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糖尿病所涉及到的相关基因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疾病的复杂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以至于多年来的研究也并未完全将其攻克,那么,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于我们来说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本文主要对与糖尿病相关的三大基因进行阐述。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基因 ISL1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
1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病因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十分明确的结果。但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提高及对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还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2 三大相关基因
2.1 胰岛素基因
多年来,外来胰岛素的注射一直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长久的注射治疗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紧接着,众多学者开始着手于胰岛素基因的研究。人类胰岛素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其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目前,对于人胰岛素基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利用壳聚糖这一物质能成功转染非胰岛β细胞,并表达目的基因使血糖水平下降,从而进一步缓解糖尿病[1-3]。同时也证明了壳聚糖是一种对于治疗糖尿病很有前途的胰岛素基因载体。不管是针对1型或者2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都具有非常远大的应用前景。用基因治疗可以弥补传统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缺陷。
2.2 ISL1
ILS1作为发育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位于染色体5p13-q 13区,是同源合基因家族成员之一[4]。能与胰岛素基因的增强子区域结合,不仅如此,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激活及胰岛细胞的形成中也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AX4是定位于ISL1基因上游的与胰岛B细胞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5]。与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结合后能抑制其转录。
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的疾病。在此研究中,PAX4利用与ISL1基因的结合位点在ISL1下游区发挥其作用。因此,ISL1基因与PAX4在糖尿病治疗机制中具有协同作用。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体现在首次对日本人家族中发现的ISL1基因外显子5的无义突变中。在该研究中可以发现,此家族成员表现出自身抗体阴性,且高血糖的病理特征[6-8]。因此,初步推测,ISL1基因将成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候选基因。虽然近些年来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对于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仍然具有可观的前景。
2.3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
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是临床上常用的能够代替天然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物质,分为超短效和超长效两类,可以将人胰岛素10链第28位上的脯氨酸由天冬氨酸替代。与普通胰岛素相比,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疗效更为显著[9-10]。其主要研究体现于在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从而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并获得用药的安全性。诸多研究表明;有许多学者通常将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与重组人胰岛素基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其对比试验中进一步发现胰岛素类似物基因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目前的科研成果仍无法深入其中。但是,随着大量基因被发现,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因治疗为糖尿病的诊断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信在未来,可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对糖尿病深入研究并彻底根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1]牛力.徐焱成.郭敏.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表达[J].2005,16(3);17-19.
[2]游硕.张倩.周智广.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2011,31(1);69-72.
[3]金喜.何平.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2011,31(3);228-231.
[4]赵蔚箐.刘丽梅.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基因与糖尿病及肥胖的研究进展[J].2009,32(5):459-462.
[5]王德才.付莉娟.胰岛素类似物和重组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效果观察[J].2015,5(6).25-27.
[6]姜文清.杨莉萍.马捷.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J].2014,14(6):778-781.
[7]李春媛.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2007,(22).451-453.
[8]刘素丽.鲁勇.王景军.曹荣月.刘景晶.一种新型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构建制备及性质研究[J].2009,28(5):371-375.
[9]刘小华.李舒梅.夏芳莲.邱伟.壳聚糖和壳寡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2009,(21).78-80.
[10]付世新.庞建华.王战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2007,(02).22-24.
通讯作者:贺气志,讲师,主要从事疾病分子机理研究。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素基因 ISL1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
1 前言
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病因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近些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病因的研究也尚未得到十分明确的结果。但是,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提高及对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还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2 三大相关基因
2.1 胰岛素基因
多年来,外来胰岛素的注射一直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长久的注射治疗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紧接着,众多学者开始着手于胰岛素基因的研究。人类胰岛素基因位于第11号染色体上,其组成单位为脱氧核糖核苷酸。目前,对于人胰岛素基因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利用壳聚糖这一物质能成功转染非胰岛β细胞,并表达目的基因使血糖水平下降,从而进一步缓解糖尿病[1-3]。同时也证明了壳聚糖是一种对于治疗糖尿病很有前途的胰岛素基因载体。不管是针对1型或者2型糖尿病,胰島素基因都具有非常远大的应用前景。用基因治疗可以弥补传统治疗方法所产生的缺陷。
2.2 ISL1
ILS1作为发育调控的重要转录因子,位于染色体5p13-q 13区,是同源合基因家族成员之一[4]。能与胰岛素基因的增强子区域结合,不仅如此,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激活及胰岛细胞的形成中也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PAX4是定位于ISL1基因上游的与胰岛B细胞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5]。与胰岛素基因启动子结合后能抑制其转录。
众所周知,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自身免疫损伤而引起的疾病。在此研究中,PAX4利用与ISL1基因的结合位点在ISL1下游区发挥其作用。因此,ISL1基因与PAX4在糖尿病治疗机制中具有协同作用。而对于2型糖尿病的研究体现在首次对日本人家族中发现的ISL1基因外显子5的无义突变中。在该研究中可以发现,此家族成员表现出自身抗体阴性,且高血糖的病理特征[6-8]。因此,初步推测,ISL1基因将成为研究2型糖尿病的候选基因。虽然近些年来的研究有了巨大的突破,但是,对于如何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治疗糖尿病仍然具有可观的前景。
2.3 人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
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是临床上常用的能够代替天然胰岛素控制血糖的物质,分为超短效和超长效两类,可以将人胰岛素10链第28位上的脯氨酸由天冬氨酸替代。与普通胰岛素相比,在糖尿病治疗方面疗效更为显著[9-10]。其主要研究体现于在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从而有利于保障其临床疗效并获得用药的安全性。诸多研究表明;有许多学者通常将胰岛素原类似物基因与重组人胰岛素基因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其对比试验中进一步发现胰岛素类似物基因在对糖尿病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3 结论
糖尿病是一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目前的科研成果仍无法深入其中。但是,随着大量基因被发现,对糖尿病的预防与治疗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基因治疗为糖尿病的诊断及其并发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相信在未来,可以通过更先进的技术对糖尿病深入研究并彻底根治糖尿病。
参考文献
[1]牛力.徐焱成.郭敏.人胰岛素基因在糖尿病大鼠体内的表达[J].2005,16(3);17-19.
[2]游硕.张倩.周智广.糖尿病基因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2011,31(1);69-72.
[3]金喜.何平.2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2011,31(3);228-231.
[4]赵蔚箐.刘丽梅.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1基因与糖尿病及肥胖的研究进展[J].2009,32(5):459-462.
[5]王德才.付莉娟.胰岛素类似物和重组人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效果观察[J].2015,5(6).25-27.
[6]姜文清.杨莉萍.马捷.长效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J].2014,14(6):778-781.
[7]李春媛.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2007,(22).451-453.
[8]刘素丽.鲁勇.王景军.曹荣月.刘景晶.一种新型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的构建制备及性质研究[J].2009,28(5):371-375.
[9]刘小华.李舒梅.夏芳莲.邱伟.壳聚糖和壳寡糖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J].2009,(21).78-80.
[10]付世新.庞建华.王战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研究进展[J].2007,(02).22-24.
通讯作者:贺气志,讲师,主要从事疾病分子机理研究。