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杂物间

来源 :江南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很讨厌我父亲
  把别人没用了扔掉的东西,捡回来
  一块泡沫,一截钢筋,一枚铁钉
  他什么都不舍得
  甚至于一张瓦片,半块烂砖头
  父亲的杂物间,堆满了
  各种各样没用的东西。让我觉得丢脸
  但是后来,每当我遇到问题了
  只要去父亲的杂物间里找
  总能找到有用的:
  一小片铁皮,一截塑料管
  钉子或者绳子。
  生活不会总是完美,因为磨损的细节太多了
  而我们也从不会去想
  我们丢掉了什么
  有一些东西那么眼熟,是我曾經扔掉
  不知什么时候
  父亲把它们又捡了回来
  (选自本刊2019年第五期“首推诗人”栏目)
  楼河品读:
  潘新安的诗总是充满深情,这首小诗是道日常景观,展现了不同代际的价值观差异,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诗人通过一次体验的叙述,完成了对“父亲的杂物间”从质疑到理解的过程,从而使两代人的价值观差异被拉平。这首诗是细节化的,但它仍然很凝练,每个旧物的呈现都经过精心选择,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破碎而微弱,没有一件是具有品牌性质的成品。在鲍德里亚称之为消费社会的今天,这些旧物是没有任何位置的。父亲对这些物品的收藏,实际上也隐喻了他在这个社会里可能的处境。这是令人悲哀的事实。但显然,“我”的自我预设是站在“消费社会”这一边的,因而诗人理解父亲的同时,内在着对自己的反思。诗中“只要去父亲的杂物间里找/总能找到有用的”,便是这种反思的呈现。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   先天性巨结肠症又称为赫希施普龙病(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消化道发育畸形,属于一种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5000,存在一定的性别
If we treat the discourse as an entire speech act, we will find variations in the patt and feature of discourse coherence at three levels-- explicit cohesion in
目的:   探讨实验性大鼠动脉瘤形成过程中MMP-2、MMP-9的表达规律。   方法:   制作肾性高血压大鼠脑动脉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在蛋白水平系统动态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脑
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之外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温故而知新”,因为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没有形成,所以他们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一定要通过老师所布置的作业
新课程改革的政治课教学要求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实践展现出来的.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的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