学的“语言美”“结构美”“方法美”“统一、简捷美”等,才能使他们更加自觉和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与创新。而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征,是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能让他们从数学审美的角度简化问题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融入数学美的观点,往往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这不失为一条培养职校生数学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解题教学中注入数学美的观念,帮助职校生用美的方法和美的规则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解题活动迎合数学美的内在规律,还可以更好地触及问题实质、快速解题。
数学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引导职校生从数学审美的角度,从差异中看到统一,从整体上把握数学问题内含的和谐关系及规律,把一种形式的问题换成另一结构简单、直观的问题来处理,不仅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途径,更能从解题中体会到数学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可让他们在体验数学美的同时爱上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源于现实生活,现实中的许多美在数学中都有体现。教师要改变过去板起面孔灌输式的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给职校生自主权,让他们充分发挥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作用,不断向职校生展现数学中的美,揭示数学中美的规律和准则,使他们赞美数学中的美,欣赏数学中的美。例如,在二项式定理时,通过对杨辉三角形的直接观察,可推出许多的组合恒等式,对于这些等式,教师不一定按着书本上一个一个地看下去,而可以引导职校生发现和把握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推证,从而体验数学的统一美。在推导公式证明问题时,在由繁至简的过程中,让职校生体验数学的简单美。这些美的体验能激起职校生对数学的亲近感,激起职校生高涨的学习情趣,激发职校生持续不断的探求动机,使他们慢慢地爱上数学。
二、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是培养他们创造力的需要
数学给人以美感,数学问题中处处体现出严谨、简洁、对称、统一、奇异等数学之美。这些美的特征常是主体进行创造的动力与源泉,历史上许多著名数学家,如欧几里得、高斯、欧拉、拉格朗日等人都曾在感受数学美、追求数学美的过程中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为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向人们展示了数学的内在美。例如,欧几里得在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时,把非常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的代数问题,利用反证法巧妙地构造出一种新数,然后加以解决。不难看出,从题目中挖掘、体现出的数学奇异美是与思维的创造性有密切联系的。
美的追求可以导致发现,科学家的数学美感直接影响科学创造,电磁波是最典型的案例。美感为何有这么大的作用?这是因为美与真之间存在微妙的统一关系。美的一些标志,很深刻地反映未知真理的若干特征,科学家凭美的直觉可能在理智之前先领悟其中显现出的美,并以美作为中介获得真。美对于发现真的重要意义在一切时代都得到承认和重视,“美是真理的光辉”这句拉丁格言就是说,探索者最初是借助美的光辉来认识真理的。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一旦学习内容的知识信息与审美主体的情感相吻合,就能激起他们的审美直觉,促进他们创造新颖奇特的数学方法。只有多角度、多层次地让职校生从心灵上感悟到数学的“语言美”“结构美”“方法美”“统一、简捷美”等,才能使他们更加自觉和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与创新。而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征,是引导学生积极创造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职校生的审美意识,能让他们从数学审美的角度简化问题
在数学解题教学中融入数学美的观点,往往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这不失为一条培养职校生数学审美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解题教学中注入数学美的观念,帮助职校生用美的方法和美的规则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数学解题活动迎合数学美的内在规律,还可以更好地触及问题实质、快速解题。
数学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引导职校生从数学审美的角度,从差异中看到统一,从整体上把握数学问题内含的和谐关系及规律,把一种形式的问题换成另一结构简单、直观的问题来处理,不仅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途径,更能从解题中体会到数学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